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后戏剧剧场"概念由德国著名戏剧理论家汉斯.蒂斯.雷曼提出,它对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新剧场的审美逻辑进行了尝试性的理论构建。"后戏剧剧场"的审美逻辑与后现代哲学精神相互之间存在同源共生的关系。"后戏剧剧场"的理论构建资源主要来自法国后现代理论,雷曼在此基础上结合个人剧场实践归纳出完整的体系。本文分别从后戏剧剧场的发生背景与命名,后戏剧剧场的核心理念,以及对后戏剧剧场的批判性反思等三个方面讨论其与后现代理论之间的关联,从而进一步考察剧场实践与理论构建之间的复杂关系。

  • 标签: 后戏剧剧场 雷曼 文本
  • 简介:作为一所有着百余年历史积淀且人文底蕴深厚的全国重点综合大学,西北大学的校园戏剧活动不仅素有传统,特色鲜明,有一定的文化品牌影响力,而且还能与时俱进地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在实践中深化、拓展校园戏剧的文化价值和教育功能,通过综合性的教学模式改革,实现戏剧和教育相结合的持续效应和科学发展。

  • 标签: 文化价值 小剧场 舞台 教学模式改革 戏剧活动 教育功能
  • 简介:在当代中国文化研究的领域,一般来说,“小剧场”有其约定俗成的含义:那就是缘起于1982年的北京人艺三楼排练厅演出的《绝对信号》及其所引发的实践与讨论。这也是人们将2012年定义为小剧场三十周年的缘起。“小剧场”,听上去是个空间的概念。我记得当年北京人艺小剧场的门口的英语写的是“MINlTheatre”。这样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难坏了许多评论者。即使到了2012年人们在纪念小剧场三十周年时,也还得为此争论不休:难道在小的剧场里演出的就是小剧场戏剧么?难道在小的剧场里演出的搞笑戏剧也配得上小剧场?再说,什么样的剧场才是小剧场呢?等等。

  • 标签: 小剧场戏剧 三十年 中国文化研究 《绝对信号》 北京人艺 三十周年
  • 简介:艺术是丰富多彩的,除了戏剧、舞蹈、音乐,我们还有美术、民间文学,艺术收藏……甚至紧随时代潮流而生的艺术产业也正风生水起,它们是我们情不自禁要投去眼光的地方,那里有一道独特的风景。

  • 标签: 舞蹈 《观》 剧场 速度 灵魂 艺术产业
  • 简介:温大勇在《戏剧文学》2011年第11期上发表了同题文章。文章认为,中国的小剧场话剧总体上要保持平民性、大众性,要把参演团体和演出剧目的“门槛”放低,更不要把潜在的观众拒之门外。

  • 标签: 小剧场话剧 评价 戏剧文学 “门槛” 演出剧目 平民性
  • 简介:位于武汉中央文化区的在建“汉秀”剧场,将修建长58m、宽32m、深10m的表演水池,其中由浙江大丰实业有限公司(“大丰”)承揽的水中舞台构成剧院的中央表演平台。“汉秀”剧场包含多个水中升降台,最大台体面积超过150m2。“大丰”承揽的表演水池中的水中升降舞台部分,通过大行程水中升降台,可以把大型道具浮出水面,

  • 标签: 舞台 剧场 升降台 文化区 表演 中央
  • 简介:明代太原府属州县远多于清之1州10县的规模,共计6州22县,包括今太原市、忻州市、阳泉市全部,晋中市、吕梁市大部。笔者重点对清属州县地域进行了较详细的考察,其他地方只进行了少量的局部调查。但大体了解了明代太原府剧场建设的基本情况。

  • 标签: 明代 戏台 太原市 考述 城隍庙 阳曲县
  • 简介:窦大夫祠位于太原市西北25公里处的上兰村,旧属阳曲县境,现属太原市尖草坪区。祠庙背靠烈石山,西南依傍汾河,处于汾河出峡口,碑载"庙之右有数泉,出于仓崖石脚间,旱焉不干,水焉不溢,湛然澄澈可鉴毫发"①。"其地山川环抱,树木蓊郁,朝云暮霭,恒出于簷楹栋宇间"②。"列石寒泉"为太原古八景之一,现留有

  • 标签: 大夫 考论 太原市 山西戏曲 阳曲县 碑记
  • 简介:一位说着奇怪语言的"专家"在台上侃侃而谈,向观众介绍某种事物——例如鱼皮做的衣服,旁边有一位"翻译"给观众"同声传译"。其实大家都知道,"译员"根本听不懂"专家"的胡言乱语,只是根据他的肢体语言在编词儿。这词儿通常是极具想象力与喜感的,观众一面笑,一面还要假装正经的提问题——"专家"讲的题目就是他们出的。

  • 标签: 即兴 开花 剧场 纽约 肢体语言 同声传译
  • 简介:本文通过评述印尼小剧场戏剧《炸弹》的形体语言和舞台语汇,阐释其形式的实验性特点,由此揭示其令人失落的原因所在,同时指出《炸弹》在肢体训练、舞台语汇、观众交流等方面对我国小剧场戏剧发展的借鉴意义。

  • 标签: 印尼 小剧场戏剧 形体语言 舞台语汇
  • 简介:2012年9月19日,人艺实验剧场。《论烟草有害》和《天鹅之死》的演出正在进行,身兼导演、舞美、灯光数职的林兆华闯入表演现场,嘴里嘟囔着,似乎要干预表演、参与剧情。这一诡计被台下训练有素的观众识破。彼此会心一笑。林兆华退下,演出继续。这个纪念小剧场三十年演出的一段表演小插曲,却在不经意间显露出真相: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夜晚,濮存昕、何冰两个隆重的表演者背后引出的其实是一场林兆华的独角戏。

  • 标签: 小剧场 对话 文章 《天鹅之死》 表演者 林兆华
  • 简介:第一次看于坚的长诗《零档案》,并决定以它为出发点做一出戏剧时,我是从直觉而不是从社会性的公共议题出发的。那些直觉是:长诗中那种物质感、那种排列感。那么多物体,大的、小的,排列在一起,干巴巴的。这其实是当代艺术的思维,装置艺术的思维,不是所谓常规戏剧的思维。

  • 标签: 小剧场戏剧 档案 当代艺术 装置艺术 社会性 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