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2001年6月,在河南省巩义市一座汉代夫妻合葬墓中出土了一件“鸟饰”,造型别致精巧,鲜见于中原地区出土汉代文物。本文通过对文献、汉代图像及实物资料的对比分析,提出“鸟饰”即胜的观点,同时对“胜”的其他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 标签: 汉代 金鸟饰 金胜
  • 简介:美丽富饶的三川土乡黄河,从各拉丹东南的巴颜喀拉山北麓发源后,跨雪山、过草地、穿峡谷、越平原,一路奔腾、一路欢歌,在冲出狭长幽深的积石峡后,便进入了一片平坦开阔的盆地,留下了一片富庶肥沃的土地,黄河北岸便是省内闻名的青海"小江南"——三川土族之乡。三川地处民和回族土族自治

  • 标签: 富庶旖旎 旖旎三川
  • 简介:白沙宋墓一号墓的棺床中央留有一个扁方形小孔。该孔的性质,《白沙宋墓》的作者根据相关文献及实物资料推定为“穴”和“井”。分析史料记载和墓葬形制结构,并与类似遗存比定,可知此扁方形小孔既不是清代地宫中的“井”,也不是“穴”位,应为“穴中”。

  • 标签: 白沙宋墓 金井 腰坑 穴中
  • 简介:本文通过比较简本与传世本((滕》的叙事结构与用辞,认为简本关于“周公居东”、“风雷示变”等史事的叙述与汉代马融、郑玄等学者的经说比较一致,推断与之类似的《滕》版本在战国以后仍有传授,马、郑所持的经说即是针对此类版本所作的注解。筒本围绕成王“未逆公——亲逆公——出逆公”的线索,比传世本文从字顺,也更多地掺入了整理者的观念,其叙述历史具有战国子书的特点。从其用辞及情景设置来看,简本带有比较鲜明的战国时期色彩。

  • 标签: 清华简 《金縢》 《尚书》版本
  • 简介:河北地区宋墓葬的主要形制有砖室墓、砖石混筑墓、石室墓、土坑墓等四大类型,其中以砖室墓和土坑墓居多,圆形、单室为主,土坑墓以洞室墓为主。装饰有砖雕、壁画、建筑彩绘、泥塑等,其中大多数墓葬采用多种装饰技法相结合的装饰风格。从宋至墓葬形制渐趋多样,装饰内容逐渐成熟、复杂。

  • 标签: 河北地区 宋金时期 墓葬 形制 装饰
  • 简介:湖北枝江万福垴遗址今年出土十一件件西周时期楚国甬钟,这是一次颇为重要的发现。在明确为西周时期楚国的青铜器中,当代在楚地出土还是首次。出土地在枝江更有特别的意义,众所周知,枝江可能是西周时期楚国都城丹阳所在之地。虽然在传世历史文献的记载中,枝江说只是淅川说、秭归说等诸多说法中的一个,但这一看法契合于楚文化与江汉地区传统文化密切的关联,至今仍然为不少

  • 标签: 公钟 吉金系 楚公
  • 简介:正步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重要首饰。文献中最早出现"步摇"之名的是战国宋玉所著《风赋》,其云:"主人之女,垂珠步摇"①。东汉刘熙所著的《释名·释首饰》解释步摇为"上有垂珠,步则摇动也"②。可见早期步摇的一大特征就是"垂珠"。这种装饰品上的"垂珠"随着佩戴者的步履而颤动摇曳,因而称之为步摇。湖南长沙马王堆1号汉墓帛画中的贵妇,头上所戴的饰物连缀着多颗圆珠,许多研

  • 标签: 慕容鲜卑 世纪初 冠饰 装饰品 喇嘛洞墓地 鎏金
  • 简介:"行政路"是指朝的地方最高行政区划建置。熙宗时期开始调整地方制度,至海陵天德二年(1150)全面实行兵马都总管府路制。其中诸京路、诸总管府路、中都路的路官构成略有不同。《史.百官志》之外,"会宁牧"、路治府的"知某府(事)"、"治中"等官职也属于路官的范畴。诸路官员的民族构成复杂,具有鲜明的民族与地域特色。

  • 标签: 金代 行政路 路官
  • 简介:山西博物院是综合性的大型博物馆,珍藏着大量的古代铜镜,在对1000多面铜镜进行整理时,发现有些铜镜的表面污迹斑斑,而且部分铜镜有粉末状铜锈的病害,特在其中选出10面进行了污物、锈蚀物的清理与分析保护。保护过程中,在尊重其历史价值和美学价值的前提下,不改变特定历史环境赋予文物的特定意义,

