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1 个结果
  • 作者: 王莲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21-12-24
  • 出处:《健康世界》 2021年第22期
  • 机构:在中国心理学领域,成实宗无疑是拥有重大开创性成就的领军专家。他以侦探视角切入,将梦境与现实完美结合,颠覆了传统解梦方法,实现了现代心理学理论和方法的重大突破。他出版了《中国解梦师解梦实录》和《探梦手记》系列专著,并长期在同行评议的心理学专业期刊《心理月刊》和《最家长》发表学术文章,开创的“侦探式解梦”理论体系其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获得了国家权威部门和行业专家的高度认可,其中《侦探式解梦技术模块模型系统》和《侦探式儿童画心理分析及干预模型系统》已获得国家版权局知识产权保护。相关解梦技术被广泛应用,极大地推动了行业技术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D型人格提出来距今已经有20年,D型人格被称为“忧伤型人格”,这种人格并不是病理学的改变,而是一种正常的人格特质。对于D型人格的研究重点侧重于非健康人群,在早期的研究中主要集中于心血管疾病领域。随着研究的深入,逐渐在肿瘤患者中也有相关研究。本文在探讨D型人格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国内外护理领域关于D型人格研究发展进行综述。

  • 标签: D型人格 护理 干预 综述文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癫痫患者人格改变及其与外周血中异常表达的lncRNA水平的关系。方法以方便取样法选取58例癫痫患者(研究组)采用人格诊断问卷进行人格改变筛查;以qRT-PCR筛查研究组和58例健康体检人员(对照组)外周血lncRNA表达水平,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ROC分析等统计学处理。结果发现癫痫患者有9人为分裂样(S≥4)、11人为分裂型(S≥5)、17人为偏执型(S≥4)、15人为强迫型(S≥4)人格改变,有52人存在不同类型人格改变(89.66%)。分裂样、分裂型、偏执型、强迫型人格改变与NONHSAG012869(PR3),NONHSAT006265(PR4),ENST00000581634(PR6),ENST00000524610(PR8)表达水平显著负相关(r=-0.46~-0.71,P<0.05或P<0.01)。PR1、PR3、PR8对分裂样人格改变有显著预测作用(P<0.01),对分裂样人格改变的解释率为0.36;PR4、PR8对分裂型人格改变有显著预测作用(P<0.01),对分裂型人格改变的解释率为0.30;PR3、PR4、PR6对偏执型人格改变有显著预测作用(P<0.05),对偏执型人格改变的解释率为0.40;PR4、PR5、PR8对强迫型人格改变有显著预测作用(P<0.05),对强迫型人格改变的解释率为0.20。癫痫研究组lncRNA表达水平对人格改变诊断价值的ROC曲线分析发现,NONHSAG012869(PR3)、NONHSAT006265(PR4)、ENST00000581634(PR6)、ENST00000524610(PR8)对癫痫患者人格改变有一定的预测价值(AUC:0.650~0.682,P<0.05,95%CI:0.546~0.784)。结论癫痫患者分裂样、分裂型、偏执型、强迫型人格改变常见,外周血lncRNA表达水平对其人格改变有一定诊断价值。

  • 标签: 癫痫 外周血单核细胞 差异表达 人格改变 长链非编码RNA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疼痛患者人格特质对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100例。对照组进行疼痛科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在疼痛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进行情绪调节疗法。干预前运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RSC)对患者进行调查,对比干预前后患者正负情绪量表(PANAS)、情绪调节量表(ERQ)、数字疼痛评估法(NR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差异。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EPQ-RSC各维度评分、PANAS评分、ERQ评分、NRS评分和SCL-90评分组间差异均不显著;干预后,干预组PA评分、认知重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NA评分、表达抑制评分、NRS评分以及SCL-90量表中躯体化、焦虑、抑郁、偏执4个因子的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通过艾森克人格特质问卷预测慢性疼痛患者的积极情绪,以此为依据对患者进行情绪管理,可有效调节患者情绪,引导患者恢复正性情绪,降低疼痛程度,改善临床症状,从而尽快恢复。

