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方志恩1947年10月生,浙江临安人。曾任临安市文联副主席。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国画家协会理事,浙江省书协3-5届理事,临安市书法家协会主席。2012年聘为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出版有《方志恩书法艺术》、《方志恩花鸟画集》、《释迦如来应化事迹图》、《方志恩书法·国学粹言》、《方志恩书法·佛心禅语》、《方志恩国画·松梅傲骨》、《方志恩国画·兰竹清音》、《佛教源流人物线描》(合作)等。

  • 标签: 方志 书画 协会会员 文史研究馆 书法家 临安市
  • 简介:日前,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吴声的画展在胡雪岩故居举行。吴声曾荣获第十三届布尔诺国际绘画、设计艺术双年展特别奖,多次获国家级美术奖,其作品在日本、新加坡等地展出。本次画展共展出吴声各阶段诗意画、仕女人物画作品40余幅,如《韩翔寒食诗意图》、《王维白石滩诗意图》、《饮中八仙图》、《苏东坡西湖夜游图》等。作者在传承中国文化的艺术精神的同时,大胆汲取了西方绘画中的合理表现手法,运用渲染、色彩、明暗、制作等手段来表现光的感觉,充分体现出朦胧和诗化的审美氛围。

  • 标签: 吴声 画家 绘画艺术 艺术工作者
  • 简介:首轮修志以来.记问题逐渐被人们所重视。许多修志者主张志书设置记。2007年11月,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印发的《关于第二轮地方志书编纂的若干意见》指出:“慎用‘特载’、‘记’等形式。必须运用时应处理好与正文的关系”。2008年9月颁布的《地方志书质量规定》又指出:“记设置因事制宜。选题严格,数量适度”,将其作为一种独立体裁纳人了志书质量评价体系。

  • 标签: 志书编纂 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 质量评价体系 2007年 2008年 志书质量
  • 简介:张谷良1946年8月生,浙江海宁人。1973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原嘉兴市美术家协会主席,嘉兴画院院长,现任嘉兴市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嘉兴画院名誉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浙江中国人物画研究会理事,浙江画院特聘画师,杭州江南书画院特聘画师,浙江开明画院艺委会委员.浙江省国际美术交流协会常务理事。

  • 标签: 中国人物画 美术家协会 中国美术学院 常务理事 浙江省 嘉兴市
  • 简介:近期由浙江省文联、省文史馆、省美协、浙江画院、中国人物画研究会联合举办的“弘扬·光大——冯运榆浙派人物画艺术展”在浙江画院隆重展出,展出作品八十余幅。近十年他默然耕耘,静心回归,在传承、发展浙派人物画上做出艰辛的探索,作品以表现藏民、彝民生活题材为主,用苍茫雄浑和古朴凝重的笔墨深沉地表现民俗风情的魅力和他们对信仰至诚的追求。

  • 标签: 浙派人物画 中国人物画 浙江省 生活题材 民俗风情 艺术展
  • 简介:本书从当代著名工笔画家、工艺美术大师邓敦伟出版的多种专集与范曾、邵大箴、刘大为等美术大家合作的画册中辑其代表作,包括中国画、年画、白描和陶艺设计4部分,共80余幅,集中展现了给画家带来“关圣邓”美誉的关公形象和一系列具有中国文化象征性的历史英雄人物形象,这些作品展出、发表和制成工艺品后曾在海内外广泛传播。费孝通、陈立夫、丁石孙、张仃、刘大为、刘国权、刘西等为画家题词或赋诗。

  • 标签: 美术作品选 工笔画家 工艺美术大师 英雄人物形象 陶艺设计 中国文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作为当代著名工笔画家的邓敦伟,这些年来备受画坛关注,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不仅在于他独树一帜的绘画风格,更在于他对于工笔画艺术的执着态度。纵观半个多世纪以来现代工笔人物画的发展,邓敦伟的作品称得上别具一格:在现当代的艺术创作中,许多艺术家都纷纷跳脱绘画本身,渐渐地把手法、技巧等基本元素搁置在一旁,而将精力更多的转向对社会问题的观点表达、对生活和生命的思索与质疑、对全新艺术概念和表现手法的探寻等诸多方面。这些新的尝试固然值得肯定,但像邓敦伟这样始终坚持传统的工笔人物绘画,并能沉下心来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仔细琢磨,反复锤炼,精益求精地追求作品的完美,诚可谓是难能可贵的。

  • 标签: 美术作品选 工笔人物画 修行 正气 绘画风格 工笔画家
  • 简介:[人物名片]黄伟,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教育学博士,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语文方向)博士生导师,兼任全国校园文学研究会副理事长。长期从事教学理论和语文学科教育研究。作为核心作者参与人教版全国统编语文教科书的编写和课程标准语文初、高中教科书的编写。被教育部课程与教材研.究所、人民教育出版社聘为“特约编审”和“中学语文教材培训专家”。

  • 标签: 语文教学 中学语文教材 人民教育出版社 博士生导师 语文教科书 特性
  • 简介:《不久以前不久以后》是一首灵动本真的小诗,刘昕校长用她激赏的目光、鼓励的语言、精巧的设计打开了一颗颗童心。孩子们在品悟文字的同时感受到时光的流淌、生命的律动,甚至听到自己拔节成长的声音,也给我们的语文教学带来诸多思考和启迪。

  • 标签: 教学评析 诗歌 品读 语文教学 校长 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