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素养和烟暴露对中学生心理病理症状的交互作用。方法2015年11月至2016年1月采用多阶段整群方便抽样方法,在辽宁沈阳、安徽蚌埠、河南新乡、内蒙古乌兰察布、重庆和广东阳江等6个城市抽取22 628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基本情况、健康素养、烟暴露及心理病理症状等。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健康素养和烟暴露对中学生心理病理症状的交互作用。结果调查对象年龄为(15.36±1.79)岁,其中男生10 990名,占48.6%。调查对象心理病理症状检出率为29.1%(6 581/22 628)。烟暴露者心理病理症状检出率为38.1%(2 401/6 304),高于无烟暴露者[25.6%(4 180/16 324)](P<0.001)。总体健康素养中、低水平,健康素养人际关系维度低水平与烟暴露的交互作用项的OR(95%CI)值分别为1.19(1.15~1.24)、2.00(1.92~2.10)和1.59(1.52~1.66)。结论总体健康素养中、低水平,健康素养人际关系维度低水平均与烟暴露对中学生心理病理症状发生存在正交互作用。

  • 标签: 健康素养 烟草烟污染 精神卫生 学生 交互作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护理干预促进烧伤后手功能的康复。方法:研究 45例深度烧伤的病人,对其采取抗瘢痕药物联合加压疗法,功能锻炼,借助支具、作业疗法,心理疗法等方法。结果: 45例病人,共 68只。优: 50只( 73.53%);良: 13只( 19.12%);差: 5只( 7.35%)。结论:烧伤后对病人采取护理干预,对病人手功能的恢复有良好的效果。

  • 标签: 护理干预 烧伤 功能康复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活血通络方薰洗对接受功能训练的外伤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对比 2017年 1月~ 2018年 11月在我科接受功能训练的 80例外伤术后患者及接受活血通络方薰洗配合功能训练的 84例外伤术后患者,观察两组患者手指总活动度( TAM)的改善及手部肿胀消退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手指总活动度( TAM)及手部肿胀均有改善,而观察组(接受活血通络方薰洗配合功能训练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仅接受功能训练的) (P<0. 05 ),两组疗效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活血通络洗剂对手外伤患者功能恢复有显著的临床效果,且简便易行。

  • 标签: 活血通络方 薰洗 手外伤术后 手功能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四操作在间接粘接中的优势,以提高托槽粘接操作效率。方法:选取就诊于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的恒牙期非拔牙矫治患者10例,使用透明硅橡胶制作的转移托盘后采用光固化间接粘接技术进行唇侧托槽的粘接,牙面清洁处理后,护理人员将树脂涂布于托槽底板,由医生将转移托盘转移至患者口中固位后,护理人员进行光固化固定,后取出转移托盘,清除多余粘接剂,粘接结束。结果:10位患者在托槽粘接过程中转移脱落率为0.71%,临床脱落率为1.07%,脱落率很低,椅盘操作时间平均缩短半小时,托槽粘接稳固,患者较为舒适。结论:做好护理的协助能简化托槽粘接程序,令患者更舒适,托槽粘接位置准确,能缩短椅旁操作时间,可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 标签: 间接粘接 四手操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护人员采取不同卫生方法清洁对手卫生合格率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医护人员112名,以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A、B、C、D4个小组,各组分别用不同的方法做手卫生,其后均采样做细菌培养试验,计算分析培养出的菌落数,找出手卫生合格率最高且适合本院医护人员的最佳卫生方法。结果:A组医护人员的卫生合格率为92.86%、B组医护人员的卫生合格率为96.43%,较C组78.57%、D组60.71%的卫生合格率显著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医护人员还需严格执行卫生规范要求,根据不同时机选择最适合的卫生方法。

  • 标签: 医护人员 手卫生 细菌培养 合格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手术护理配合对手外伤指骨骨折内固定手术的重要性。方法 对 60例外伤指骨骨折患者,进行前、手术中、手术后的护理配合。结果 所有 60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透视结果复位成功,无不良反应。所有骨折均全部愈合,未出现皮肤坏死,创面感染,骨折不愈合等。结论 合理的外伤指骨骨折手术护理配合,可缩短手术时间,使手术顺利完成,患者尽早恢复。

  • 标签: 外伤 骨折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了解急诊科护理人员卫生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使用问卷调查法搜集知晓研究对象的卫生依从率、影响因素和卫生知识的知晓率。结果 调查发放问卷总数 100 份,回收率 100%,通过回收的问卷显示:接触患者前、无菌操作前的医护人员洗手率分别为 27%和 44%,其中急诊科护理人员吃饭前、上厕所前后洗手率将近达 100%,接触患者后洗手率为 62%,而接触体液 /血液后、下班前的洗手率则高达 100%。反映出急诊科护理人员对于自我的保护意识明显高于对患者的保护意识。结论 急诊科护理人员手部卫生状况亟待提高,洗手设施有待完善,执行卫生及控制医院感染意识有待强化。

