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鹦鹉热衣原体的主要宿主为鹦鹉及鸟类,人类通过直接接触或呼吸道吸入感染。临床上对鹦鹉热衣原体肺部感染较为重视而对于病原体的血行播散缺乏关注。本文报道2例通过代测序检测出下呼吸道分泌物及血液中高核酸序列数鹦鹉热衣原体的病例,考虑病原体吸入致肺炎,并入血造成血流感染。对传统培养无法明确的少见、复杂病原体感染以及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无效的重症感染,代测序技术是有效的补充手段。

  • 标签:
  • 简介:摘要系统评价尖瓣成形术(MVP)与尖瓣置换术(MVR)治疗风湿性尖瓣心脏病的疗效,并进行对比。选取我院在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期间治疗的178例患者,按所行术式分为MVP组(29例)和MVR组(149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围手术期一般资料和超声心动图指标。两组患者在术中指标、术后ICU停留时间、气管插管时间及辅助设备应用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VP组病死率低于MVR组(χ2<0.05)。术后MVP组跨瓣压差及反流严重程度高于MV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于风湿性尖瓣瓣膜病的患者,行MVP治疗可以取得与MVR相同的治疗效果,且死亡风险更低。对于尖瓣反流严重的患者,可考虑行MVR手术,或在MVP基础上行瓣周修复术降低术后反流风险。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分析2019年10月以来收治的2例颅底骨髓炎患者的临床资料,2例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均为剧烈头痛,颅底MRI均表现为沿组织间隙蔓延的异常信号影。采用内镜经鼻入路手术和抗炎治疗后痊愈,无严重并发症。术后的病理学检查均证实了炎症性病变。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了2例罕见且容易发生严重并发症的U型尖锐金属食管异物的病例,均于全身麻醉下行硬质食管镜检查术取出异物,但均出现气管食管瘘,处理后恢复正常;2例患儿随访1年均无异常。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依据GBZ/T298-2017《工作场所化学有害因素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技术导则》的评估方法对某邻苯甲酸辛酯[di(2-ethylhexyl)phthalate,DEHP]生产企业进行风险评估,探讨定性评估法和半定量评估综合指数法的适用性。方法于2017年7月至8月,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择河南省某DEHP生产企业为对象,进行职业卫生现场调查和工作场所环境监测,依据GBZ/T 298-2017《工作场所化学毒物有害因素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技术导则》中的定性评估法、半定量评估综合指数法对其进行职业健康风险评估,分析比较两种风险模型评估结果异同。结果该企业采用定性评估法、半定量评估综合指数法的职业健康风险等级结果分别为4级(高风险)、2级(可忽略风险)。结论半定量评估综合指数法可更全面、准确的评估DEHP生产企业引起的职业健康风险。

  • 标签: 职业病危害因素 风险评估 邻苯二甲酸二辛酯 评估模型 职业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尖瓣瓣膜成形术(MVP)治疗中重度尖瓣关闭不全(MR)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13年6月至2017年6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沭阳医院心胸外科收治的28例行MVP的MR患者为研究对象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17例,女性11例;年龄50~72岁,平均(61.5±10.6)岁。所有患者术前均存在中重度MR。术前根据患者的合并症、病变部位的定位和合并腱索断裂与否,评估选择可行的MVP术式及合并手术:所有患者均采用正中切口、体外循环下手术治疗,术中行尖瓣楔形切除、矩形切除及缘对缘缝合方法修补尖瓣,合并腱索断裂或腱索冗长的行e-PTFE线人工腱索植入,常规行尖瓣成型环植入,术中注水观察评估瓣膜成行效果。术中采取的尖瓣成形方法统计:7例(25.0%)植入1~3根腱索,行尖瓣矩切除术9例(32.1%),尖瓣楔形切除术8例(28.6%),尖瓣缘对缘缝合4例(14.3%),所有患者均置入鞍形尖瓣成形环。对于合并心房颤动的患者同期行单纯左心耳切除术(LAA),或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AB)+LAA;合并冠心病,则同期行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合并中度及以上的三尖瓣关闭不全,则同期行三尖瓣成形环植入手术(TVP)。1例(3.6%)患者行MVP+CABG,1例(3.6%)行MVP+TVP+LAA;3例(10.7%)行MVP+TVP+AB+LAA;5例(17.9%)行MVP+TVP;18例(64.3%)行单纯MVP。术后予华法林抗凝治疗3~6个月,合并心房颤动者终身抗凝治疗。统计所有患者采取的手术方式,包括合并手术、尖瓣成形方法;对比患者术前及术后2年的返流、心功能改善情况以及LAD、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的差异。结果所有患者术前均为中重度返流,术后2年复查心脏彩超:21例(75.0%)无明显尖瓣返流,6例(21.4%)尖瓣轻度返流,1例(3.6%)尖瓣中度返流。且所有患者的心功能较术前均提升1 ~ 2级。术前LAD[(49.42±12.58)mm],术后2年LAD[(38.17±9.84)mm],术前LVEDD[(50.91±7.93)mm],术后LVEDD[(44.37±7.42)mm],术后均较术前明显缩小;术前LVEF(51.69±9.71)%,术后LVEF(62.79±8.53)%,术后LVEF较术前明显增加。结论MVP治疗MR安全有效、疗效显著,但远期效果还待进一步研究随访。