  • 标签: 慢性疼痛 人格特质 疼痛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科护士的人格特质与心理健康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在包头市二级以上的医院儿科护士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在医院从事护理工作1年以上,研究对象知情同意。排除标准:不愿配合调查或从事护理工作未满1年者。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边缘型人格障碍(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BPD)以情绪调节、人际关系、自我形象和冲动控制不稳定为主要特征,是一种发病率高、死亡率高、治疗难度大的精神障碍。该疾病治疗主要以心理治疗为主,但目前主流的心理治疗如辩证行为疗法(dialectical behavior therapy,DBT)都存在一定局限性,因此有必要寻找一种更加方便有效的治疗方法。接纳承诺疗法(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ACT)作为第三代认知疗法中的代表疗法,旨在使个体接纳无法避免的痛苦,发现自身价值所在并承诺行动,最终提高心理灵活性过上富有意义的生活。接纳承诺疗法目前已被应用在多种精神障碍的治疗中,且疗效显著。文章通过阐述边缘型人格障碍的发病机制及接纳承诺疗法的理论模型,分别从接纳承诺疗法的病理模型和治疗模型分析了接纳承诺疗法干预边缘型人格障碍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最后综述了近年来接纳承诺疗法治疗边缘型人格障碍的研究结果,结果表明接纳承诺疗法为边缘型人格患者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有希望的方法,但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证明它在边缘型人格障碍群体中的使用及其具体的作用机制。

  • 标签: 接纳承诺疗法 边缘型人格障碍 心理治疗 心理灵活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编制中国南方地区人格词表,并对获得的自然人格特质词语进行结构性分析。方法采用半结构性问卷在中国南方6个省份获得603份有效问卷资料,对其进行词汇整理、合并、删减及词汇学分析和结构性分析。结果(1)对描述人格特征的8 022个自然词语进行三轮整理合并,获得包含136个词汇的人格特质词表;(2)按照正性、中性和负性对词汇进行计量学分析,显示涉及到德性评价的负性词语(狠毒、凶残、邪恶、狡诈、狭隘等)全部是用于对他人的描述,而对自己描述的负性词主要是非德性词汇(任性、固执、急躁、浮躁、悲观等);(3)宜人性和德性维度词汇数在词表中占比最高(分别为23.20%、16.80%);宜人性和外向性的总词频占比最高(分别为24.39%、19.96%)。结论从原始资料中整理出包含136个人格特征的中国南方地区人格词表;词表中潜藏着7因素人格结构;被试对宜人性、德性、开创性和坚持性人格特质词汇描述内容比较丰富,而宜人性和外向性人格特质在人际互动中最容易被感知。

  • 标签: 人格特质 自然语言人格词汇 人格词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大学生人格五因素、负性生活事件与自杀倾向之间的关系,为大学生自杀预防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在陕西省西安市分别选取综合类院校和理工类院校以及文科类院校各一所,共调查885名大学生,使用大五人格问卷(big five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生活事件问卷(life event questionnaire)、青少年自杀倾向问卷(scale of adolescents' suicide tendency)进行调查,采用层级回归的方法检验人格五因素和负性生活事件对自杀倾向的影响。使用SPSS 20.0软件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和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性别和负性生活事件对自杀倾向的交互作用不显著(β=-0.03,t=-0.96,P>0.05),人格五因素中的责任心(β=-0.12,t=-4.06,P<0.01)、神经质(β=0.24,t=7.54,P<0.01)、宜人性(β=-0.15,t=-3.65,P<0.01)、外向性(β=-0.27,t=-8.56,P<0.01)、开放性(β=-0.12,t=-3.38,P<0.01)对负性生活事件与自杀倾向关系调节作用显著。高责任心、高宜人性、高外向性和高开放性对负性生活事件和自杀倾向的关系具有保护作用,高神经质是负性生活事件和自杀意念关系的危险调节因素。结论大学生人格五因素与负性生活事件、自杀倾向关系密切,人格五因素对生活事件和自杀倾向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

  • 标签: 人格五因素 负性生活事件 自杀倾向 调节效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文关怀护理对胃癌化疗患者人格特征及短期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

  • 标签:
  • 简介:赵 摘要 目的:调查了解某部官兵大五人格及心理健康水平,并对两者相关性进行分析。方法:整群抽取某部655名官兵,使用大五人格问卷(BFI)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心理测试,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研究官兵人格特性与心理健康水平相关性。结果:大五人格问卷的外向性、宜人性、尽责性三个维度得分与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分及总分均呈负相关,而神经质维度得分与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分及总分均其呈正相关;外向性、宜人性、尽责性对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正向预测作用,神经质对心理健康水平存在反向预测作用。 结论:某部官兵大五人格与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相关性,了解和关注官兵性格特质对掌握部队官兵心理健康水平及做好心理工作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究突发性耳聋患者人格特征的共性与应激反应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嘉兴市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于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5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将其作为观察组(n=50),另选取50例同期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n=50),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斯坦福急性应激反应问卷(SASRQ)分析患者人格特征特点及应激反应,人格特征共性与应激反应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SAS粗总分与SAS标准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DS粗总分与SDS标准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突发性耳聋患者焦虑、抑郁与应激反应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突发性耳聋患者容易产生抑郁、焦虑等心理情绪,且抑郁、焦虑与应激反应呈正相关。

