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6 个结果
  • 简介:预测结垢趋势是污水回注中的一项重要工作,通常都要计算离子强度,而离子强度的计算量很大,因此提出了一种替代的估算方法——矿化度法。由于矿化度的测定较为容易,计算简便,建立矿化度和离子强度之间的一元线性关系,使计算得以大大简化。通过中原油田的实倒详细说明了一元线性关系的建立方法及判定是否适用的标准,并提出:不同水质情况应分别建立各自的一元线性回归方程。

  • 标签: 矿化度 污水回注 中原油田 结垢 估算 建立方法
  • 简介:电解作为一种高级氧化技术,具有无污染、在常温常压下可进行的特点,可单独使用,也可在流程中与其他方法联合使用,而且操作简单。通过对电解法处理采油废水的室内研究,筛选出适合采油废水处理的电极材料,并对影响电解效果的几个主要因素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使用析氯阳极(铱/Zi)、电流密度5mA/cm^2、电解时间150min、极板间距10mm、pH约为8时,处理效果最佳。

  • 标签: 电解法 处理 采油废水 析氯阳极 实验研究
  • 简介:笔者通过研究建立了应用单标多点校正和英蓝超滤单元的非抑制电导离子色谱法测定降水中Li^+、Na^+、NH^4+-N、K^+、Ca^2+、Mg^2+6种阳离子的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样品无需过滤即可上机分析测定;检出限低,范围在0.005~0.04mg/L;重复测定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加标回收率稳定在96.7%~104.6%;线性范围广,待测离子之间无明显干扰,可同时快速测定降水中不同浓度的阳离子。同时该方法降低了标准品配制和样品前处理的复杂性。

  • 标签: 阳离子 离子色谱 英蓝超滤 单标多点校正 降水
  • 简介:以四川某油田经预处理后的钻井废水为研究对象,采用铁碳微电解方法处理废水,并对其COD去除效果进行研究。介绍了所用试剂、材料及采用的实验方法,考察了铁碳投加量、铁碳质量比、pH值、反应时间对COD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铁碳投加量为0.8kg/L、铁碳质量比为1:1、pH值为3.2、反应时间为150min的条件下,铁碳微电解方法对钻井废水COD的去除率达到70.25%,可有效降低后续深度处理的负荷,满足实验要求。

  • 标签: 铁碳微电解 钻井废水 COD 去除率
  • 简介:采用混凝沉降-微电解-催化氧化法对钻井废水进行处理,筛选出最佳的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该法可使原水的CODCr从5846mg/L降至150mg/L以下,色度去除率达到100%,出水达到排放标准.混凝沉降-微电解-催化氧化法对于处理高CODCr、高色度钻井废水是行之有效的,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标签: 钻井废水 污水处理 混凝 微电解 催化氧化
  • 简介:氢气与氯气或空气可以形成易燃和易爆的混合物。当混合物中的氢含量达4.1~74.2%(体积),在20℃和常压下,具有爆炸危险。氢氧混合气中,氢的爆炸极限为4.5~95%(体积),氢气和空气的混合气的燃点为450%,而与氨气的混合气的燃点则为510℃。在氯与氢的混合气中,氢含量为3.7%(体积)时,即可着火燃烧,同时压力缓慢增高;含氢为7—15%(体积)时,在燃烧的同时压力会急剧升高:含氢为15~83%(体积)时,

  • 标签: 氢气 氯碱 氢氧混合气 防范 原因 电解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铝消费量的不断增加,近年来我国电解铝工业发展越来越快,其产量和消费量持续呈现上升趋势。然而,随着该行业的蓬勃发展,也会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因此,如何利用清洁能源、节能新技术和先进环保技术,实现电解铝工业的绿色发展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分析了我国电解铝工业的现状及面临的环境保护问题,提出了优化发展电解铝工业环境保护的建议,以期对电解铝工业的发展有所帮助。

  • 标签: 电解铝行业 现状分析 环保优化
  • 简介:摘要: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双碳目标成为了各行各业的重点,铝产业作为能源密集型行业之一,面临着巨大的转型压力和挑战。铝电解过程所消耗的大量电力和释放的温室气体一直是其绿色转型的瓶颈之一。在这样的背景下,构建铝电解绿色低碳技术体系,成为了铝产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本文旨在探讨在双碳背景下,铝电解绿色低碳技术体系的构建。

  • 标签: 双碳 铝电解 绿色 低碳
  • 简介:文章叙述了通过利用曼尼兹反应条件的控制,对聚丙烯酰胺进行了阳离子改性,合成胺甲基聚丙烯酰胺。探讨了原料配比、甲醛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二甲胺滴加时间等对胺化率的影响,并对其絮凝性能进行了考察。

  • 标签: 胺甲基聚丙烯酰胺 合成 絮凝
  • 简介:摘要: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加快,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对环境的监测与评估变得尤为重要。离子色谱技术作为一种分析方法,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分离效果佳等优点,在环境监测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以离子色谱技术为核心,分别提出其在水质、大气以及土壤环境中的检测实践,以期为环境保护与管理提供参考。

