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分级诊疗推行步子加快。随着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5年重点工作的推进,建立分级诊疗体系已被纳入今年医改工作的重点。在之前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孙志刚提到,要逐步建立起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格局。目前正在将慢性病的管理作为分级诊疗重点加以推进,如高血压、糖尿病的管理等。而这种格局的推进,最重要的就是提高基层的服务能力。而基层医院的医疗水平的提高和培养方向的深入思考,也是当前要面临的挑战。

  • 标签: 全科医生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诊疗体系 英国 医改工作 双向转诊
  • 简介:摘要自2012年以来,奉贤区青村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率先在全区试行服务团队模式下的家庭医生制服务工作。本研究通过实践研究,对现阶段服务团队模式下家庭医生制服务的概念进行了界定,明确了工作目标和组织框架,规范了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并对工作效果进行了绩效评估。结果显示,在现阶段开展服务团队模式下的家庭医生制服务,符合社区卫生改革的需要,社区居民乐意接受;但还应在政策方面大力支持,设立家庭医生特殊岗位津贴,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对家庭医生的培养,争取信息资源共享。

  • 标签: 社区卫生服务 全科服务团队 家庭医生制
  • 简介:摘要作为一名合格的医生,应当对每位病人进行全面仔细的检查和治疗,并为每位病人乃至他们的家庭提供全面的、持续性的管理,更好地做好疾病的三级预防,真正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最大限度地节约社区群众健康服务的成本,花相对来说较少的钱为病人提供优质的服务,使有限的卫生资源得到合理的使用,真正成为社区老百姓的健康守护神。

  • 标签: 全科医生 全面仔细 健康管理
  • 简介:摘要本文阐述了医生培养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并提出了要以基地建设为契机,促进教学医疗服务的协同发展;加强服务手段的先进性;要注意医学教育与社区卫生服务相互促进;科室的合理设置与医疗服务模式的形成等医生培养的相关对策。

  • 标签: 全科医生 培养现状 对策
  • 简介:摘要目前,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医院的医治质量以及医生的水平要求也相应得提高,而规范化培养则有助于提高医生的水平。然而从当前实际情况来看,还存在着培养不规范、执行不标准、制度不健全等问题。要解决这三个方面的问题,就必须做到规范培养,确保全医生培养规范化;本文则根据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的实例来分析医生规范化培养体系,以供参考!

  • 标签: 全科医生 规范化培养 培养体系 实践初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生判断和处理急腹症患者的方法,并总结治疗体会。方法选择我院于2013年11月至2015年3月期间收治的120例急腹症患者,收集其临床治疗,总结其诊疗方法,总结治疗体会。结果本组患者确诊情况急性阑尾炎百分比最高为37.50%,远高于其他急腹症,差异显著p<0.05;泌尿系统结石百分比次之,为15.83%,与其他急腹症相比,差异显著P<0.05。在转诊情况方面除妇科急腹症外,急性阑尾炎转诊率最高,与其他急腹症相比,差异显著P<0.05;胃或十二指肠穿孔转诊率次之,与其他急腹症相比,差异显著P<0.05。受医疗条件限制,宫外孕及子宫瘢痕妊娠患者均转诊。本院治疗及随访结果显示患者无死亡,均治愈好转出院。结论医生应善于总结急腹症的常见临床症状和体征,便于及时确诊和治疗,避免延误治疗时机。

  • 标签: 全科医生 急腹症 临床分析 非手术疗法
  • 简介:摘要目前医生临床培训中仍存在以疾病为中心和过度专业化的倾向,由于医学是集预防、保健、医疗、健康教育、计划教育、康复六位一体的工作,与专科医师的工作性质不完全一致,所以对他们培训的侧重点也应有所不同,该文从临床技能、工作重点及树立观念、服务模式的培训进行阐述,使医生更适应未来的工作。

  • 标签: 全科医生 临床培训 问题 建议
  • 简介:摘要目的对基于服务团队模式下的家庭医生责任制服务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本社区于2013年1月-2015年1月期间试行基于服务团队模式下的家庭医生责任制服务,对实施这种模式前后的86例患者的健康状况、健康意识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患者的血脂指标、血糖指标、肾功能指标以及血压控制情况均显著优于干预前,同时患者的疾病相关知识、饮食控制、运动依从性、药物依从性等健康意识评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组间差异经t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服务团队模式下的家庭医生责任制服务的应用效果十分显著,患者的各项疾病指标好转甚至康复痊愈,整体生活质量得到大幅度提高,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大力推广。

