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6 个结果
  • 简介:在场发射电流的作用下,场爆炸发射阴极表面的微凸起会产生焦耳加热、热传导等热电物理现象,场发射电流密度与阴极表面微凸起顶部的温度之间相互影响,两者之间的作用关系是高度非线性的.用数值方法研究了在不同外加宏观电场条件下具有不同顶底半径比微凸起的热效应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当微凸起顶底半径比值不同时,微凸起的微观电场增强因子也不同,当微凸起顶部温度达到阴极材料的熔点时,微凸起内部温度分布差异显著;当外加宏观电场相同时,微凸起的顶底半径比越小,爆炸发射延迟时间越短.对于某个顶底半径比确定的微凸起而言,爆炸电子发射延迟时间随外加宏观电场强度的减小而成指数规律增长.

  • 标签: 场致爆炸发射 阴极 微凸起 热效应
  • 简介:为研究二极管热场发射过程中阴极表面热效应的发展过程及相关影响因素,在阴极表面建立了微米级圆台形微凸起物理模型,用数值方法对阴极表面的焦耳加热、热传导、诺廷汉效应等热电物理现象进行了研究,对比了不同形状微凸起、不同外加电场及诺廷汉效应对微凸起中温度分布及温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微凸起的形状,尤其是顶底半径比会显著影响微凸起中的温度分布规律;在只考虑焦耳加热及热传导效应时,微凸起中的最高温度总是出现在其顶端,但将诺廷汉效应也考虑后,最高温度点将会偏离微凸起顶端而朝微凸起内部移动,外加电场越弱,微凸起中温度最高点出现的位置越靠近微凸起内部;诺廷汉效应会使微凸起中最高温度达到阴极材料熔点所需的时间提前。

  • 标签: 热场致发射 热效应 诺廷汉效应 微凸起
  • 简介:通过实验验证马吕斯定律,并分别在消光位置与检偏器和起偏器偏振化方向夹角为45°的位置为检测点测量费尔德常数。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及理论推导得出在检偏器和起偏器偏振化方向夹角为45°的位置时仪器的灵敏度最好。

  • 标签: 马吕斯定律 变化率 费尔德常数
  • 简介:核磁共振陀螺作为目前世界上体积最小的导航级陀螺,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重视。核磁共振陀螺通过检测磁场中原子核自旋进动频率的改变确定载体角速度,核磁共振陀螺的陀螺精度与静磁场的均匀性、稳定性密切相关。然而核磁共振陀螺静系统往往存在端口漏,形成杂散磁场,在长期工作过程中会磁化屏蔽罩,最终干扰陀螺精度。从核磁共振陀螺静磁场分布的理论分析出发,通过数学计算和计算机仿真,分析和研究了静系统的端口漏,并对静系统进行了优化设计。设计的核磁共振陀螺静系统端口漏在1.5倍螺线管直径范围内较传统方案平均减小45.4%,满足了核磁共振陀螺的使用需求。该工作为核磁共振陀螺仪设计和制造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参考价值。

  • 标签: 核磁共振陀螺仪 静磁系统 端口漏磁 双层螺线管
  • 简介:考虑到当今社会能源短缺问题,设计通过改变钕铁硼永磁体定位的电机,使得它们之间存在相互作用而产生能量。利用钕铁硼作为驱动能源,显示了一种新颖的控制相互作用或成员之间耦合的手段,坚固耐用,获得了大量的输出能量和扭矩,具有非常可观的实用及经济价值。

  • 标签: 永磁体 电机 钕铁硼 耦合
  • 简介:本刊这一期推出一项杰出工作的成果:《Skyrme能量密度泛函在重离子熔合反应中的应用》。作者广西师范大学教授王宁是一位在当代物理学前沿进取的年轻人,致力重离子反应理论、原子核能量密度和超重元素合成方向的研究,

  • 标签: 熔合反应 密度泛函 重离子反应 物理学前沿 超重元素 能量密度
  • 简介:研究了ENT800、R10K、QP160共3种铁氧体环在高空核电磁脉冲(high-altitudeelectromagneticpulse,HEMP)传导防护中的应用性能,分析了环HEMP传导特性与环本身特性的关系。通过分析HEMP传导电流的能量谱与传导电流脉冲前沿的主要能量集中频段对应的环复相对磁导率,得出环相对磁导率对HEMP传导电流峰值的抑制规律以及相对磁导率的实部随HEMP传导电流脉冲前沿的变化规律。

  • 标签: 磁环 高空核电磁脉冲 上升沿 能量谱
  • 简介:在脉冲间对感应加速腔芯复位,可以提高加速腔芯的利用率。在小于1μs间隔的脉冲间对芯复位,由于动作时间极短、电压高(〉200kV),靠开关隔离励和复位脉冲现阶段是不能实现的。

  • 标签: 磁芯材料 复位 脉冲 感应加速腔 叠加 动作时间
  • 简介:神秘气氛笼罩眼睛,在似有若无的裸妆衬托下,色彩玩味非常可爱的灵动,柔和中有点世故,率真的同时带着出位的性感。

