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南朝是道教仪式音乐史上极重要时期,其仪式音乐略可分南北两支,北方天师道承东汉旧仪并吸收灵宝仪而发展。南方以灵宝派为大宗,承东晋灵宝传统,兼收天师道、方仙道及佛教之仪而发展,到陆修静总其大成后形成规范模式并绵延后世。时见主要仪式有天师道的上章,灵宝派的投简、度亡、传授诸仪,且为后世沿用,尤以授度仪程序最严整、音乐最丰富、结构最规范,成为南朝宋道教仪式音乐的经典。

  • 标签: 南朝 道教仪式 陆修静 授度仪
  • 简介:一民间供奉道教财神赵公明的由来陕西境内的秦岭中段被称作为“终南山”,是道教发祥地之一,相传老子在终南山西段的楼观台讲经。汉武帝时,在终南山下建太乙宫。此后至唐代,终南山都是我国道教的主要活动中心。金元时期,王重阳及其弟子,

  • 标签: 赵公明 道教 艺术特征 财神 造像 木雕
  • 简介:2015年11月在宁召开的"中国音乐史学国际高端论坛"围绕"中国音乐史学研究、教学现状及未来发展"的主题,从中国音乐史学的构建、中国音乐史料的运用及中国音乐史学的文化阐释等方面展开研讨。文章就"专家发言"专场进行综述,分类评介其研究成果,以期为中国音乐史学研究提供新的启示和思路。

  • 标签: 中国音乐史 中国音乐史学国际高端论坛 南京
  • 简介:不久之前,法国哲学家,同时也是毛泽东主义者阿兰·巴迪欧在纽约重演了一幕他与一位中国哲学家的对谈过程。尽管中国哲学家的姓名被刻意隐去,但对话的内容却与巴迪欧与中国当代艺术理论研究者陆兴华的对谈有几分相似。此度在纽约重现这场对话,一位中国女性扮演了这位来自中国的持异见者,使我们可以在这一个多小时的精彩辩证中窥视欧陆哲学中最为狂热的东方幻想。

  • 标签: 阿兰·巴迪欧 哲学家 哲学思想 中国
  • 简介:道教音乐是我国传统音乐宝库中一颗独特的艺术明珠。然而,由于宗教相对封闭的特点,学界对于道教音乐的研究及认识不够丰富,对道教音乐资源的利用也不够充分。故而,本文拟通过对河北省邢台市巨鹿及清河两县道教音乐的比较研究,来探究清河道教音乐中的创新元素及意义,进而为学界及主管部门有效发掘与保护道教音乐资源,提供一些参考。

  • 标签: 道教音乐 清河 巨鹿 比较 创新发展
  • 简介:本文通过对藏族母语电影《老狗》不同的观影体验、叙事结构及风格的分析,将其界定为藏族知识分子电影,认为影片以深沉内敛的叙事风格体现了导演的现实关怀,但就电影艺术本身而言,视听语言较缺乏"深描"态度。

  • 标签: 《老狗》 叙事结构 风格 知识分子电影
  • 简介:亲爱的琴童小明友,大家好!正在学琴的你,想测测自己的音乐知识储备量吗?那就快快参与本栏目的测试吧!本刊每期都会准备10道音乐知识题,等待你的作答。你可以将答案写在本刊的小插页"读者调查表"上。本刊每期会从答对70分以上的调查表中,抽取100位幸运读者,并赠送一份精美小礼品。还等什么?赶紧参与进来吧!

  • 标签: 音乐知识 琴童 储备量 大家好 民族乐器 渔舟唱晚
  • 简介:在民乐系2014年艺术实践系列活动中,沈阳音乐学院民乐系副主任于海英教授在综合楼一楼学术报告厅作题为《东北扬琴风格演奏技术难点解析》的专题讲座,此次讲座吸引了民乐系相关专业师生、社会各界扬琴爱好者百余人参加。讲座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东北扬琴流派的审美思考。

