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侯德榜(1890-1974),字致本,著名化学家,侯氏制碱法的创始人。1890年8月9日生于福建省闽侯县坡尾村一个农民家庭。1913年赴美国留学,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纽约普拉特专科学院和哥伦比亚大学学习化工。1921年10月,他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博士学位后,受爱国实业家范旭东的邀请,毅然回国加入到范旭东创办的永利制碱股份有限公司。

  • 标签: 侯德榜 化学工业 哥伦比亚大学 侯氏制碱法 麻省理工学院 1921年
  • 简介:初夏的南京,《江苏省志·化学工业志》(以下简称《化工志》)首发式在热烈地举行着。会议的间歇,代表们纷纷同一位年近花甲、戴着高度近视眼镜的老者握手致意。他,就是《化工志》的副主编李汶。是他,承受远离家庭的清苦的生活条件,默默奉献,完成了

  • 标签: 工业志 江苏省 副主编 资料搜集 梅花 篇目设计
  • 简介:进入21世纪,快速的城市化和全球化进程带来了一系列城市问题。在我国,“退二进三”使得老工业如今成为工业遗产集中区——工业遗产的大量涌现对当代中国无疑是一项挑战。对于工业遗产集中区可持续管理问题,遗产评估与策略生成是相关工作的第一步。应用城市历史景观方法,从整体性、动态性、特异性角度提出了针对此类城区的评估要点,并结合这些要点构建了评估流程以及评估与策略生成体系。本体系构建旨在提供一种一体化、动态性、多学科交叉的工业遗产评估与策略生成方案,通过对城市历史景观方法在老工业的应用,推动工业遗产可持续管理。这一实践思路或可启发相关工作者最终取得工业遗产保护与发展的平衡。

  • 标签: 城市历史景观 工业遗产 价值 评估 可持续管理
  • 简介:安阳殷墟宫殿发现有与制玉手工业相关的文化遗存,包括房址、墓葬、窖藏等,出土一批与制玉手工业相关的文物。证明在商代晚期王都,存在着由王室控制的制玉作坊,一些专业玉工在此制造包括玉器和高级石器在内的王室高级消费品。

  • 标签: 殷墟宫殿区 玉石 手工业遗存
  • 简介:一、开埠:贸易金融时代(1843-1864)160年前,一位法国冒险家如此描述黄浦滩:这是我们所能想象的最丑的地方.它那平庸的外貌具有一种令人可怕的单调乏味的气象。土地上没有一点树木.有一半淹在水里,差不多全部种上了庄稼,不计其数的污水间和小河纵横交错,到处是坟墩,低矮肮脏的茅屋.其实只是竹子和干泥搭成的破栅子。

  • 标签: 金融中心 中央商务区 上海外滩 冒险家 贸易体系
  • 简介:上海,作为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已经包含了很多珍贵的工业建筑遗产,它是城市发展的缩影,是城市工业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人们对工业建筑遗产逐步消失的现状认识不够,如何保护并再利用工业建筑遗产是迫切需要考虑的问题。本文对城市日益老化的旧工业建筑进行了研究,从历史文献研究中,对工业建筑遗产的文化、历史、工业、社会经济价值进行了阐释。通过对几种旧工业遗产如1933年屠宰场和南市发电站等进行理论研究和分类,先研究其局限性和潜在的再利用价值,然后针对老工业建筑适应性再利用的目标、程序、方法和策略,提出一些实用性的建议和指导。希望这些方法能成为当代中国旧工业建筑再利用的一种持续评价的方式。最后,形成了一些关于上海工业建筑遗产的历史再生及其影响的基本结论,同时讨论了研究的局限性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标签: 工业遗产 历史建筑 建筑再利用 上海
  • 简介:抗日战争爆发后,作为丝织业大宗,江苏省及上海市制丝工业受到极大影响。本件史料反映了七.七事变前后江苏及上海制丝工业的变化,对研究这一时期中国丝织业发展有一定作用。

  • 标签: 事变前后 江苏省 上海市 制丝工业
  • 简介:做为曾在上海客居过一段时间的北方人,回家后每每想起那个清晨的风都是甜滋滋的码头,印象最深的,不是黄浦江,不是南京路,而是遍布街头香飘里弄的各色风味小吃。

