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4 个结果
  • 简介: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部于1981年5月印成并发行的一枚纪念邮票,中心没有其他图案,仅有周边的装饰性花纹,上印“传邮万里,国脉所系”8个气势磅礴的大字,下署人们熟知的周总理签名。这8字何时题写?为什么题写?这里有个十分动人的故事。那是全民族抗战进入相当艰难而又充满希望的岁月———1940年5月9日。这天,设立在西安集贤村的八路军办事处,有一位中共高层领导约见国民党设立在西安的中华邮政第三军邮总视察段总视察———中国邮务运动中极负盛名的林卓舞先生。林先生毕业于北平交通部传习所。因其成绩优秀,深得上级赏识,先后从事邮政工作于厦门、福州、上海、川西、湖北等地;在邮政领袖朱学范发起驱逐盘踞在中国领土的洋人势力时,林卓舞为讨还邮政奔走呼号,立下了汗马功劳。林卓舞对邮政事业有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为邮政系统所公认、赞颂。一、题词真可谓始料未及,当林卓舞去到集贤村八路军办事处时,迎接他的竟是“天下谁人不识君”、早在报刊上“见面”的中共副主席周恩来。林先生最为崇拜周恩来,他与人交谈时,涉及国是题材,必言周恩来,他认为周副主席是国家栋梁,最富希望,值得信赖。故尔一见之下,激动不已,真不...

  • 标签: 周恩来国共 国共通邮 通邮题字
  • 简介:<正>"传邮万里,国脉所系"这句名言,是1940年5月9日中共中央副主席周恩来给时任西北地区第三军邮总视察段总视察、原宜昌一等邮局局长林卓午的题词,这是对邮政通信特别是抗战时期邮政通信的重要性给予的充分肯定。1937年8月,国共两党达成联合抗日的协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 标签: 卓午 邮政通信 八路军办事处 国民党当局 中共领导人 第三战区
  • 简介:<正>西夏之先世出于鲜卑族拓跋氏,亦称党项羌。贞观初年内附,唐太宗曾将其安置在静边等州。唐末,党项族的活动范围逐渐扩大到银、夏、绥、宥、静五州,成为西北地区一个强盛的游牧部族。北宋建国后,宋与党项之间时战时和。仁宗景祐二

  • 标签: 《宋史》 武经总要 军队 北宋 夏路 西北地区
  • 简介:文章以贸易通道为视角,透视了清代中越贸易通道的路径、特点、效用及通道的开辟对当时中国西南边疆地区和越南经济的影响.

  • 标签: 清朝 中国 越南 贸易 通道
  • 简介:<正>川滇、滇缅通道是西南地区的交通干道(见下页附图),除了政治、军事和文化上的意义外,其最重要的意义在商业贸易上。本文谨就唐宋时期这一通道上的贸易情况作一考述。一川滇贸易

  • 标签: 通道 贸易情况 川滇 唐宋时期 商业贸易 西南地区
  • 简介:太仓,从“田畴半辟,居民尚不满百”的沿海村落,发展成为“万家之邑”,号称“六国码头”,这不仅是太仓内陆河网密布,而且兼具对外港口的优势,在历史上曾是我国与海外通商的重要港口,明代著名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均从太仓扬帆起锚。今天,从历史的足迹中一步步走来,太仓的内外航运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太仓人也秉承了郑和的科学精神、开拓精神、创新精神和务实精神,在江尾海头书写着辉煌的发展篇章。

  • 标签: 太仓 快速通道 科学精神 开拓精神 务实精神 创新精神
  • 简介:我国是世界上的文明古国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几千年来,生息在这块土地上的各族人民,不仅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艺术,也取得了辉煌的科学技术成果;并且还曾面向世界,将它们无私地奉献给整个人类。从古代中国与世界联系的几条通道,可窥见一斑。

  • 标签: 对外开放 “丝绸之路” 中国瓷器 中国古代 亚欧大陆 印度
  • 简介:湖南通道是一个以侗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的地方,侗族人民有着悠久的文明历史,创造了灿烂的传统文化。作为文化结晶的建筑,更有其鲜明的民族特色。依山傍水的侗寨、密集错落的干栏式侗居、高耸壮丽的鼓楼、造型丰富的风雨桥、小巧轻盈的凉亭……表现了既朴实又高雅,既自然又浪漫的情调,构成了侗乡山寨的特殊风光。

