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自治区安全监管局近期发出通知,部署开展2018年金属金属矿山安全专项整治,进一步加强金属金属矿山安全生产监管,聚焦2017年煤矿安全“体检”执法、安全生产大检查以及近年来事故暴露出的突出问题,强化安全准入,以煤矿水害、瓦斯、火灾等重大灾害防治为重点,依法打击和重点整治煤矿非煤矿山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督促煤矿企业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 标签: 安全专项整治 非金属矿山 自治区 安全生产监管 安全生产大检查 违法违规行为
  • 简介:2018年10月19日8时左右,黔东南州镇远县舞阳镇西秀电冶厂发生一起喷炉灼烫事故,截至10月21日,事故已造成4人死亡,1人受伤。1oB22日,贵州省安委办发出事故通报,要求查明事故原因,依法处理责任人,强化安全管理。

  • 标签: 事故通报 金属冶炼 黔东南州 事故原因 依法处理 安全管理
  • 简介:以湖南省南部某废弃砷冶炼厂区内的重金属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比较了碳酸钙(CaCO3)、硫酸亚铁(FeSO4)和磷酸二氢钾(KH2PO4)三种无机稳定剂对土壤中As、Zn、Cd、Pb重金属的稳定效果.结果表明,在土壤pH方面,CaCO3使土壤pH显著提高,KH2PO4和FeSO4使土壤pH降低;在土壤重金属形态方面,FeSO4使As的残渣态大幅度提升,KH2PO4提高了Pb的可氧化态和残渣态,使重金属形态向稳定的形态转变;在稳定效率方面,3种无机稳定剂稳定效率的大小顺序为CaCO3>FeSO4>KH2PO4;在复合修复方面,可选用FeSO4+CaCO3复合修复治理以As、Cd为主要污染因子的复合污染土壤.

  • 标签: 重金属污染 稳定剂 重金属形态 稳定效率
  • 简介:随着纳米科技与工业的高速发展,大量的纳米材料被广泛应用并最终汇聚到土壤环境中,对土壤生态和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影响。由于土壤生物具有多样性,选择具有代表性、敏感性并便于获取的土壤模式生物作为实验受体进行纳米材料的生物安全评估及环境毒理效应研究尤为重要。较为系统地回顾和总结了几种典型土壤模式生物的特点,为纳米材料毒理研究中受试生物的选择提供参考,在此基础上整理了大量基于典型土壤模式生物的纳米材料毒性研究资料,归纳了不同层次的研究方法,分析探索了纳米材料毒性机理,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重点。

  • 标签: 纳米材料 模式生物 生物毒性 秀丽线虫 蚯蚓
  • 简介:纳米材料因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不仅其自身具有毒性,还会与共存污染物相互作用,影响彼此的迁移转化和毒性效应。文中总结了纳米复合污染毒性的研究方法,并介绍了几种纳米材料(碳纳米材料金属氧化物、量子点和零价金属)与重金属或有机物复合时造成的生物毒性,包括不同层次毒性指标响应(生物整体、生物积累、大分子水平)和毒性机制的探讨,展望了纳米复合污染毒性领域今后的发展方向和亟待研究的重要问题。

  • 标签: 纳米材料 生物毒性 复合效应
  • 简介:分析了韶关市农田土壤存在的环境问题,总结了我国南方重金属污染菜地土壤修复的主要技术,提出了适合韶关市重金属污染菜地土壤修复的策略,以期为该地区菜地土壤污染治理和修复提供理论指导.

  • 标签: 土壤环境 菜地 土壤修复 重金属污染
  • 简介:油田含油污泥经过无害化处理后制成路基材料是一种有效的含油污泥资源化利用途径。文章针对油田含油污泥处理后残渣(含油率≤2%)作为路基材料对环境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含油污泥经过无害化处理后残渣(含油率≤2%)作为路基材料可以满足JTGD30—2015《公路路基设计规范》三、四级公路路床的路基填料要求;放射性检测结果表明其满足建筑材料的要求;其浸出液中重金属、苯并(a)芘、石油类、COD等主要污染指标检测值满足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标准要求;残渣中重金属、农药类等污染指标检出值低于GB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限值。

  • 标签: 油田 含油污泥 残渣 路基材料 环境影响
  • 简介:南京中超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研发、生产和销售过氧化物交联、聚氯乙烯电缆料等各类高端电缆材料产品的中小型企业。公司自2011年成立以来,在抓好生产经营的同时,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安全生产制度建设,强化从业人员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这份《硅烷使用规定(修订)》各评审委员已经审核通过,请按程序上报公司领导审批。”公司生产总监、安全主管任志勇正在向安全员韩志斌布置相关工作。

  • 标签: 安全工作 新材料 企业发展 股份 南京 企业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