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1 个结果
  • 简介:用符号表意是萨满的特征之一。萨满表意符号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并与北方民族民间应用的符号和考古资料中的某些符号相互印证,成为探索北方史前符号文化的重要途径。本文将萨满表意符号分为实物符号、标记、契刻、结绳、偶体符号、图画文字、魂魄符号与摄魂符咒等七种类型。

  • 标签: 萨满教 表意符号 实物符号 符号形态 象征文化 标记
  • 简介:萨满是世界上较为古老的宗教形式之一。因其产生年代过于久远,而现存的考古学证据又太零散,故学术界对其早期形态的认识还非常欠缺。而岩画的发现部分改变了这一状况,岩画和萨满关系的问题也逐步成为近年来学界讨论的热点之一。萨满的仪式、仪轨、宇宙观、灵魂观,以及萨满用具等均可在岩画中找到对应物。由于岩画数量众多、类型丰富,并兼具古老性、具象性、完整性等特点,逐渐成为萨满考古学的一种重要资料来源。左江岩画作为中国南方民族的古代文化遗产,其与萨满关系的问题并未得到学界重视。但从岩画作画地点的选择、画面内容的安排、图像组合方式的设计等方面来看,均与萨满的观念相一致。总体而言,左江岩画具有明显的萨满属性。

  • 标签: 左江岩画 萨满教 宇宙观 灵魂观 迷狂体验
  • 简介:本文通过对北方少数民族萨满绘画的分析,认为萨满画在整个萨满文化体系中起着审美、装饰、符号以及认为功能等多种,其中审美功能和认为功能尤为重要。萨满画在通过人的社员觉使神灵的形象具体化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人们通过萨满画可以认为和了解萨满的基本思想和观念。

  • 标签: 萨满教 萨满画 中国北方民族 审美功能
  • 简介:鄂温克萨满造型艺术包括萨满岩画、萨满雕塑、萨满服饰和萨满剪纸等不同艺术形式,多角度地反映了萨满造型艺术的形式审美特征,还具有直观的感性形象特征和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本文重点阐述了萨满造型艺术的写意抽象性、主观造型性、幻想性和程式化几个形式审美特征。萨满造型艺术运用自身具象化的符号作为人类的情感、意识和哲学思想的载体,承载着鄂温克人的思想情感和精神世界的追求。

  • 标签: 萨满教造型艺术 写意抽象性 主观造型性 幻想性 程式化
  • 简介:岩石艺术的萨满起源假说所依据的方法论,是民族志类推和神经心理学模式。前者将岩石艺术图像和现代民族志研究成果加以平行比较,相互印证;后者则认为岩石艺术中的许多图像来自于萨满式迷幻状态中产生的内视现象。此种假说在世界范围内吸引了大量的追随者,使得岩石艺术研究出现了泛萨满趋势。质疑派从方法论和语义学方面攻击这种假说的可靠性,使萨满起源假说不得不重新回到“假说”的位置上。两派的争议体现了岩石艺术研究的复杂性。

  • 标签: 岩石艺术 萨满教 语义学
  • 简介:赫哲族现有人口4245人,是东北萨满信仰诸族中人口最少的民族。赫哲族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同江市、饶河县、抚远县,少数人散居于烨川、依兰、富锦三县的一些村镇和佳木斯市市郊等地。因分布地区不同,从而有不同的自称。居富锦县大屯沿松花江上游的称“那贝”,居嘎尔当屯至街律口村的称“那乃”,居勤得利村沿黑龙江下游至乌苏里江的称“那尼傲”。赫哲语,属阿尔泰语系满一通古斯语族满语支。无文字,通用汉语文。

  • 标签: 赫哲族 萨满 音乐文化 乐器 中国 黑龙江省
  • 简介:鄂伦春族现有人口为6965,聚居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和黑龙江省接壤的大小兴安岭中,即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鄂伦春自治旗、布特哈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以及黑龙江省呼玛、逊克、爱辉、嘉苗等县。鄂伦春语,属阿尔泰语系满一通古斯语族通古斯语支。无文字,一般通用汉语文。由于长期与汉族、达斡尔等民族杂居,旗内通行汉语、达斡尔语。目前,在托扎敏乡猎民村和乌鲁布铁镇朝阳猎民村及古里乡猎民村鄂伦春语保留较好。

  • 标签: 鄂伦春族 音乐文化 萨满 内蒙古自治区 鄂伦春自治旗 中国
  • 作者: 佚名
  • 学科: 艺术
  • 创建时间:2019-01-23
  • 简介:满族萨满是多神信仰,清代宫廷的萨满祭祀分常祭、月祭、报祭立杆大祭数种,据说这是祭萨满神用的

  • 标签: 宫廷萨满 萨满祭祀
  • 简介:对满族"萨满鼓"之"看得见和摸得着"的"形而下"研究,仅仅完成了研究的一半。根据宗教现象学之意向性理论,即"意识在自身活动中具有构造出对象的能力,自我意识不仅包含对象,而且赋予对象以意义。"从这个维度重新解读满族"萨满鼓",使我们看到了更为广阔的"形而上"研究范畴和空间,即看到那个推动"萨满鼓"展演的意向发出的原点——超越经验,从不显现,但却通过"显现者"——满族察玛所敲击的"萨满鼓"来显示自身秘密的"惟一者",并通过"形而下"与"形而上"这个有序和谐的发展链条,找到"萨满鼓"展演的"事情本身"——对真理和自由的揭示意义所在。