  • 标签: 湖南通道 侗族 民族建筑
  • 简介: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群众文化一直是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如何大力发展基层群众文化成为社会主义新时期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关键,本文就广东省基层群众文化的现状以及如何开展基层群众文化活动作几点归纳总结。

  • 标签: 基层群众文化 公共文化服务
  • 简介:20世纪初,福州市区大部分街道还是狭窄的石板路,最大的一条南大街也宽不及丈。市民来往除步行外,只有靠马和轿子。

  • 标签: 公共交通 福州 市内 20世纪
  • 简介:文化馆可以以文化志愿者的形式将群众组织起来,使他们从公共文化服务的享有者变成传播者,通过二度服务,把公共文化服务延伸到社会的各个角落,从而成为文化馆(站)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辅助力量。

  • 标签: 公共文化服务 思考 避免偏差 满足需求
  • 简介:虽夜禁之令一直存在,但宋朝实乃唐朝以降相关管理最为宽松的政权,其城市公共空间夜晚秩序总体散漫。在夜禁相对严格的北宋中前期,时有妄开城门、官员犯夜发生,且有巡逻者护送犯夜官员回家的惯例与规定,普通人则对禁令仍十分惧惮。都城经历由禁到放的过程,地方城市禁放不一,总体宽松与官民侵夜而动多见记载。上元节等节日彻夜狂欢模式、夜市兴盛与较为普及是宋朝城市公共空间活跃的重要体现。

  • 标签: 宋朝 城市 公共空间 夜禁 夜市
  • 简介:在景观设计中,一直着重强调“以人为本”的原则,“以人为本”就是要充分考虑人生理和心理的需要,城市公共园林夜景观的营造亦是如此。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各种需要也在不断地变化着。在进行城市公共园林夜景观的营造时,结合月与人造光源,从人们的需要出发,营造具有艺术性、观赏性的夜景观,为广大市民的夜生活提供一个方便、舒适的空间环境,丰富人们日渐苍白的感官世界。

  • 标签: 园林夜景 艺术性 感官 光线
  • 简介:中国古代社会的公共工程建设模式,是考察中国古代国家与社会关系的一个重要视角。本文是对明代县级地方公共工程所作的微观实证研究。明代县级政府对境内各种公共设施和工程负有修缮维护之责,但发起公共工程的权力极为有限。在地方财政中,没有固定的公共工程经费,一般通过罚赎、劝募、摊派等方式筹措。公共工程兴建过程中,大量吸收耆民、义官、乡绅等民间力量参与管理。县内小规模的农田水利工程,则由塘长、圩长、老人等职役进行日常维护,由当地百姓出力兴修。县级政府完成公共工程建设的过程,体现了其作为最接近基层社会的国家政权的特点。

  • 标签: 公共工程建设 县级政府 明代 国家与社会关系 农田水利工程 中国古代
  • 简介:构建城市公共文化的云服务平台,是惠州在网络时代创新发展公共文化服务的必然趋势,公共文化云能够为市民提供一站式的数字化公共文化服务,能够规范服务部门的工作流程,其形成的大数据是改进服务、进行考评的依据.建构“惠州公共文化云”时,应该进行总体框架设计,明确实施、运行的责任主体,解决资金与技术问题,采取三阶段的平台建设步骤.

  • 标签: 公共文化云 大数据 公共文化效能 惠州
  • 简介:中国虽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海洋国家,但比起西方海洋强国来,无论从航海历史的悠久,还是从远洋航行所到达的海域看,都毫不逊色。中国人航海并向海外移民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秦始皇徐福率数千童男女东渡瀛洲之时,即寻找海外仙山及长生不老药的那次。据说徐福他们没有回来,流寓瀛洲。

  • 标签: 出海通道 对接 早期 闽西 航海历史 海外移民
  • 简介:文章充分阐述了公共群众文化的重要作用,并结合揭阳市的具体实际情况,详述创新公共群众文化的一些具体做法和方式,这些方式有力的推动了当地群众文化的普及和发展。

  • 标签: 创新 公共群众文化 服务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