  • 标签: 上海 小吃 中国 地方风味 生存条件
  • 简介:五十多年前去北京读书,途经上海,曾在那里逗留三四个钟头。从那时到现在,去上海的次数已经记不清有多少了,然而未曾因此写过任何文章。原因是上海太大了,现代与传

  • 标签: 上海 感受 美术馆 参观者 现代与传统 创意
  • 简介:一民国时期上海的茶叶市场体系上海是中国近代首屈一指的茶埠,肩负华东茶叶出口和华中茶叶转运复出口的重任(陶德臣:《上海开埠与近代上海茶市》,《古今农业》1999年第2期)。依托华茶出口发展起来的上海茶叶市场,以服务出口贸易为核心,形成了包括茶叶、茶户、内地茶号、茶栈、茶行、茶厂、购茶洋行、茶叶店等在内的完整的茶叶市场体系。

  • 标签: 上海开埠 民国时期 茶业 茶叶出口 茶商 徽州
  • 简介:历史文化风貌上海这座璀璨城市中一颗古今相交融的明珠,更是外来游客和本地居民意向旅游目的地之一,这为旅游目的地居民带来一定的影响,本文以衡山路-复兴路历史文化风貌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进行研究调查,采用李克特量表进行评分,对收集的数据用SPSS19.0对其进行处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衡复历史文化风貌旅游影响的感知与该地的居民社会属性关联度较大,尤其体现在居民的文化程度与职业上,并且得知外地居民与本地居民因为利益的不同对旅游环境、经济、社会文化的影响有着不同的态度和认知,这都体现出在衡复地区生活的居民背景与属性的复杂性。

  • 标签: 历史文化风貌区 上海 旅游影响 居民感知 李克特量表
  • 简介:<正>一、辞书敦煌变文字义通释[中]蒋礼鸿中华书局1959年初版,1962年3版,上海古籍社1981年增订新1版敦煌手册[日]金冈照光等大东出版社1982(本书系《讲座敦煌》第13卷)丝绸之路事典[日]前(共鸟)信次、加藤九祚芙容书店1975印度学大事典[日]山本智教金花舍1979

  • 标签: 敦煌学 丝绸之路 敦煌写本 伯希和 中华书局 敦煌遗书
  • 简介:上海大学倡议建立“上海学”,是上海这个地方的历史要求,也是我国建设两个文明的时代使命,它反映了上海大学的开拓精神。我想十年后,《辞海》再次修订时,将会增收“上海学”一条。任何一种学,都是义立而后名至,闻其名即可探知其义。诸如春秋战国学、汉学、宋学、常...

  • 标签: 上海史 “海派” 文化交流 上海大学 百科全书派 春秋战国
  • 简介:<正>顾绣是中国绣坛上久享盛誉的一颗明星。它在绣面布局、针法、配色以及绘绣结合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独特风格。它上承唐宋刺绣的优良传统,下启苏绣的清新风气,对中国陈设性刺绣的发展,影响尤大。

  • 标签: 述论 上海博物馆 丝织业 唐宋 松江 省博物馆
  • 简介:<正>今上海市所辖的地区,自明清以来就是全国工商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徽商是当时全国最大的一个商帮。上海工商业的发达,吸引徽商前往贸易,徽商的活动,又促进上海的繁荣。徽商在上海的活动,是中国经济史上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一明清时期,徽商足迹遍于全国,而上海地区则是他们活动的一个主要场所。明朝成化年间就有人说:“松(江)民之财,多被徽商搬去。”足见那时的徽商就已经是上海地区最活跃的一个商帮。自那以后,徽商之“贾松江”、“居云间”、“商游吴淞”、“业贾上海者屡见

  • 标签: 上海地区 徽商 上海市 明清时期 工商业 经营
  • 简介:2012年上海市博物馆、南京大学历史系等单位对广富林遗址进行了发掘,在南京大学发掘发现良渚文化时期墓葬10座。墓葬均为竖穴土坑墓,随葬品以陶器为主,还有少量玉器和石器。根据墓葬开口层位、随葬品组合、典型陶器演变序列判断,10座墓葬年代存在早晚差异,其中早期墓葬3座,中期1座,晚期4座,另有2座因被晚期水沟打破不见随葬品而未能断代。墓葬均位于高土台上,反映了良渚先民择高处而葬。这批墓葬的发掘为研究良渚文化的丧葬习俗提供了新资料。

  • 标签: 广富林遗址 良渚文化 墓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