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手术专科护理的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探讨手术室专科护理质量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效果。方法,将 2019 年 5 月~ 2019 年 10 月采用传统质量管理方法获取的相关数据作为对照阶段 ; 将 2019 年 11 月~ 2020 年 4 月构建并应用手术室专科护理质量指标体系获取的相关数据作为观察阶段,比较两个阶段获取的护理质量指标合格率、不良事件发生件数、工作满意度等情况。结果,与对照阶段比较,观察阶段护理质量指标合格率均提高、不良事件发生件数减少、工作满意度提高 (P < 0 . 01) 。结论,构建并应用手术室专科护理质量指标体系,使手术室护理工作更加精细化、标准化,护理质量提高。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外科护理质量指标体系建设与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3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外科收治的120例外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120例患者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外科护理质量指标体系进行指导,分析不同护理方案下,患者的临床情况并记录患者在护理期间的数据。结果:实施外科护理质量指标体系为指导规范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为98.3%,显著高于对照组,有着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着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科护理质量指标体系可以对护理质量进行科学的评价,可以对管理内容进行规范,提高护理管理水平,具有重大意义,十分值得推广。

  • 标签: 外科护理 护理质量 指标体系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重点探讨对皮肤科疾病患者进行湿敷护理中应用专科护理质量指标体系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近一年时间接收的皮肤科疾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湿敷护理,结合护理方法的不同对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是以对照组为基础加之专科护理质量指标体系,然后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要比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值小于0.05。结论:在皮肤科疾病患者的湿敷护理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融入专科护理质量指标体系,对其进行灵活有效的应用,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实现充分执行,使相关指标得到有效落实,这样可以在更大程度上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防控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或者并发症。所以这种专科护理质量指标体系在该类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有应用的价值。

  • 标签: 专科护理质量指标体系 皮肤科湿敷护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瑰宝,其护理技术在临床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目前中医护理技术缺乏统一的质量评估指标,给中医护理质量管理和提升带来了挑战。因此,构建科学的中医护理技术质量指标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综合文献,整理现有研究,结合专家访谈,旨在构建全面、科学的中医护理技术质量指标体系,以提高中医护理服务的效果和质量

  • 标签: 中医护理技术 质量指标体系 评估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专科护理质量指标体系在皮肤科湿敷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于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间收治的70例皮损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的方式予以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湿敷护理,实验组采用专科护理质量指标体系。结果:在湿敷护理的达标情况方面,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皮肤科湿敷护理中,行专科护理质量指标体系,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升湿敷护理的达标情况,改善治疗效果,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 标签: 专科护理质量指标体系 皮肤科湿敷护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根据Donabedian三维质量结构模型,从结构、过程、结果3个维度进行归纳、分析,比较国内外助产质量指标构建的不同之处,指出现存研究中的不足以及未来展望,为今后构建规范统一的助产质量指标体系提供参考。

  • 标签: 综述 质量指标 卫生保健 助产
  • 简介:摘要:目的:呼吸内科护理敏感性质量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对于2019年和2020年收诊的呼吸内科患者为对象,对于患者的护理情况进行分析,对于实施护理管理前后患者的护理敏感性指标进行分析,对于实施前后患者的敏感性进行分析。结果:日护患比(分)0.46±0.11、0.59±0.14;患者陪护率21(35.00)、5(8.33);入院评估准确率51(85.00)、59(98.33);分级护理合格率57(95.00)、59(98.33);专科护理技能考核合格率55(91.67)、59(98.33);护理缺陷事件发生率7(11.67)、2(3.33);非计划拔管率6(10.00)、1(1.67);并发症发生率11(18.33)、2(3.33),实施前后的评分和数据比较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呼吸内科护理敏感性质量指标体系构建后护理质量敏感性明显提高,患者的陪护情况、护理合格、技能考核率有明显的提高,护理中出现缺陷事件的概率比较高。