  • 标签: 二尖瓣成形术 二尖瓣关闭不全 心房颤动 三尖瓣关闭不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例1 男,6岁9月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慢性咳嗽,反复呼吸道感染,精神运动发育落后,甲状腺功能低下,肺CT间质改变,治疗后无氧依赖;检出染色体14q13.1q21.3微缺失。例2女,10月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持续缺氧,运动发育落后,甲状腺功能低下,泼尼松治疗1个月后缺氧明显改善,复查肺CT实变吸收,间质小囊状透亮影较前增多;检出NKX2-1p.Y387X杂合变异。两例均诊断为脑-肺-甲状腺综合征,肺间质疾病轻重不等。

  • 标签:
  • 简介:摘要通过对2例经呼吸道吸入甲醇中毒病例临床资料和救治过程的回顾性分析,提示重度甲醇中毒可致多器官功能损害。应早期识别多器官功能障碍的发生并控制其进展,及早血液滤过治疗,可有效地抢救生命;在动脉血气结果指导下,反复使用碳酸氢钠溶液纠正酸中毒,减轻视神经损伤,避免重度酸中毒死亡,提高治愈率。

  • 标签: 甲醇 中毒 代谢性酸中毒 视神经损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节段性睾丸梗死发病率极低,通常表现为睾丸急性疼痛,需与睾丸肿瘤、睾丸扭转等鉴别,只有少数病例报告。本文报道2例,例1患者13岁,因右睾丸肿大、疼痛3 d,伴呕吐1次于2017年5月5日入院,行右侧阴囊探查+睾丸固定术,术后诊断为右侧睾丸局部梗死。术后第5日睾丸疼痛症状消失出院。术后1年查彩色多普勒超声未见明显异常。例2患者26岁,2018年3月15日因左睾丸肿痛6 d入院,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提示左睾丸局部梗死可能。入院诊断为左侧睾丸局部梗死,予血塞通、那曲肝素钙、迈之灵片治疗,治疗7 d后患者疼痛症状好转出院。出院后1个月患者无疼痛不适,复查彩色多普勒超声示左睾丸下极团样低-等回声,周边少量星点状血流信号。

  • 标签: 睾丸疾病 节段性睾丸梗死 彩色多普勒 阴囊超声
  • 简介:摘要 目的:对比 2020年季度与 2019年季度结肠镜检查方式及病变检出率,探讨新冠肺炎疫情对结肠镜检查的影响。方法:收集 2020年季度及 2019年季度年本院结肠镜检查 情况及病理学结果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20年季度与 2019 年季度比较息肉检出率及腺瘤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麻醉结肠镜比例及进展期腺瘤、进展期大肠癌检出率提高(P〈 0.05)。结论:疫情对结肠镜检查质量无影响,对有明显症状患者就诊及检查影响较小。

  • 标签: 麻醉结肠镜 大肠腺瘤 进展期腺瘤 大肠癌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对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合并第肿瘤的认识。方法报道青岛大学附属医院2例给予伊布替尼治疗的CLL患者,分别合并腹腔消化道来源腺癌和鳞状细胞癌,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例CLL患者在确诊后,在给予伊布替尼过程中合并第肿瘤。结论应积极评估CLL病情,严格遵守CLL治疗指征标准,早期发现治疗第肿瘤。

  • 标签: 白血病,淋巴细胞,慢性 第二肿瘤 伊布替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产妇第产程异常的原因以及处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2019年1月-2019年6月顺利分娩的45例产妇作为对照组,选取我院妇产科2019年7月-2020年6月第产程异常的45例产妇作为观察组,通过资料回顾性分析的方式,评价观察组第产程异常的影响因素和处理方法。结果观察组新生儿体质量高于对照组,同时胎方位异常、脐带异常、产力异常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上,产妇第产程异常的主要因素包括新生儿体质量、胎位因素、脐带长度、宫缩乏力,在发生此类问题后,应作出及时的诊断,根据产妇和胎儿的个体情况,选择合理的生产方式。

  • 标签: 第二产程异常 产妇 分娩 影响因素 临床处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原发于鼻腔及鼻窦的肠型腺癌(SNS-ITAC)是一种发生于鼻腔、鼻窦内的恶性腺样肿瘤,局部侵袭性较强,常累及筛窦、鼻腔及上颌窦。本文报道2例原发性SNS-ITAC,镜下观察2例患者肿瘤组织学形态均呈乳头状生长,部分呈小管-腺管样生长,肿瘤细胞核呈长杆状,假复层或复层排列,胞质嗜酸性,可见少量杯状细胞,细胞轻度异型性,可见核分裂象,具有肠型腺癌相似的分化和细胞学特征。免疫组织化学表型:CDX-2、CK20、CK7、Villin阳性,SATB2少数细胞阳性,Ki-67阳性指数约30%,均符合SNS-ITAC。原发性SNS-ITAC是一种罕见肿瘤,发病率为百万分之一,依据临床及病理组织学特点,并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以明确诊断。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