  • 标签: 突发性耳聋 人格特征 应激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究突发性耳聋患者人格特征的共性与应激反应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嘉兴市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于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5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将其作为观察组(n=50),另选取50例同期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n=50),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斯坦福急性应激反应问卷(SASRQ)分析患者人格特征特点及应激反应,人格特征共性与应激反应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SAS粗总分与SAS标准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DS粗总分与SDS标准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突发性耳聋患者焦虑、抑郁与应激反应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突发性耳聋患者容易产生抑郁、焦虑等心理情绪,且抑郁、焦虑与应激反应呈正相关。

  • 标签: 突发性耳聋 人格特征 应激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服刑人员神经质人格对抑郁的影响以及应对方式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方法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神经质分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对福建省某监狱的274名有效被试进行了问卷调查,采用SPSS 23.0进行数据分析,采用Mplus 7.0进行结构方程模型建模和Bootstrap中介效应检验。结果(1)神经质人格特质得分为(11.08±5.51)分,积极应对得分为(32.47±6.45)分,消极应对得分为(28.81±5.96)分,抑郁得分为(41.15±9.07)分。神经质人格与积极应对呈显著负相关(r=-0.40,P<0.01),与消极应对和抑郁显著正相关(r=0.39,P<0.01;r=0.69,P<0.01)。(2)神经质人格正向预测抑郁,可以解释抑郁总分46.4%的变异量(F=46.372,P<0.01)。(3)应对方式(积极应对、消极应对)在神经质人格与抑郁之间起着部分中介的作用,整个模型拟合良好(χ2/df=2.364,RMSEA=0.070,NFI=0.993,CFI=0.996,RFI=0.955,IFI=0.996),积极应对的中介效应量为0.108(95%CI:0.061~0.157),消极应对的中介效应量为0.066(95%CI:0.021~0.109)。结论神经质人格一方面直接影响抑郁,另一方面通过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间接影响抑郁。

  • 标签: 服刑人员 神经质人格 抑郁 应对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学生人格在负性生活事件与风险心理状态之间的中介效应。方法采用青少年负性生活事件量表(adolescent self-rating life events check list,ASLEC)、前驱期问卷16项版本(prodromal questionnaire,PQ-16)、艾森克人格问卷(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EPQ)对8 379名大学一年级学生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SPSS 23.0和AMOS 24.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风险心理状态组大学生的负性生活事件量表总分[(31.16±0.58)分]、EPQ神经质[(58.20±0.36)分]和精神质[(53.07±0.29)分]因子分均显著高于无风险心理状态组[(15.19±0.15)分,(41.59±0.13)分,(47.71±0.08)分,t=26.611,42.270,17.286;均P<0.01],而EPQ内外向因子分显著低于无风险心理状态组[(49.83±0.42)分,(55.88±0.13)分,t=-13.634;P<0.01]。风险心理状态组和无风险心理状态组大学生风险心理状态得分与负性生活事件得分均呈正相关(r=0.290,0.334;均P<0.01),风险心理状态得分、负性生活事件得分与人格神经质、精神质得分均呈正相关(r=0.139~0.469;均P<0.01)。风险心理状态组大学生风险心理状态得分与人格内外向得分负相关(r=-0.070;P<0.01),负性生活事件得分与人格内外向得分不相关,而无风险心理状态组大学生风险心理状态得分、负性生活事件得分与人格内外向得分均呈负相关(r=-0.177,-0.080;均P<0.01)。风险心理状态组大学生人格在负性生活事件和风险心理状态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无风险心理状态组大学生人格在负性生活事件和风险心理状态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71.43%。结论负性生活事件不仅直接引发大学生风险心理状态,还可以通过内向倾向、不稳定情绪的中介作用间接引发大学生风险心理状态。

  • 标签: 负性生活事件 人格 风险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精神科护士沟通能力、人格特征与冲突处理形态的关系,为进行精神科护士冲突处理能力课程培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取样方法,使用护士临床沟通能力量表、护士人际冲突处理形态量表、中国大五人格问卷简式版,对精神病专科医院的临床一线208名护士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整合维度(18.67 ± 2.58)分,让步维度(12.93 ± 2.43)分,逃避维度(14.05 ± 2.02)分,支配维度(14.49 ± 3.06)分,且整合维度与性别(t值为-2.57,P=0.01)、学历(F值为3.76,P=0.02)、技术职称(F值为3.03,P=0.02)、职务(t值为2.08,P=0.03)、是否参加护患沟通培训有关(t值为2.54,P=0.02);人格特性为宜人性格的护士能更好地处理人际冲突(r=0.361,P<0.01),护士的人格特性对人际冲突处理形态有直接效应(P=0.036,95%CI 0.107~0.422),护士的沟通能力在其中起着部分间接效应(P=0.031,95%CI 0.001~0.063)。结论精神科护士人际冲突处理形态与沟通能力和人格特征均密切相关,护理管理者可以针对性的开展相关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冲突处理能力。