  • 标签: 古代铜镜 宋金时期 保护 清理 美学价值 历史价值
  • 简介:清华简《滕》与传世本在内容上大致相合,但所存在的一些异文颇可注意。本文就简本“秉璧音硅”之“音”及相关文字做了深入探讨,指出其应释读作“戴”,义同于“加”,今本“植”乃是其同音借字;并对上博简以及清华简((系年》中的有关字例做了进一步讨论。

  • 标签: 清华简 金滕
  • 简介:清华简《縢》的发现,对解决有关历史问题提供了新的线索。在周初历史研究中,关于武王开国在位年数与周公居东历史真相,历来都是聚讼纷纭的问题。结合相关文献对《縢》竹书本和传世本细加考析,说明武王开国在位三年、周公居东即东征等说法是真实可信的。《縢》可能成篇于春秋前期,竹书本与传世本互有歧异,各见优长,都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 标签: 清华简 《金縢》 武王在位年数 周公居东史料价值
  • 简介:我跟杨林校长不熟悉,感觉中他很谦和,读了他的书和文章,才感受到他思想的深刻和治学的严谨,以及文字的犀利与活泼。当下的语文特级教师群体是个藏龙卧虎的群体,但其中理论上有独特创新、学术上有个人建树的依然不多。不是没有教育追求,不是没有学术观点,而是他们很难将丰富的经验和鲜活的观念上升为理论,更为困难的是这种理论能逻辑自洽,并且做到体系化和个性化。

  • 标签: 共生 同构 精神 语言 教师群体 学术观点
  • 简介:1904年,陈嘉庚的父亲在新加坡经营的企业破产,不久就因之抑郁而病故了。债主们天天上门来讨债,陈嘉庚变卖了家产来还债,最后还是欠下了印度债主哈利20万元巨款无法归还。按照新加坡的法律是:"父债子免还。"陈嘉庚本来可以不用还这笔欠

  • 标签: 陈嘉庚 华侨领袖 新加坡 企业破产 厦门大学 债主
  • 简介:日本元禄十二年(1699年)刻本《事林广记》乙集卷一、卷二这二卷图文是被忽视了的宋交聘文献。它的撰者为南宋出使朝的使节,且卷一和卷二并不出自同一人之手。卷一和卷二的撰成时间分别限定为1182—1211年、1166—1198年。元人对这二卷内容进行了实用性的改造,使之出现了“不应有”的内容。这二卷内容除了提供给我们交聘行走线路、馆驿、驿程等信息外,还提供了朝部分宫殿布局、城市风貌、社会生活、军事、地名等内容,应该引起足够的关注。

  • 标签: 交聘 地图 燕京图志 朝京驿程 事林广记
  • 简介:将唐末及宋辽夏作为土族经济史的一个独立阶段,体现的是以土族为主体,而非以中原王朝和其他民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经济史研究原则。以土族生产方式的变迁、经济政治制度和土族族体的演变为土族经济史阶段划分的主要依据,才能凸显土族经济史的特殊性;强行与中原王朝保持一致,反而会淡化这种特殊性。

  • 标签: 畜牧经济 变迁 宋辽 唐末 吐谷浑 经济史研究
  • 简介:《清朝瓶掣签制度及其历史意义》一文,在《中国藏学》1995年第3期发表,之后于2000年5月获得首届中国藏学研究珠峰奖汉文学术论文类三等奖。这篇论文是我和陈庆英、周炜共同撰写的,得到奖励,我们都很高兴。

  • 标签: 历史意义 制度 清朝 藏学研究 论文类 中国
  • 简介:宁县普照寺贞元铜钟和庆城慈云寺金泰和铁钟所铸铭文可补地方文史。宁县普照寺贞元铜钟铭文引用《付法藏因缘传》和《湘山野录》中的两个佛教故事说明铸钟的重要性。庆城慈云寺全泰和铁钟所铸铭文具名县内外镇、村、庄、社、寺等30多个佛教机构,施主近800人,在行政上几乎涵概了县境内所有地域。这些村镇名称是我们今天研究古地名演变的绝好资料,多数地名为现今延用,相当一部分则失考,有待进一步研究。

  • 标签: 金贞元铜钟 金泰和铁钟 《付法藏因缘传》 《湘山野录》 《八大菩萨曼荼罗经》 庆阳府彭原县盈倉广济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