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我国正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村民自治制度,而各民族残存的宗族组织必然对这一制度造成千差万别的正负面影响,对农村的社会稳定和政权建设带来严重的危害。本文以永顺县羊峰乡青龙村土家族社区为例,探讨村民自治组织与残存的宗族组织在并行延续形式下的种种社会现实。希望能对残存宗族组织对村民自治制度所引发的负面效应作出全面的归纳和总结。从中找出解决抑制宗族组织负面影响的对策

  • 标签: 宗族组织 村民自治 负面影响
  • 简介:同很多东北村落一样,笔者进行调查的吴村也是一个移民村.据村中人讲,'老吴家'原来是在旗人,祖籍山东,先祖曾做过将军(吴氏宗谱就是以这位将军为族群源头的),不过在告老还乡时命终于半路,致使家族无法兴盛,仍旧以种地为生,生活十分穷苦.后来这位先祖的后代有兄弟四人闯关东来到辽南复县,分三处拓荒务农,吴村便是其中之一.到了伪满时期,吴村已十分富有,并设有炮楼养枪护村.后吴村族长遭'胡子'绑票,并被勒索数万现大洋而导致家道衰落.1930年代以后,吴村同其他中国村庄一样经历了大体相同的发展过程.

  • 标签: 吴村 民间信仰活动 灶神 祭祀仪式 画像
  • 简介:山歧村位于瑞金市(纯客县级市)的东部,距离市政府所在地象湖镇11公里,随2001年12月合龙乡撤销并人现在的叶坪乡,属叶坪乡管辖,距离乡政府所在地6公里。该村地处丘陵,总面积1.6平方公里,现有耕地1996亩,山地面积1000余亩,可养水面60亩,主要种植水稻,经济作物有甘蔗、花生等,村民副业生产即商品化生产主要有制种。

  • 标签: 客家村落 村民选举 江西 金山歧村 村民委员会 2002年
  • 简介:有学者统计过,上海地区仅大年初一的习俗就多达27项。如果把它们按现行民俗志的书写方式记录下来.就成为27项同等重要、同等频率分布在上海地区的年节习俗。事实上.永远不可能有哪一个人,甚至哪一个县哪一个区需要全部执行这27项习俗。也就是说.27这个数字所代表的诸民俗事象之间.根本就没有并列关系。我们将不同房屋上拆来的27块不同功能的建筑碎片排列在一起.却传递了一个错误的信息.以为它们是建筑同一栋房子的27种要素。

  • 标签: 《红山峪村民俗志》 年节习俗 上海地区 书写方式 频率分布 并列关系
  • 简介:龙井古村民居的建筑文化是建立在物质建筑基础上的精神属性总和的反映。古村民居建筑将其族群的审美思维表象、空间环境布局、道德伦理教化、民俗特色及其建筑“三雕”等文化元素融入到民居建筑的具体形态之中,从而赋予了古村民居建筑厚重的人文底蕴,同时构建了一个“漫道孟兰堪浴佛,榕荫半亩独漪涟”的诗化栖居村落。

  • 标签: 龙井古村 民居建筑 文化透视 贺州
  • 简介:由枣庄市教育局、枣庄市文化局联合举办的“红山峪村民俗器物展”,2002年6月16日—23日在山东省枣庄市博物馆举办。红山峪村是鲁南枣庄市山亭区一个四面环山的小山村,全村160户人

  • 标签: 红山峪村 民俗器物 枣庄市 中国 山东
  • 简介:8月19日地处太行深处的老井村彩球招展,锣鼓喧天,迎来了省领导、省新闻媒体记者、旅行社导游、晋中市领导、晋中的旅业人士、长治的旅界人士,为左权县石玉蛟村(老井村)举办民俗风情旅游活动.鼓劲助威,使老山村一下披上了节日的盛装.寂静的老山村一下沸腾起来了。

  • 标签: 民俗风情旅游 旅游项目 《老井》 农家乐 村民 摄制
  • 简介:村民自治,是村民通过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一项基本社会政治制度,是新时期中国民主政治体制的重大创新,对它的产生和发展进行历史考察,并探讨其对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启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村民自治 中国 农村 民主政治 政治制度 民主权利
  • 简介:上世纪30年代,中国建筑大师梁思成先生在山西考察古建筑时,深邃富丽的晋商住宅院落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在当时的记录中写道:“这种房子在一个庄中可有两三家,遥遥相对,仍可以想象到当日的气焰,其所占地面之大,外墙之高,砖石木料上之工艺,楼阁别院之复杂,均出于我们意料之外许多”,“由庄外遥望,

  • 标签: 艺术特色 民居建筑 长治 30年代 建筑大师 古建筑
  • 简介: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可缺少的环节。本文对当前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协商式民主是完善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有效路径,并就协商式民主的制度安排进行了初步的理论探讨。

