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为指导公众留存家庭记忆,树立良好家风,传承人文精神,湖北省率先开展了家庭建档活动,袁裕校就是其中的典范。他热爱家庭,醉心于档案收集,于2011年创办了个人家庭档案馆。他收藏的档案不仅反映了全市的6个普通家庭的历史,更折射了社会变迁、人文传承。我叫袁裕校,2011年在宜昌市点军区五龙村五龙河街创办了'宜昌市袁裕校家庭档案馆',实现了我传承家庭档案文化、志建中国首个平民家庭档案馆的梦想。个中艰辛,殊为不易,既有我的矢志不渝,也有社会各界的鼎

  • 标签: 家庭档案 搜集整理生涯 档案搜集整理
  • 简介:唐崖土司城址在我的家乡,从记事起就知道尖山唐崖司有一处古迹。记得当地在民间流传着这样的歇后语:唐崖司的马——是岩(埃)的。幼小的心灵就刻上了深深的记忆,所以在《悠悠洗车河》一书的后记中深情地写道:'我是喝唐崖河的水长大的'。上大学读的是历史专业,更加认识唐崖土司遗址的价值,为家乡有如此珍贵的文化遗产而自豪。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咸丰一中从事历史教学,开始关注家乡的历史文化。在教学之余一直坚持研究,唐崖土司自然也是自己关注的范围。1992年,著

  • 标签: 唐崖 土司资料 崖土司
  • 简介:本世纪以来,中国民俗学界就民间文学的传统研究范式进行了深度反思,尤其是围绕文本与语境之间的关联,就田野作业的主体间性形成了集中讨论。有鉴于此,本文借助世代从事《格萨尔王传》搜集、整理和抄写的“玉树抄本世家”及其三代人的传统实践,探讨口传史诗的搜集、整理及出版工作中面临的田野伦理问题,以期为当前民俗学界提出的学术伦理问题提供一种取法民间的实践路径。笔者认为,民俗学或民间文学研究的学术伦理建设须以尊重民间文化的传承人和实践者为第一要务,在此基础上开辟学者与民众之间平等交流的对话通道,倾听传承人的声音,关注民众的生活实践,并以“为民谋福利”为终极目的,使民众能够分享知识生产和再生产的成果,进而确保由传承人和学者共同创造的文化产品的权益共享。

  • 标签: 口传史诗 搜集与整理 田野伦理 传统实践 文本共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