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唐钢二炼铁厂粉车间制粉工段新上中速磨制粉工艺,其主排风机低频噪声污染十分严重,现场测试噪声值为98dB(A).治理后现场测试噪声值降至76dB(A),办公楼区域门窗玻璃低频振动消失。

  • 标签: 噪声污染 高压风机 制粉工艺 治理
  • 简介:技术开发、技术服务机构要面向市场,从事科技成果的转化工作,逐步走上自我发展的道路。最终目标是由事业法人转变成企业法人。为此,在做好科研工作的同时,自主创办各种产权形式和经营方式的高科技企业。

  • 标签: 技术开发 技术服务 综合利用
  • 简介:分析广西大气污染与直接燃用高硫的关系,探讨适合我区高硫的洁净利用技术。

  • 标签: 高硫煤 洁净利用 环境保护
  • 简介:通过对广西中硫的初步研究,基本查明广西中硫的三种赋存状态,即硫化物硫、有机硫和硫酸盐硫。同时,探讨了广西中硫含量的基本特征及其与成古地理环境的关系。

  • 标签: 黄铁矿 有机硫 硫含量 赋存状态
  • 简介:为了探索单纳米碳管(SWCNT)能否引起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及其可能的损伤机制,将大鼠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暴露于不同浓度的SWCNT水溶液中(0.8、1.6、3.12、6.25、12.5、25、50、100、200μg·mL^-1)中染毒,染毒不同时间后测定细胞存活率、细胞内LDH和GSH含量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随着SWCNT染毒浓度和染毒时间的上升,大鼠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存活率逐渐下降,死亡率逐渐上升;细胞内LDH在SWCNT染毒浓度为0~100μg·mL^-1范围内其释放随染毒剂量的增加而逐渐上升,在200μg·mL^-1剂量组,其释放有所减弱;而细胞内GSH在SWCNT染毒浓度为0-200μg·mL^-1范围内其含量随染毒剂量的增加而逐渐下降.以上结果说明,SWCNT可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其机制可能为氧化损伤途径.

  • 标签: 单壁纳米碳管(SWCNT) 大鼠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 氧化损伤
  • 简介:利用顶板梁结构的应力分析,阐述里兰矿目前采用的柱支撑法、全部垮落法管理三回采工作面顶板的不足之处,提出采用预先破坏顶板法管理工作面顶板。

  • 标签: 固定梁 固定——简支梁 切应力 拉应力
  • 简介:在分析广西晚二叠世类及其平面分带性的基础上,探讨了该期的变质规律;根据影响变质的因素——温度、压力以及温度与压力持续的时间所引起的结果,比较详细地阐述了广西晚二叠世变质作用的类型和特征,并且指出区域性深成变质作用起着主导地位。

  • 标签: 煤类 煤变质规律 深成变质 动力变质 接触变质
  • 简介:死亡120多人的"8·7"矿难背后的腐败--违规发证的省安监局副局长受贿超过10万元,煤矿董事长是国家公职人员."今年以来,通过对煤矿重特大事故的查处,深感查处事故多发背后腐败的重要性.在查处事故中,不仅要注重查处事故的性质、原因和责任,而且要注重查处事故背后的腐败问题."国家安监总局局长李毅中在四部门联合召开的清理纠正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说.

  • 标签: 事故查处 李毅中 腐败 煤矿 重特大事故 新闻发布会
  • 简介:残存瓦斯量的确定是采掘工作面瓦斯涌出量预测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着采掘工作面瓦斯涌出量预测的精度,并与的变质程度、落粒度、原始瓦斯含量、暴露时间等影响因素呈非线性关系.人工神经网络具有表示任意非线性关系和学习的能力,是解决复杂非线性、不确定性和时变性问题的新思想和新方法.基于此,作者提出自适应神经网络的落残存瓦斯量预测模型,并结合不同矿井落残存瓦斯量的实际测定结果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自适应调整权值的变步长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精度高,收敛速度快;该预测模型的应用可为采掘工作面瓦斯涌出量的动态预测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为采掘工作面落残存瓦斯量的确定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方法和思路.

  • 标签: 安全工程 残存瓦斯量确定 自适应神经网络 落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