  • 标签: 色彩 化妆品 眼影
  • 简介:O436.42001031601Ce:YIG自旋-轨道耦合对磁光效应的影响=Effectofspin-orbitinteractionstrengthontheFaradayrotationinCe-substitutedyttriumgarnet[刊,中]/杨杰慧,潘留占(河南省洛阳师范专科学校物理系.河南,洛阳(471022)),徐游(南京大学物理系.江苏,南京(210008))∥物理学报.-2000,49(4).-807-810计算了Ce:YIG中Ce3+离子自旋-轨道耦合对

  • 标签: 磁光效应 轨道耦合 自旋 师范专科学校 光学性质 物理系
  • 简介: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是两种重要的金融异象,质疑了有效市场假说。本文以2000—2009年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不同的形成期搭配不同的持有期下的投资策略考察了中国股市跨行业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研究结论表明:在沪深A股市场,按下游行业收益率排序的零投资策略主要表现为动量效应,按上游行业收益率排序的零投资策略主要表现为反转效应。从短期来看,跨行业动量或反转效应普遍不显著。持有期中长时,结果的显著性明显提高。跨行业动量或反转效应通过CAPM、Fama—French、Carhart模型调整后仍然显著。

  • 标签: 金融学 动量效应 零投资策略 反转效应 跨行业
  • 简介:从电子在电磁场中的狄拉克方程出发,得出电子在电磁场中波函数,分析矢热A引起的电子概率波的相移,结果表明:影响电子波函数的相位变化不是B而是A(x),即有一个额外相因子附加在电子概率波上,进而通过量子干涉出现图样的位移。结论是A—B效应的存在说明磁场的物理效应不能完全用B描述,而是附加在电子概率波上的相因子。

  • 标签: A—B效应 相位
  • 简介:高功率微波(HPM)效应实验系统由微波辐射源、效应物和监测系统等组成。微波源产生并辐射电磁波,实验中的微波辐射源分为窄带微波源和超宽谱(UWB)源两种。实验效应物包括低噪高放、TR管、限幅器、混频器和微波组件——被动雷达探测系统RF装置等。详细介绍了这些微波器件和微波组件的基本组成、特性、工作原理和性能,同时介绍了不同效应物的实验系统、实验方法、效应现象和损伤判据。监测系统对目标状态、辐射源状态进行监视,在注入实验中对效应物的注入功率进行测量,在辐照实验中对目标附近的辐射场进行测试标定,为实验结果的分析提供数据。为避免损伤累积效应,损伤实验注入脉冲次数不超过4次。

  • 标签: 微波器件 HPM 微波辐射源 实验系统 高功率微波 雷达探测系统
  • 简介:核磁共振陀螺是目前世界上体积最小的导航级陀螺。由于核磁共振陀螺通过探测原子核的宏观磁化在静磁场中的进动频率来测量载体的角速度,为获得高精度与大动态范围,需要确保静磁场的稳定性,防止外部磁场的干扰,所以必须对核磁共振陀螺进行屏蔽。从核磁共振陀螺屏蔽原理出发,通过数学计算和计算机仿真,分析和研究了多层屏蔽罩结构参数对屏蔽系数的影响,并对核磁共振陀螺屏罩进行了优化设计。设计的多层屏蔽罩屏蔽系数达到了106,满足核磁共振陀螺的使用需求。该工作为核磁共振陀螺仪的整体设计和制造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参考价值。

  • 标签: 核磁共振陀螺仪 多层磁屏蔽 优化设计
  • 简介:实验现象1把一些铁屑装入试管内,并用橡皮帽盖住试管口,然后用条形磁铁的一极在试管下沿同一方向移动几次,如图1所示.试管可以吸起大头针等.

  • 标签: 实验观察 磁现象 实验现象 大头针 试管
  • 简介:从双缝干涉的简单理论出发,将光栅分解为许多组双缝,利用人们熟知的干涉条纹间距公式导出Talbot成像位置,结论与Talbot效应公式一。并由实验证实,在(2m1)d2/λ(m为正整数)的位置得到的为横向平移d/2的周期像,并非原周期性物的负反差像。

  • 标签: TALBOT效应 双缝干涉 菲涅尔衍射
  • 简介:磁感应声成像技术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种新的医用成像技术,其研究价值在于结合电阻抗成像技术和超声成像技术的优点,能获得高对比度和高空间分辨率的图像。近十年来,国内的研究者对磁感应声成像的实验原理,实验系统研究,正问题研究,逆问题研究四个方面的研究日臻完善,为MAT-MI技术应用于医学诊断做了大量的实验验证和理论完善工作。

  • 标签: 磁感应磁声成像 医用成像技术 正问题 逆问题 医学诊断
  • 简介:对InPDHBT进行了钴源辐射试验,研究了InPDHBT在不同偏置条件下的电离总剂量效应.使用KeysightB1500半导体参数分析仪,测试了InPDHBT的Gummel和输出I-V参数,分析了辐射敏感参数在辐射过程中的变化规律,研究了器件功能失效和参数退化的原因.研究表明:将InPDHBT置于不同的偏置条件下,产生数量不同的氧化物陷阱电荷和界面态陷阱电荷,导致器件的功能失效阈值也不同.

  • 标签: INP DHBT 总剂量辐射 偏置 退火效应 ^60Co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