  • 标签: 农村 民主政治 协商式民主
  • 简介:耿村是冀中平原一个1100多人的村落,属河北省藁城市小常安镇。1987年春,河北民间文学工作者发现这里有大批人善于讲唱,先后进行了8次民间文学普查,从150多位村民中挖掘出故事4500篇,其

  • 标签: 《耿村民问文化大观》 河北 民俗文化 编纂体例
  • 简介:文章根据作者2005年7—8月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城关区、达孜县、堆龙德庆县和尼木县农村的实地调查资料,对1999年以来西藏农村村民自治制度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实证研究。对若干案例的分析表明:1999年以来,西藏农村村民自治实践在法制体系上更加完备,农民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积极性和实际能力增强,村民委员会新老班子权力交接更加规范有序,新型能人的崛起使西藏农村基层治理精英的类型发生了明显转变,党支部与村委会关系的协调有利于农村和谐稳定,因而西藏农村村民自治的新发展对西藏政治发展和现代化进程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

  • 标签: 西藏农村 村民自治 基层民主 政治发展
  • 简介:1978年,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小岗村18户村民按下红手印,一份大包干的'生死契约',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一声春雷。2016年4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来到小岗村考察,下农田、进农家,详细了解当年18户村民签订大包干契约的历史过往,在这里主持召开农村改革座谈会并发表讲话。他强调,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

  • 标签: 小岗村 村村民 村民红
  • 简介:时间是万物存续的基本维度,对人类社会而言亦是如此。不过,与物理时间或钟表时间的线性、均质性有所不同,人类的时间观念是社会建构的产物,并反过来或显或隐地影响社会生活。不同人类群体的实践活动,所产生的时间观念亦会不同。中国乡村民众如何依据农事节律来组织与展开其年度生活?

  • 标签: 乡村民众
  • 简介:从传统与现代框架下解放出来的农村社会具有独特的运作逻辑,它包含一种强大的超越时间的力量,能够自我延续。这种“以不变应万变”的韧性,来自于农村社会主体农民的民俗,而后者就是让农村社会历经中国社会转型成为今天这样一个社会的主导力量。民俗构成了农村社会最为核心的部分,农村社会的主体将珍视的生活策略包裹在其中,凭借其回应社会变迁。将农村民俗变迁嵌入到中国转型中去探讨,根植于农村民俗变迁来记录和认识中国社会转型这一独特的历史进程,更能够深入而持久地洞悉在中国传统如何经过社会主义走到了现代。

  • 标签: 农村民俗 变迁 中国社会转型 生存策略 回应
  • 简介:传统乡村民众年度时间生活的一大特点即是以农为本,一年之中人们总是以农事节律为基本轴心展开各相关活动。就传统上海县而言,以棉花种植周期为基础,在年度时间生活上表现出一种明显的忙闲交替节奏,即夏秋棉忙、冬春农闲。而在农忙与农闲期内,人们分别会有不同的活动要从事,从而使各项活动以农事活动为核心,巧妙配合而又有序地分布于年度时间轴上。

  • 标签: 乡村民众 年度时间生活 以农为本 上海县
  • 简介:村落公共空间是区别于私人宅院的一个村民共有的、重要的公共场所,是村民信息传播、情感交流、仪式集会、游艺游戏的场所,同时又以寓教于乐的形式传承村落的道德价值和审美情趣。就西藏广大的乡村而言,其公共空间涵盖的范围具有多样化的特点,诸如村委会、甜茶馆、寺庙、道路、晒场、山川等等。在这些公共空间内,因权力、职业、长幼、性别等的不同,人与人之间体现出鲜明的阶序关系。文章以曲水县茶巴朗村为例,以空间为分析视角,对该村村落公共空间,以及此空间内的社会关系和生产生活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 标签: 西藏 村落 公共空间 村民阶序
  • 简介:客家人元宵赏灯的习俗由来已久。本文试以兴宁乡村的赏灯活动为例,记录赏灯的主要过程及特色,并提出赏灯、暖灯民俗活动的发展创新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探究:自觉搭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平台;革除重男轻女旧俗,高扬男女平等新风;弘扬崇文重教的客家精神,激励同宗族人升学深造,奖励优秀男女学子;推动地方民间手工艺产业的发展。

  • 标签: 元宵 赏灯 传承 创新
  • 简介:坐落在距互助县城3至4公里处的台子乡多士代村,是一个极不起眼的小村庄。长期以来,这里的农民沿袭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贫穷落后与他们如影随形。进入新世纪,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党的一系列富民政策深入人心,多士代人通过积极挖掘养猪业潜力,大力发展劳务经济,使全村经济迅速发展,新农村建设快步推进。这个有6个生产合作社,324户,1360人,43名党员,3400亩耕地(其中水地1100亩)的纯土族村庄正在发生着质的飞跃。

  • 标签: 新农村建设 村党支部 故事 村民 劳务经济 生产合作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