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著《明代国家祭祀制度研究》于2011年11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全书43万字,分为绪论、正文四章及结论六个部分,是关于明代国家祭祀制度、活动及其内涵研究的一部力作。本书系统梳理和考察了明代国家祭祀体系的制度设置、机构管理、仪式规范、组成要素、信仰内涵、现世功用等问题,全面展现了明代国家祭祀体系的总体结构和运行面貌,并从政治文化的视角系统地解读了明代国家祭祀体系的基本精神,分析这一体系的信仰意识、价值意识和政治用意,指出祭祀体系内的诸要素与国家与地方社会关系、地方社会权力空间等问题存在整体的关联意义。

  • 标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国家祭祀 制度研究 明代 政治文化 祭祀制度
  • 简介: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1福宁府始建,原设于霞浦松城,辖霞浦、福安、宁德、寿宁、福鼎五县。第二十五任郡守为乾隆年间的拔。拔字清翘,号峨峰,自称“农家子”,四川犍为人。出生于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乾隆九年(1744年)中举人,乾隆十六年中进士。这位“农家子”自幼家境贫寒,怀有“萤火凿壁,面壁十年图破壁”之志,饱学诗书,历任湖北长阳等府同知。

  • 标签: 农家 郡守 乾隆年间 霞浦 雍正 康熙
  • 简介:通过比勘《文选集注》中的善注与诸宋刻《文选》善注(如监本、尤本),发现善注“增注”的主要来源有:《钞》、五家注、陆善经注、未知旁注及善本人的增补等。本文旨在探究诸宋刻善单注本及《文选集注》中善注的“增注”来源,并分析其原因和特点,以揭示诸宋刻本及集注本所存在的一些所谓的“善注”,实为后人所附益,善并未措手其问。

  • 标签: 文选 李善注 增注 李善注义例 文选集注
  • 简介:兆洛(1769-1841),清代学者、文学家。字申耆,晚号养一老人,阳湖(今属江苏常州市)人。嘉庆十年(1805)进士,选庶吉士,充武英殿协修。改凤台知县;后主讲江阴暨阳书院达20年。

  • 标签: 李兆洛 学思 方志 清代学者 文学家 常州市
  • 简介:在微博上高调声称加入安利公司的阳先生,正血脉贲张地发展他的安利"下级市场"。11月中旬,他出现在北京。在他临离开北京的最后一天,他的行程是这样安排的:上午,给企业家们进行演讲培训,培训休息的间隙,他抓紧一切时间给企业家们宣传安利的好处。下午3点多,他来到北京光华路的一家安利销售大厅"验收"上午的培训成果——接待被他的安利热忱"感召"而来的企业家们。阳请他的企业家朋友拿出身份证注册并随便买点东西,不停地与人合影,合影时他会对着镜头竖起一根大拇指,以及,送他们安利牙膏和自己印好的写着"阳疯狂英语"和"我的安利信仰"字样的红色小册子。他鼓励那些购买了一大堆安利产品的朋友,"看看,才几百块钱,就买了这么一大堆东西。"

  • 标签: 安利 培训成果 疯狂英语 最后一天 李阳 光华路
  • 简介:我父亲寿铨(1859-1928),字镜澄,江苏扬州人,祖籍丹徒。与人共同创办安源煤矿近30年。他受黄兴的引领走上了革命道路。以下我以第三人称回忆这段难忘的经历。

  • 标签: 黄兴 父亲 友情 革命道路 第三人称
  • 简介:一道释之外,古代人物画可大略分作三类,即历史故事,社会风俗,传神写真。从诗作来看,写真图的流行似起于两宋,虽然不乏高手,但多属画匠之作。不过写真图每与抒写襟抱的像赞相依附,且往往藉此使得人物形象中寄寓的意趣大于形象本身,品格自是不俗。

  • 标签: 社会风俗 人物形象 历史故事 人物画 写真 传神
  • 简介:诗选注》是现存明代最早的李白诗歌注本,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作者朱谏于晚年"考论古今诗人",撰写《诗选注》十三卷,附《辩疑》二卷,卒后由其子朱守宣刊刻。其生平事迹散见于《国朝献征录》等诸多文献资料,尚未见整体梳理。本文拟从史料出发,就朱谏读书、仕宦、归隐三个阶段对其生平进行考论。

  • 标签: 《李诗选注》 朱谏 李白
  • 简介:黄葵,四川资中人。1939年生。1973年至1984年任广西大学中文系教师。曾任中共巴蜀书社党组书记、社长、总编辑,多年从事编辑、教学和科研工作。先后被聘为四川师范大学客座教授,四川大学和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特约研究员,英国剑桥大学名誉研究员。参加过校点《二十四史》、《辞源》的工作。主要著述有《马援》、《孙子兵法辞典》、《基础汉字字典》、《辛弃疾词精华》、《孙子兵法》、《〈孙子兵法〉的谋略应用》等。主编《中国文化知识备要》、《四书五经》现代版、《资治通鉴》现代版等。

  • 标签: 黄葵 亲戚们 李城 大前门 回过头 屁股坐
  • 简介:塨不但是颜元的传人,更是颜元、河北夏峰北学及江南诸友集体培养的一个学者。正是塨学术来源的这种多重性,使得他对颜元既有继承的一面,更有改造的一面。之所以如此,最重要在于颜元学术本身的缺陷和当时正在兴起的考据潮流的挑战,使得塨不得不到处结盟各派为颜元弥缝。但在兼容并包中,由于内圣方面所兼容的各种知识资源路径无法调和,外王方面康雍之际波谲云诡的政局使其无处下手,塨的努力最终归于失败。但即便这样,北学也没有随着颜学的衰落而亡,只是重新又落实到以夏峰北学为主体的北方儒生的日常伦理道德实践中。同时,也正是在塨的这种失败中,在帝制中国时代,作为取悦皇权以培养忠臣孝子的实学的实质得以彻底暴露。

  • 标签: 李塨 颜元 江南 夏峰北学 实学
  • 简介:《二唱和集》为北宋昉、至唱和诗集,吴处厚《青箱杂记》卷一云昉“晚年与参政公至为唱和友,而公诗格亦相类,今世传《二唱和集》是也”,即指此书而言。此书为今存宋人最早之文学总集,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 标签: 大学图书馆 唱和 日本 《青箱杂记》 文学总集 文学史
  • 简介:2013年3月,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主任秋洪率相关人员分别到马山县、南宁市良庆区,凌云县、田阳县、贺州市、柳江县、柳城县进行地方志工作调研。调研组所到市、县、区地方志办公室,听取各市、县、区开展地方志工作情况汇报;了解工作存在问题和困难,提出解决办法;就相关问题进行探讨。秋洪对调研的市、县、区地方志办公室今后工作提出要求。

  • 标签: 地方志工作 办公室主任 调研组 自治区 纪要 情况汇报
  • 简介:粤剧.这一发祥于广东的南方戏种.其唱腔悠扬、委婉动听,具有浓郁的南国特色,影响不仅在岭南、港澳,还辐射海外众多华人社区。在其大批拥趸中不乏社会各路精英和老中青发烧友。粤剧影响至远至深.已故总理周恩来说“昆曲是江南的兰花.粤剧是南国的红豆”。日理万机的周恩来总理能对一个地方戏剧给予如此高的评价.足见粤剧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

  • 标签: 戏剧家 剧团 青年 佛山 平民 华人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