  • 标签: 精神科护士 沟通能力 人格特性 人际冲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勃起功能障碍(ED)患者心理状况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401例ED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20~60岁。将所有患者按年龄段分为4组:A组158例,年龄20~29岁;B组182例,年龄30~39岁;C组38例,年龄40~49岁;D组23例,年龄50~60岁。基于国际勃起功能评分表(IIEF-5)评估患者的勃起功能情况。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估患者的敌对、焦虑、精神病性、恐怖、偏执、强迫、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等9项心理状况。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I)区分患者是否存在状态性或特质性的焦虑情绪。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分析患者的人格类型。分析患者组与文献报道的全国常模组SCL-90、STAI和EPQ量表的差异。分析不同年龄组患者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患者组SCL-90量表的敌对(1.64±0.67,t=4.81,P<0.001)、焦虑(1.58±0.66,t=6.83,P<0.001)、精神病性(1.62±0.68,t=11.87,P<0.001)、偏执(1.55±0.66,t=3.58,P<0.001)、强迫(1.95±0.70,t=9.56,P<0.001)、躯体化(1.43±0.58,t=2.10,P=0.036)、人际关系/敏感(1.74±0.74,t=2.79,P=0.005)、抑郁(1.66±0.74,t=4.50,P<0.001)等因子分,以及总分(1.53±0.63,t=3.07,P=0.002)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组。A、B、C、D组的人际关系/敏感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72±0.78、1.65±0.69、1.58±0.92、1.43±0.59,F=2.84,P=0.038)。患者组STAI量表的状态焦虑(t=7.35,P<0.001)、特质焦虑(t=6.31,P<0.001)等因子分和总分(t=8.41,P<0.001)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组,不同年龄组的状态焦虑(F=5.29,P=0.001)、特质焦虑(F=5.54,P<0.001)因子分和总分(F=5.66,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患者组的精神质(t=30.56,P<0.001)、情绪(t=45.94,P<0.001)、外倾-内倾(t=11.72,P<0.001)、掩饰性(t=29.16,P<0.001)等因子分和总分(t=30.56,P<0.001)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组。401例的人格类型分别为抑郁质183例(45.64%),胆汁质94例(23.44%),黏液质66例(16.46%),多血质58例(14.46%)。不同年龄组的抑郁质、胆汁质、黏液质、多血质人格类型分布分别为A组76、35、26、21例,B组87、40、32、23例,C组14、10、6、8例,D组6、9、2、6例,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65,P=0.30)。结论ED患者存在一系列异常的情绪、躯体化的不适感,敏感的人际关系以及内向、情绪不稳定的人格特征;年龄越小的患者其焦虑情绪越严重,人际关系越敏感,可能与其内向的个性特征及情绪的不稳定性相关。

  • 标签: 勃起功能障碍 年龄 症状自评量表 状态-特质焦虑量表 艾森克人格问卷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精神科护士沟通能力、人格特征与冲突处理形态的关系,为进行精神科护士冲突处理能力课程培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取样方法,使用护士临床沟通能力量表、护士人际冲突处理形态量表、中国大五人格问卷简式版,对精神病专科医院的临床一线208名护士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整合维度(18.67 ± 2.58)分,让步维度(12.93 ± 2.43)分,逃避维度(14.05 ± 2.02)分,支配维度(14.49 ± 3.06)分,且整合维度与性别(t值为-2.57,P=0.01)、学历(F值为3.76,P=0.02)、技术职称(F值为3.03,P=0.02)、职务(t值为2.08,P=0.03)、是否参加护患沟通培训有关(t值为2.54,P=0.02);人格特性为宜人性格的护士能更好地处理人际冲突(r=0.361,P<0.01),护士的人格特性对人际冲突处理形态有直接效应(P=0.036,95%CI 0.107~0.422),护士的沟通能力在其中起着部分间接效应(P=0.031,95%CI 0.001~0.063)。结论精神科护士人际冲突处理形态与沟通能力和人格特征均密切相关,护理管理者可以针对性的开展相关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冲突处理能力。

  • 标签: 精神科护士 沟通能力 人格特性 人际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