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谢尔盖·米哈伊洛维奇·斯洛姆斯基(下文简称“斯”),著名作曲家、理论家、钢琴家、教育家,1932年出生于列宁格勒(今圣彼得堡),被誉为“俄罗斯音乐领袖”,是目前生活在俄罗斯本土的最具影响力的作曲家,现为圣彼得堡音乐学院教授、俄罗斯教育科学院院士,曾获格林卡艺术奖金(1983)、俄罗斯人民演员(1987)、俄罗斯政府奖金(2001)

  • 标签: 斯洛尼姆斯基 音乐 作曲家 理论家 钢琴家
  • 简介:坐在OPERATHEATRE前的台阶上,等着看阿维翁戏剧节的纪录片。眼前木马旋转得欢快,心下却因要别离而生感伤,想变成那木马,就停留在这里,在阳光里,在戏剧里。7月5日,第67届阿维翁戏刨节拉开帷幕,为期三周的戏剧狂欢开始。整座小镇瞬间被海报包裹,满大街拉着推车扛着梯子在挂海报的,那可都是艺术工作者啊,叹一句做戏剧真心不易。

  • 标签: 戏剧节 侧记 艺术工作者 纪录片 木马 海报
  • 简介:印度西亚音乐因为佳美兰乐队在欧美国家的风靡而为人熟知,然而除了佳美兰音乐之外,这个素有“千岛之国”美誉的国度还有着怎样不为人们所知晓的多彩音乐,这无疑是我们从事音乐工作行业的人应去探究的领域,不仅是因为求知,也同样是因为一份尊重。2012年11月7日至10日,由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承办的2012世界音乐周“中国·印度西亚音乐国际研讨会”在中央音乐学院隆重举行,会议主题集中于印度西亚诸岛的音乐和多样性文化,围绕这一主题展开了丰富而广泛的介绍、研讨及相关表演活动。

  • 标签: 印度尼西亚 世界音乐 国际研讨会 中国 中央音乐学院 综述
  • 简介:说到“肯·基(KennyG)”这个名字,对流行音乐稍加关注的乐迷应该都不会陌生。其标志性的卷曲长发,极富魅惑的迷人眼神,配上柔美舒缓的萨克斯演奏,已成为近二十多年来,通俗萨克斯音乐的经典代表。1956年出生于美国西雅图的肯·基,因他个人第四张专辑(《双声调》(Duotones)的大获成功而一举成名。

  • 标签: 萨克斯 肯尼 勇敢 畅销 流行音乐 标志性
  • 简介:关于晚清外交官曾纪泽首创国歌之事,国内外学者已有所提及。但迄今为止,学界还没有人目睹过曾氏所创的《普天乐》、《华祝歌》,更遑论有任何深度的研究。近期甚至有学者提出这两首歌“是否是同一首歌?到底是什么样的歌?”的问题。针对以往研究都只依赖曾纪泽本人记述的缺陷,本文主要采用目前鲜为人知的西文文献来考辨曾氏的国歌创作历程。除为读者呈现这两首国歌的乐谱外,阐述曾侯与外人的相关合作及此两首国歌在海外的流传情况也是本文的主旨之一。

  • 标签: 曾纪泽 国歌 华祝歌 普天乐 傅澧蘭 本聂狄克
  • 简介:拉赫玛诺夫的《第三号钢琴协奏曲》、《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是其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钢琴作品。前者结构深广,织体密集,同时具有优美的旋律和多变的色彩,是一部很有音乐深度和技术难度的作品;后者因其明确清新的独特风格,戏剧性的音乐张力和刺激的节奏感,而备受人们欢迎。比较两部作品在创作和演奏风格上的异同,可以加深对拉氏钢琴作品特点的准确理解。

  • 标签: 拉赫玛尼诺夫 钢琴协奏曲 创作 演奏
  • 简介:拉赫玛诺夫《d小调第三钢琴协奏曲》第二乐章,为间奏曲,柔版,A大调,变奏与再现原则相结合的边缘曲式。这一乐章极具内涵与深度。作曲家充分运用曲式的划分、乐队的配色及钢琴的技巧将音乐律动与内容提升到很高的境界。

  • 标签: 拉赫玛尼诺夫 《D小调第三钢琴协奏曲》 第二乐章
  • 简介:2012年11月7日至10日.在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召开了“世界音乐周”暨中国·印度西亚音乐国际研讨会。会上,来自中国、印尼、泰国、缅甸等国的表演艺术家进行了精彩的学术报告和音乐会活动。此次会议增进了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音乐文化的进一步交流。

  • 标签: 世界音乐周 南音 印度尼西亚 多元文化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