  • 标签: 全科服务团队模式 家庭医生责任制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医疗模式的转变以及人口老龄化现象的逐渐加重,医疗成为了现代医学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它是守护居民健康的安全卫士,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目前建立的医疗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基层的医疗服务水平,但随着医疗体制的不断改革,医疗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给基层的医疗服务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医疗制度在实施和改革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可以为我国医疗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带来思考。

  • 标签: 全科医疗制度 问题 解决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对医生治疗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经验进行探讨。方法选取自2014年9月至2015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高血压患者,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降压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给予降压药物治疗的同时由医生进行综合治疗。术后进行为期一年的跟踪随访,对病情控制情况以及药物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舒张压与收缩压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舒张压与收缩压下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医生对高血压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理想,血压控制效果好,药物治疗与健康教育都非常重要,在临床工作中需要加以重视。

  • 标签: 全科医生 高血压 临床经验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对基层医生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常见心理、慢性病心理指导、精神卫生问题临床特征、处理及防控原则的培训研究,从而探讨对基层医生心理卫生服务能力的教学实践培训路径。得到的结果是慢性病心理指导、常见心理、精神卫生问题临床特征、处理及防控原则项目老师考核和学员自评结果分别为67.5%、70.2%,症状自评量表(SCL-90量表)学员自评为25.8%。从而得出两个结论,一是基层医生心理测量只是薄弱,应该加强医学心理学以及心理测量只是培训,二是医生心理卫生服务能力有所提高。

  • 标签: 基层全科医生 心理卫生服务能力 培训 探索
  • 简介:医生特设岗位是针对我国中西部基层医生紧缺现状,在县级公立医疗机构专门设置并将所聘医生派驻乡镇卫生院工作的非常设岗位。2013年底,国家卫生计生委会同财政部、人社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国务院医改办根据《关于开展医生特设岗位计划试点工作的暂行办法》,首先在安徽、湖南、四川、云南4个中西部省份开展医生特设岗位试点工作,

  • 标签: 全科医生 模块教学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乡镇卫生院 应用 培训
  • 简介:目的探讨吉林地区医生"通医疗"能力低的主要原因。方法为实验对象2002—2014年在该校培训的医师。把实验对象分为两个组,即2002—2013年的医师作为对照组,2014年的医师作为实验组。2014年对医师培训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与创新,对实验前后医师成绩进行了统计学分析。结果对照组与实验组的考试成绩有显著差异,改革后的实验组成绩突出。结论通过吉林地区医生难点基本技术的培训及考核方法的改革,解决了难点基本技术的盲点,提高了诊疗结果与质量,医生得到了良性发展。

  • 标签: 吉林地区 全科医生 难点基本技术 培训及考核方法
  • 简介:摘要采用随机取样的方法抽取门诊高血压患者21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进行实验行为干预,通过对比发现干预组高血压知识评分、个人健康行为率、用药依从性好率较对照组均明显升高,并且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医生能够提高社区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使社区高血压疾病的管理趋于科学化和规范化。

  • 标签: 社区卫生服务 高血压 用药依从性
  • 简介:吸烟是一种有害健康的行为,是导致冠心病、中风、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多种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同时,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世界每年有540万人死于与吸烟相关的疾病。目前,中国约有3.5亿吸烟者,居世界各国之首,其中男性吸烟者占大多数[1]。而澳大利亚是世界上吸烟率最低的国家之一。据2010年的调查显示,在澳大利亚14岁以上人群中吸烟率为15.1%[2]。澳洲吸烟率显著的下降,得益于全社会近几十年来(尤其1980年至今)在控烟禁烟方面的努力,包括了全社会从各个层面、各个角度对烟草危害的宣传与教育,以及使用各种手段鼓励戒烟行为[3]。医生的干预更在改变吸烟者行为、帮助吸烟者戒烟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4]。澳洲的医生在戒烟干预中广泛应用的5A模型和动机性访谈,在澳洲医学学会制定的戒烟指南中被推荐[5]。现将5A模型和动机性访谈报道如下。

  • 标签: 戒烟行为 全科医生 干预 模型 应用 世界卫生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