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正>罗马朗吉弩斯(公元213—273年)在《论崇高》一书中,以大自然为出发点,以尼罗河、多瑙河、莱茵河、海洋、火山、日月星辰为例,论述了大自然的崇高。他认为,在整个宇宙中,凡是“使人惊心动魄的”、“肃然起敬畏之情”的“不平凡的、伟大的”、“奇特的东西”,叫做崇高。这种观点,对后代美学家的崇高论影响很大。柏克、康德的崇高论,即滥觞于此。英国美学家柏克(亦译博克,1729—1797)在《关于崇高与美的观念的根源的哲学探讨》一书中,对于崇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他说:“崇高作为崇敬的原因,总是发生在庞大而可怕的对象

  • 标签: 康德 朗吉弩斯 哲学探讨 尼罗河 博克 多瑙河
  • 简介:米开朗基罗24岁时创造的、现存罗马圣彼得大教堂的雕刻《皮耶塔》是艺术家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就其所显示的深刻思想和高度技巧而言,都无愧称为成熟天才的成熟之作。一般艺术史家相信,它的创作与萨沃那罗拉修士的殉道不无关系。萨沃那罗拉为多米尼克宗僧侣,是教皇的一个反对派,也可谓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先驱者。1490年,他在家乡佛罗伦萨开始狂热的说教,激烈抨击教皇和佛城统治者,一时赢得如醉如痴般的崇拜。1494年,趁法兰西进攻之机,他领导佛城市民建立新政权,但后来失败。1498年,他被教皇下令拘捕,

  • 标签: 皮耶 艺术史家 圣彼得大教堂 多米尼克 那罗 新政权
  • 简介:20世纪90年代的文坛无疑是一幅难以绘制出完整流派、风貌和美学走向的版图,它呈现出多元化共生的景观。但是,只要我们认真梳理,我们就会发现一个意味深长的现象:崇高美在沉寂多年之后,被重新醒,并悄悄汇入20世纪90年代喧嚣、嘈杂的文学景观之中。本文从描述20世纪90年代中国小说崇高美重塑的现象始,考察了其所包含的对传统崇高美的超越,及其所蕴涵的新质素;进而,揭示了崇高在多元文化共存的90年代所独具的精神价值和美学价值。

  • 标签: 20世纪90年代 崇高美 文学创作 小说 文学评论 中国
  • 简介:2001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国杂协代表团的12位代表和解放军、各省、市、自治区、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杂技界代表36人相聚北京,满怀激情地参加了新世纪第一个文艺盛会——中国文联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16日下午,中国杂协代表团的12位代表来到中国杂协,由代表团团长林建、临时

  • 标签:
  • 作者: 佚名
  • 学科: 艺术
  • 创建时间:2009-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