  • 标签: 呼吸内科 护理敏感性 质量指标体系 构建
  • 简介:摘要:目的:呼吸内科护理敏感性质量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对于2019年和2020年收诊的呼吸内科患者为对象,对于患者的护理情况进行分析,对于实施护理管理前后患者的护理敏感性指标进行分析,对于实施前后患者的敏感性进行分析。结果:日护患比(分)0.46±0.11、0.59±0.14;患者陪护率21(35.00)、5(8.33);入院评估准确率51(85.00)、59(98.33);分级护理合格率57(95.00)、59(98.33);专科护理技能考核合格率55(91.67)、59(98.33);护理缺陷事件发生率7(11.67)、2(3.33);非计划拔管率6(10.00)、1(1.67);并发症发生率11(18.33)、2(3.33),实施前后的评分和数据比较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呼吸内科护理敏感性质量指标体系构建后护理质量敏感性明显提高,患者的陪护情况、护理合格、技能考核率有明显的提高,护理中出现缺陷事件的概率比较高。

  • 标签: 呼吸内科 护理敏感性 质量指标体系 构建
  • 作者: 林梦 马晶晶 陈秋蓉 陆凤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2年第06期
  • 机构: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儿童血液肿瘤护理单元/四川大学华西护理学院,成都 610041 出生缺陷与相关妇儿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成都 610041,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儿童血液肿瘤护理单元/四川大学华西护理学院,成都 610041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血液肿瘤患儿专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旨在为评价血液肿瘤患儿的护理质量提供参考。方法以Donabedian"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模型为理论框架,通过文献回顾构建指标体系初稿;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1年1—2月选取15名来自儿科、血液肿瘤科领域的临床护理护理管理专家进行2轮专家函询,确定血液肿瘤患儿专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级指标权重。结果2轮专家函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均为100.00%(15/15),专家权威系数均为0.85,肯德尔和谐系数为0.397~0.609(均P<0.01)。最终形成的血液肿瘤患儿专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包括3项一级指标,7项二级指标。结论构建的血液肿瘤患儿专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具有科学性和适用性,且专科特色突出,该指标体系可用于规范临床护理工作,提高血液肿瘤患儿的护理质量

  • 标签: 血液肿瘤 儿童 德尔菲 指标构建 护理质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适用于我国介入手术室的专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为评价介入手术室护理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9年8—9月基于循证的方法检索和评价文献,以Donabedian结构-过程-结果理论为框架初步拟定介入手术室专科护理质量指标。于2019年11月—2020年1月选取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心血管病护理及技术培训专家委员会和陕西省心血管病护理专委会介入学组的30名专家,采用德尔菲法开展2轮专家函询进行指标修订及确认。结果本研究共进行2轮专家函询,2轮专家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为86.70%(26/30)和100.00%(30/3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920和0.917,Kendall's W为0.089~0.302(均P<0.05),各指标变异系数均<0.3。最终构建了包含1个结构指标、5个过程指标和2个结果指标的介入手术室专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结论本研究构建的介入手术室专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适合我国国情,可用于指导介入手术室专科护理质量的评价和持续改进。

  • 标签: 手术室 介入 德尔菲 护理质量敏感指标 体系构建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产科安全护理模式对助产专科护理质量指标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将2022年1月-2023年1月间在我院妇产科待产的80例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则采用产科安全护理模式,比较组间各项护理质量指标水平、产妇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和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结果:实验组的各项护理质量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的阴道分娩率也要高于对照组,产后出血量则要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产科安全护理模式的应用可有效促进助产专科护理质量的提升,并能够降低产妇剖宫产率和产后出血量,对于产妇健康的保障有着重要的意义,值得推广。