  • 标签: 满族“萨满鼓” 形而上 意向性 事情本身
  • 简介:<正>过去,达斡尔族人普遍信奉萨满。在经济落后,科学知识极其缺乏的条件下,人们遇到病痛时,大都请萨满祈祭神灵,以求去病免炎。直到解放前,达斡尔族萨满还处于拜物状态,尚未形成完整的教义与教规,故各地萨满活动的方式也颇不一样。其祈词内容多是对有灵之万物——诸如天地山河、风雨雷电、祖先诸神等的赞颂和祀求。祀祭活动时,由“雅得根”唱祈词,他身穿“照瓦”(神衣),手掙“浑吐热”(鼓),边舞边唱“伊惹”。达斡尔人称萨满歌曲为“雅得根伊惹”。早年,每次萨满活动都如同盛大节日一样给人们以巨大的欢乐,因而萨满歌曲自然深入人心,许多人

  • 标签: 达斡尔族 歌曲 萨满教 科学知识 经济落后 祖先
  • 简介:鲜卑是发源于中国东北的一个古老民族,属于阿尔泰民族蒙古族群,在中国的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鲜卑属东胡系,居于鲜卑山,因此得名。先秦时期已活动于大兴安岭山脉中部与北部。我国最早一部国别体

  • 标签: 初步研究 文化初步 早期鲜卑
  • 简介:徒步穿越1100英里荒野。海上漂流47天加上战俘营中的700个日夜分开红海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将故事的主人公称作hero。坚硬的心志与千钧的苦难相互作用,他们都无一例外地在经历自我的革命之路后才成被传颂的对象。

  • 标签: 《出埃及记》 革命 落地 神祗 佳作 颁奖
  • 简介:广泛分布于欧亚草原的石人、鹿石,基本与这些草原游牧民族的萨满信仰和仪式有关。在早期石人中有一类手持饮器的形象,这是萨满在治病、占卜、狩猎、游牧等祭祀仪式中的通神者形象,通过饮、喷某些特殊饮料以显神力;典型鹿石中喙状头部、鹿身的图形正是萨满庇护神最具代表性和权威的形象,是通神工具。

  • 标签: 欧亚草原 石人 鹿石 萨满文化 文化功能 图形
  • 简介:巫文化是原始宗教信仰的产物。巫舞作为巫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研究原始舞蹈的活化石。中国的巫文化主要分为两大体系,一个是北方萨满文化,另一个是南方傩文化。南北巫文化对于我国古代文学艺术与审美观念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文章以历史文化学的视角出发,以巫舞为切入点,对南北巫文化进行比较研究。探索南北巫文化各自的特点以及相互的影响,使我们更加清晰明确地找到巫舞发生、发展的脉络。

  • 标签: 巫文化 巫舞 原始舞蹈 萨满
  • 简介:公共艺术作为城市空间同质化、趋同化的现代工业文明反思后的产物,意在增强公共空间的"公共性"与"艺术性",打破城市文化的僵固化与封闭状态。地域文化与公共艺术有着紧密的联系,地域文化是一个民族经过长时间的共同生产、生活所形成的具有区域特性的民俗文化形式,体现出共同生活在同一区域内人们的精神风貌、审美取向和性格特征,

  • 标签: 嬷嬷人 城市文化 区域特性 公共空间 地域文化 同一区域
  • 简介:色彩是造型艺术中一个重要的组成因素。它与造型和图案一样,体现着人们的审美观念和思维观念。特别是在宗教艺术中,每一种色彩的使用或使用哪一种颜色,大多都有着严格的制度。作为人类原始的萨满艺术,在色彩的使用上同样有着诸多要求和禁忌。我国北方信仰萨满的民族对色彩的喜好,大多来源于他们对自然界色彩的感悟和崇拜。

  • 标签: 色彩观 萨满 字表 造型艺术 组成因素 思维观念
  • 简介:巫傩文化与萨满文化是流布于古代中国南北两大地区的原始自然宗教文化,它们都曾属于巫文化范畴,但都有自己的个性特征。论文试图从人类学的角度,对两者在起源、主体、哲学、神话、仪式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

  • 标签: 巫傩 萨满 文化 比较
  • 简介:萨满文化在我国北方具有广泛而深厚的文化影响力,萨满女神文化精髓及审美经验,影响并塑造着北方民族性格的形成及文化艺术的发展。文化寻根使萨满文化这个古老的原始宗教文化形态及人类文化审美再次备受关注,并以全新的视角呈现在艺术创作中。

  • 标签: 萨满女神 文化审美 当代艺术
  • 简介:萨满舞蹈中的指示符号通过展示神灵形象、暗示神灵在场,强化了身体语言叙事的效果,增强了仪式的信服力,对于构建萨满仪式的氛围、强化仪式对族人观念的影响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中国北方少数民族萨满舞蹈身体语言的分析,试图时其中指示符号的类型进行概括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对指示符号的功能进行探讨。

  • 标签: 萨满舞蹈 身体语言 指示 符号
  • 简介:笔者在新疆伊犁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调研锡伯族萨满舞的生存状态,发现锡伯族舞台化的萨满舞依旧保持原始的粗犷风格,自觉或不自觉地反映了锡伯先民的文化内涵。故笔者依据萨满舞蹈符号特征,结合萨满舞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捕捉萨满舞者身体动态引发的文化表达和情绪情感。

  • 标签: 锡伯族 舞蹈 萨满舞 萨满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