  • 标签: 环境监测 离子色谱技术 实践探析
  • 简介:为有效降低水中硝酸盐氮和磷的污染,采用两级电解法对水中的硝酸盐氮和磷进行去除试验,考查不同电极体系、不同电压等因素对硝态氮和磷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一级电解采用催化-钛极板体系效果最好,60min后对20mg/L的硝态氮去除率达到92.30%;二级电解改用不锈钢-钛极板,35min后对5mg/L的磷酸根去除效率达到90.25%。实验表明,该两级电解体系对水中硝态氮和磷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

  • 标签: 脱氮除磷 两级电解 催化极板 电压
  • 简介:采用流式细胞术研究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氯盐([C4mim][Cl])和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C4mim][BF4])对四尾栅藻的毒性影响,测定了细胞增殖、叶绿素荧光、细胞膜完整性和酯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2种离子液体均可抑制细胞增殖,且抑制作用随离子液体质量浓度和暴露时间增加而增强。计算得到96h[C4mim][Cl]和[C4mim][BF4]的半数效应质量浓度EC50分别为49.61mg/L和42.22mg/L。测试期间发现,[C4mim][Cl](质量浓度20~200mg/L)和[C4mim][BF4](质量浓度20~150mg/L)对叶绿素荧光强度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细胞膜完整性无明显影响,随离子液体处理时间延长,对酯酶活性表现为先刺激后抑制作用;经200mg/L[C4mim][BF4]处理藻细胞96h后,藻细胞叶绿素的平均荧光强度仅为对照组的20%,酯酶活性为对照组的5%,且95%细胞膜发生破裂。2种离子液体对四尾栅藻均有毒性作用,这表明离子液体一旦进入水环境,将会对水生环境带来一定风险。

  • 标签: 环境学 离子液体 毒性 流式细胞术 叶绿素荧光 细胞膜完整性
  • 简介:以涂活性炭-活性炭为填充粒子,对三维电极电解硝基苯废水进行了研究。通过实验探讨了投盐量、槽电压、主电极间距、反应时间及初始浓度对电解硝基苯废水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维电极在电极间距为9nm、槽电压为20V、硫酸钠投加量为1.5g/L、pH值为6、电解时间为90min的条件下,硝基苯去除率可达90%以上。在三维电极电解作用下,硝基苯转化为可生化和低毒的苯胺,苯胺在三维电极电解作用下还可以得到进一步的降解。

  • 标签: 三维电极 电解作用 硝基苯废水 实验研究
  • 简介:以天然高分子材料壳聚糖为絮凝剂,通过絮凝试验和MBR处理人工废水试验,考察了壳聚糖絮凝作用延缓污染的效果。壳聚糖絮凝处理MBR中污泥混合液的试验结果表明,壳聚糖投加质量浓度分别为10mg/L、20mg/L、30mg/L、40mg/L、50mg/L时,能明显降低污泥混合液SUV254的质量浓度,对污泥脱氢酶活性(DHA)的影响也较小;壳聚糖投加质量浓度为10~20ng/L时,能有效降低污泥混合液的EPS质量浓度和黏度;当壳聚糖投加质量浓度大于20mg/L时,污泥混合液的EPS质量浓度和黏度随着投加量的增加呈现增大的趋势,说明壳聚糖投加质量浓度低于20mg/L时,能有效降低污泥混合液中的主要污染物质EPS及疏水性物质的质量浓度。壳聚糖投加质量浓度为10mg/L时,MBR反应器的跨压力增大的同时,处理系统的通量也稳定增大。通量衰减速度低于对照组,说明壳聚糖对延缓和控制污染有积极的作用。MBR反应器中活性污泥质量浓度(MLSS)和出水CODCr的变化表明,投加壳聚糖在提高反应器中微生物量的同时也增加了处理水中有机物的质量浓度。

  • 标签: 环境工程学 膜污染 壳聚糖 絮凝作用 效能分析
  • 简介:在油田稠油注蒸汽所需的离子交换树脂系统中,再生盐水仅能一次性使用,外排盐水会对水体、耕地和环境产生不良的影响.对离子交换树脂再生盐水回用工艺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当HJ-1与HJ-3、HJ-4、HJ-5联合使用时,再生盐水中镁离子的浓度可大幅度地降低.几种药剂对再生盐水中钙离子的去除作用效果各不相同,HJ-4对钙的处理效果明显优于HJ-3与HJ-5.现场实验表明:采用复配药剂处理含盐废水,可以实现含盐废水的回用.目前该处理工艺已在某些油田应用,取得了良好的运行效果.

  • 标签: 离子交换树脂 处理剂 水处理技术 油田开发 清洁生产 水质
  • 简介:为保证测定污水中COD数据的准确性,分析了不同浓度氯离子对污水中COD测定的影响,并对不同浓度氯离子的消除方法进行了实验和探讨。实验结果表明:当氯离子的质量浓度小于2000mg/L时,用国标法简单准确,当氯离子的质量浓度大于2000mg/L小于20000mg/L时,用氯气校正法更为合适。

  • 标签: 氯离子 COD 氯气校正法
  • 简介:摘要:膜技术在工业废水处理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但是,由于废水中存在着酸性物质、有机物、钙、镁等因素,的老化与污染是无法避免的,因而在处理工业废水时,对其材料性能、废水预处理、使用环境等都有着严格的要求。同时,在采用膜技术进行工业废水处理时,也要注意元件和系统运行状况,以便为膜技术的推广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处理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 标签: 膜技术 生态环境保护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