  • 标签: 产科安全护理模式 助产专科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抗凝药物使用中实施专科护理质量指标管理的效果。方法应用护理质量指标对抗凝药物使用过程进行管理,包括给药评估、给药执行、抗凝药物知识宣教落实三个环节,并建立了阈值,每日跟踪质量指标落实情况,每月统计数据,并将结果与阈值比较,保证抗凝治疗的规范与安全。结果3项抗凝药物护理质量指标均达到阈值范围。结论将护理质量指标应用于抗凝药物护理管理中,有效规范护士在抗凝药物使用中的护理行为,提高患者对药物知识的认知及自我管理的能力,保障了患者的用药安全。

  • 标签: 护理质量指标 抗凝药物 管理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骨科住院患者中构建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质量指标体系具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04月-2023年04月在我院骨科住院的100例病人进行研究,将其分为两组后采取不同的护理方式,观察两组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并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00%)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0.00%),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2.00%)低于对照组(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骨科住院患者中构建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质量指标体系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有效减少了病人的并发症发生,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和使用。

  • 标签: 骨科手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 护理质量 指标体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科患者静脉血栓栓塞(VTE)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监测管理的预防效果。方法以80例骨科患者为中心,随机分为观察组(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监测管理)和对照组(定期干预)。比较两对VTE比率。结果观察组VTE发生率为5.00%(2/40),低于20.00%(8/40)(p < 0.05)。VTE观察组正确评估了风险、患者健康意识、物理预防措施的实施情况以及护理相关知识技能的合格评定分数05).观察组满意度为92.50%(37/40),高于监察组(75.00%(30/40),p < 0.05)。结论骨科住院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实用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可作为持续改进骨科住院患者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主要评价工具

  • 标签: 骨科 深静脉血栓 质量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科住院患者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质量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128例骨科住院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构建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质量指标体系干预。结果研究组下肢肿胀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血流平均速度及血流峰速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骨科住院患者构建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质量指标体系可加快血流速度,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值得推广。

  • 标签: 骨科 常规护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 护理质量 满意度 血流速度。
  • 简介: 【摘要】:目的:基于循证构建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护理敏感质量指标体系的应用效果。方法:在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中以“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护理”为关键词进行文献检索,剔除不合格文献后,对循证证据进行整理,通过小组初步筛选相关指标,并采取专家咨询的方式进行优化,最终通过层次分析法计算权重。结果: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护理敏感质量指标体系中包含了1级指标3条、2级指标6条,3级指标12条;专家系数为88.6%,权重系数为0.856,协调系数为0.085~0.152。结论:通过整理循证依据,建立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护理敏感质量指标体系,可以为临床护理提供有效参考,降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生率。

  • 标签: 循证医学理念 静脉血栓栓塞症 敏感质量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颈髓损伤患者围手术期加速康复护理质量指标体系,为护理管理者科学评估加速康复护理实施的质量提供工具。方法以三维质量模型为框架,结合文献检索法、质性访谈法及文本内容分析法,初步形成颈髓损伤患者围手术期加速康复护理质量指标体系。采用方便抽样法,于2021年3— 6月选取在北京、山东、黑龙江及内蒙古19家三级医院从事颈髓损伤围手术期管理的25名专家为研究对象进行2轮德尔菲函询,通过对25名专家的函询,最终构建颈髓损伤患者围手术期加速康复护理质量指标体系。结果2轮专家函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均为100.0%(25/25),2轮专家的权威系数均为0.88,2轮专家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24、0.26,最终构建的颈髓损伤患者围手术期加速康复护理质量指标体系由3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及38个三级指标构成。结论本研究构建的颈髓损伤患者围手术期加速康复护理质量指标体系具有科学性及可靠性,可用于颈髓损伤患者围手术期加速康复护理质量的评价。

  • 标签: 围手术期护理 颈髓损伤 加速康复外科 护理质量 德尔菲法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产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对产科护理质量进行有效的测定和评价。方法本研究依据持续质量改进理论和IS0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以胶州市两所三级医院的产科病区作为调查对象家进行调查问卷咨询。结果将产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分为三级,专家们对产科护理项目的总认可率达到90%以上。结论产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对于提高产科护理水平意义重大。

  • 标签: 产科护理 质量评价体系指标 护理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