  • 标签: 民乐系 演奏技术 副主任 学术报告厅 沈阳音乐学院 于海
  • 简介:2015年6月23日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了以颠覆之后:自由艺术深入内心世界为题的学术讲座,讲座的主题是关于俄罗斯抽象艺术的发展线索以及俄罗斯当代抽象艺术家谢尔盖·道茨的意念抽象艺术。此次讲座的嘉宾包括艺术家谢尔盖·道茨、列宾美术学院当代艺术史教授叶莲娜·波洛夫斯卡娅、俄国"至上主义"代表艺术家马列维奇的孙女依维娜·马列维奇以及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邵大箴先生等。

  • 标签: 谢尔盖 学术讲座 当代艺术史 中央美术学院 维奇 邵大箴
  • 简介:随着大航海时代余波震荡,西洋器物、技术知识逐渐加速度进入中国。士人知识阶层对传入的西方造物产生强烈的兴趣。明末士大夫王徵和欧洲传教士邓玉函合作了第一部西洋力学和机械器物的译著《奇器图说》,该书不仅是对西方知识的翻译,也会通中国传统造物的知识逻辑,其会通成书的真正动力也来自传统儒学。而传统价值动机与《奇器图说》来源知识的价值观存在不可避免的矛盾。明末中西造物知识会通与价值矛盾的种种表现甚至在数百年后第二次西学东渐中仍能清晰重现。

  • 标签: 《奇器图说》 造物 价值 会通
  • 简介:2001年,英国当代画家大卫·霍克尼(DavidHockney)历时多年完成的著述《隐秘的知识:重新发现西方绘画大师的失传技艺》出版,并在艺术界和学界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本文围绕霍克尼关于制像术与艺术的实践性研究,通过清理艺术史学、物理学等领域对其实践的各种反应,揭示了视觉技术这一视角给艺术史研究和当代艺术实践所带来的挑战和启发。

  • 标签: 知识 制像术 艺术史 绘画
  • 简介:藏族传统音乐及其形态特征的形成,既与自然生态有关,亦与文化形态有关;藏族传统音乐可分为民间音乐、宗教音乐、宫廷音乐三大类组。藏族传统音乐作为藏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从历史的角度还是现实的角度看,都是重要的艺术成就和宝贵的文化财富,承载着丰富的自然信息和人文知识

  • 标签: 藏族 传统音乐 分类 知识体系
  • 简介:一、知识分子概念的界定对于知识分子的概念,中外各家观点不一,作者认为知识分子的定义应该是一群受过一些教育或是专门的训练,他们对现存社会存在种种不满,对现状持有批判精神和国家意识,把一切公共事务当成是自己的事,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以及浓厚的革命气息的人,他们在社会中自发形成一个独立的阶层。

  • 标签: 知识分子精神 三部曲 悲情 电影 分子概念 社会存在
  • 简介:在中国知识分子电影中,存在着一种相对固定的叙事范式,即在现代性的角落——小镇之中,知识分子基于大众启蒙的受挫,将其启蒙行为的客体转向个体化的女性,将之于女性的“身体”启蒙与对于大众的意志启蒙相疏离,以期最终达成“身心分离”的哲学实践,但“身心二元论”的固有缺陷使得这一启蒙行为再次归于失败,无力应对空间挤压的知识分子只得以逃遁者的姿态彻底离开小镇。这一叙事范式可以被归于两次空间逃遁,一是从大众的凝视中逃遁于女性的“身体”,二是彻底逃离小镇这一前现代性时间价值的空间呈现。上述叙事范式将知识分子的启蒙神话彻底解构,更将启蒙和逃遁本身归于虚妄。

  • 标签: 知识分子电影 叙事范式 启蒙 空间逃遁
  • 简介:抗日战争爆发以后,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日的政治主张和民主自由的政治环境吸引了大批知识分子奔赴延安。这些知识分子来到延安后相继参与到了边区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建设中,为边区的经济发展与社会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在陕甘宁边区的农民的文化层次与认知水平与自身存在着较大的落差的情况下,延安知识分子如何引导民众们参与到边区社会、经济和文化建设中?这一时期的艺术作品又是如何建构陕甘宁边区的农村社会与农民形象的?本文以延安时期木刻版画为切入点,从启蒙、代言、想象三个层面探索延安时期知识分子构建农村的几种叙述方式。

  • 标签: 延安时期 知识分子 叙述方式 木刻版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