  • 标签: 急诊科护理人员 手卫生 医院感染
  • 简介:【摘要】 幼儿一直是社会各界人士的重点关注对象,诸多报道显示幼儿卫生引发的一系列传染病的发生,是导致普遍的因病缺勤现象的主要原因。本文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了幼儿因病缺勤现状、幼儿因病缺勤与卫生的关系、幼儿卫生的干预方法及效果等研究成果,以期为今后幼儿卫生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关键词】 幼儿;因病缺勤;卫生

  • 标签:
  • 简介:摘要 : 目的 分析急诊外伤的发生原因及护理措施。 方法 选取本院急诊 201 9 年 4 月到 20 20 年 4 月接收的外伤患者 3 00 例,回顾分析患者外伤造成的原因,并对急性外伤患者病历康复情况进行资料分析。 结果 急诊手部外伤的病患中男性患者居多,造成的原因多样,主要的是由于受到切割或压砸,患者通过清洁护理后效果较好、伤口的愈合时间较快。 结论 处理急性外伤的重点在于清理创口、复位,避免发生并发症,同时医院也需要做好各方面的护理工作,督促患者的手部恢复功能的锻炼。

  • 标签: 急诊手外伤 原因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显微根管治疗四操作质量控制贯穿于整个诊疗过程即: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一、操作前和以下五个方面相关: 1 四操作知识学习,包括理论知识学习、操作培训和考核; 2 诊前健康教育; 3用物准备; 4 医护患体位; 5护患沟通、心理护理。、操作中我们需要高度关注: 1 熟悉诊疗过程; 2 上橡皮障; 3 器械传递、交换方法; 4 显微根管治疗四操作器械传递关键点问题; 5 吸引器的使用。三、操作后需要做: 1 用物整理; 2 预约复诊时间、健康教育; 3 随访。护理人员必须不断学习、熟悉诊疗过程、细化护理配合中每一个环节,持续改善护理质量。

  • 标签: 显微镜 根管治疗 四手操作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异己综合征(AHS)是一种临床少见的运动障碍性疾病,临床以患非意愿性、无目的性及可以观察到的冲突性行为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症候群,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本文首先介绍AHS的临床分型及特点,其次探讨其神经病理性学机制,并就其康复治疗的研究进展及其预后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AHS的诊疗提供依据。

  • 标签: 异己手综合征 发病机制 康复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护理人员卫生管理工作中, PDCA 循环管理的实际效果。 方法: 选择科室 2019 年 1—12 月期间工作的 20 名护理人员作为对象, 1—6 月的卫生管理选择常规方法, 7—12 月的卫生管理选择 PDCA 循环管理,对两个时间段的卫生操作评分与卫生合格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 护理人员在 7—12 月间的卫生合格率与卫生评分都要高于 1—6 月,数据进行分析后存在统计学差异( P < 0.05 )。 结论: 针对护理人员的卫生管理工作开展,利用 PDCA 循环管理进行干预的效果较好,值得实施。

  • 标签: PDCA 循环管理 手卫生 护理人员
  • 简介:摘要:影响护士洗手的原因较多,包括相关意识薄弱、缺乏责任感,护理工作繁忙以及管理者的监督力度不够等。临床护士依从性较低很容易引发医院感染,延长患者住院周期,这不利于良好医患关系的构建。因此有必要展开相关管理措施以改善护理人员卫生状况,本文在参考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临床护士卫生依从性现状展开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对策,以供参考。

  • 标签: 手卫生 依从性 现状及对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 影响护士洗手的原因较多,包括相关意识薄弱、缺乏责任感,护理工作繁忙以及管理者的监督力度不够等。临床护士依从性较低很容易引发医院感染,延长患者住院周期,这不利于良好医患关系的构建。因此有必要展开相关管理措施以改善护理人员卫生状况,本文在参考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临床护士卫生依从性现状展开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对策,以供参考。

  • 标签: 手卫生 依从性 现状及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总结显微根尖手术中的六操作护理技术的心得体会。 方法:总结了 2018年 1月 -2018年 7月在厦门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科行显微根尖手术的 10例慢性根尖周炎患者的六操作护理。六操作主要包括术前诊室、材料和器械的准备,患者的心理护理;术中手术护士正确的四配合以及规范的显微镜下器械传递配合、以及引入的巡回护士及时的材料调拌和器械材料补给,形成所谓的“六操作”;术后医嘱、口腔卫生宣教、器械的消毒维护等的护理。术前、术中和术后均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始终保持医生视野清晰。结果: 10例慢性根尖周炎患者行显微根尖切除术和根尖倒充填后,术后效果满意,半年复查均疗效显著,医生手术时间缩短,操作舒适便捷。 结论:显微根尖手术中采取六操作配合效果明显,大大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患者的痛苦,但需要操作技巧训练及医护间良好的默契配合。

  • 标签: 显微根尖手术 六手操作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