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3 个结果
  • 简介:一、“七十年代作家”愈益引人注目了,不少评论家开始撰文对他(她)们予以评说,但是有的评说文字概念模糊,弄不清楚内涵、外延这些最起码的概念;性,常常“新生代”“新新人类”不分,把六十年代、七十年代出生的作家一锅煮,有的干脆说“这是同一批人”。

  • 标签: 作家 七十年 札记 评说 同一 评论家
  • 简介:<正>当读者拿到这一期刊物的时候,时令当在盛夏。不过,比起炎热的天气,更为火热的当推即将在中国召开的联合国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对于全体炎黄女儿而言,这确实是一个充分享受自己的权利、尽情展现自己的才华、全面检阅自己的成就并在全世界面前树立自己新的形象的太好机会,是一个辉煌盛大的节日。我们这期刊物的编辑中心,也在于藉这次大会召开之东风,对活跃在台港与海外华文文学界的女作家们,作一次简略的巡礼,算是我们献给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的一份心意吧。

  • 标签: 海外华文文学 世界妇女大会 女作家 世界华文文学研究 期刊物 联合国
  • 简介:湖北省随州市的杜婧来信说:“《少年文艺》的排版给人一种流畅清新的感觉……”邹抒阳姐姐听到这儿,忽然说:“啊!流畅清新,合起来是‘刘昕’,正好排版的哥哥就是刘昕。呵呵!”刘昕哥哥是个很容易害羞的大男孩,听她这么一说,脸迅速红成了一个鲜艳的西红柿。

  • 标签: 编辑部新闻
  • 简介:在2002年11期中,我觉得《老师,请你善待童心》十分有感情。虽然“我”的妈妈工作不是很“高贵”,可是老师也不应该用这个来嘲笑学生,还美其名曰“激起自尊心”!A10096会员雷文卓我第一要说的是很高兴成为《少年文艺》小编辑协会的会员,希望在以后的通信中多得到帮助。我第二要说的是去年11期的内容丰富多彩,篇篇文章都非常出色。B10003会员胡蓓蓓去年11期中的《割了你的舌头》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一个男孩溺水死亡,其余的孩子串通好不说出真相,但那个石龙生却说出了口,最终自杀。这是一个悲惨的结局。我想说,不管你遇到什么困难,都要想尽办法去解决,千万不能轻生。A10043会员吴敏蕾我反复读了《你为什么不原谅》(2002年6期)一文。如果当时双方能够克制一下各自的情绪,相互体谅、耐心沟通,完全可以化干戈为玉帛的。然而家庭与学校的沟通历来是个难题,结果积怨如干柴烈火,随便哪颗火星便可燃起大火。A10047会员王晓曼我订阅《少年文艺》已经很多年了,一直希望自己能成为其中的一员,看到报名通知后,我很高兴,我的梦想实现了。B10045会员紫居一见小编辑协会欢迎报名的通知时,我兴奋得差一点儿就一夜未眠。寄信报名时,发现订阅凭证忽...

  • 标签: 协会论坛 编辑协会
  • 简介:看校样的时候一遍一遍地看校样是编辑们的一项重点工作,看校样的时候,也会有些有趣的事情发生——《顺时针旋转的楼梯》是一部悬疑侦探小说,它吓着你了吗?某日田俊和顾抒加班到20点,才想起晚饭还没有

  • 标签: 编辑部故事
  • 简介:都说文如其人,但在编辑们的印象中,《我的那些弟兄们》的作者肖辉性情气质与他的文风完全不符:文风幽默搞笑,甚至颇有几分周星星的无厘头风格:他本人却是内向寡言,深沉到有木讷之嫌。

  • 标签: 编辑部故事
  • 简介:<正>有一天,《俄罗斯思想》杂志编辑部里来了一个身穿皮大衣、头戴皮帽子的老头。他带来了一卷手稿。秘书接待了他。老头自称是农民谢妙诺夫,他说,他写了一篇小说,请编辑先生瞧一瞧。秘书叫老头儿过两个星期左右来听回音。

  • 标签: 星期 俄罗斯思想 杂志编辑 农民 小说 手稿
  • 简介:正当《庸园新集——孔另境自述散文》、《秋窗晚集——孔另境文史随笔》出版之际,也是先父去世三十四年之时,他是不会想到,他作古这么久远了,而他的精神财富却源远流长,值得人们珍惜.这样说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作为继承父辈志愿的后人,挖掘先人们的史绩,传承他们的先进思想,理解过去岁月的坎坷,都是我们应该做的事情,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大家共同的财富.在编辑过程中,我最大的收获是真切地感受到父辈那代人呼吸的历史,我似乎融入其中,置身其中,轻微地,细微地,感受着历史的呼吸。

  • 标签: 编辑过程 呼吸 历史 感受 后记 精神财富
  • 简介:《散文百家》杂志社散文创作辅导中心招收(2005年度)第十五期函授学员本中心第十四期函授实施的"量材施教,分层对待,具体把脉,整体会诊,刊(发作品)辅(导写作)结合,重在发掘潜力培养写作技能"的教学方案,深受学员们欢迎并已取得了显著成绩。所有来稿学员经过函授已在省级报刊

  • 标签: 量材 散文创作 函授学员 写作技能 教学方案 省级报
  • 简介:《鲁迅收藏外国版画全集》编辑手记李允经我们中国是版画艺术的故乡和摇篮。鲁迅说:“镂像于木,印之素纸,以行远而及众,盖实始于中国。”现存最早的木刻,是清末发现于敦煌的唐咸通九年(公元867年)木刻本《金刚经》画页《祗树给孤独园》说法图(现藏英国伦敦大英...

  • 标签: 鲁迅日记 版画家 日本版画 版画艺术 木刻画 苏联
  • 简介:程永新:文学事业需要大编辑程永新在《漓江》1997年第二期上撰文说,在他心目中非常尊敬李陀。他堪称文学活动家,又可谓是真正的大编辑。他对文学充满虔诚,充满激情,当他谈文学时,目光里充满了爱意,神情很陶醉很幸福。李陀的身上既有中国知识分子的使命感,又有...

  • 标签: 文学事业 大编辑 永新 编辑工作 中国知识分子 文学活动
  • 简介:该文认为,巴金是带着著名作家的头衔进入文化生活出版社的。巴金从事编辑工作。他自己认为不过是其文学创作之外的另一项工作而已。正是由于此前的作家身份和继续创作的实践,才造就了巴金这样的文学编辑巨匠,也才使得中国现代新文学的发展具有了历史的可能性。

  • 标签: 文学创作 巴金 自我认定 编辑角色 文化生活出版社 著名作家
  • 简介:《路翎晚年作品集》编辑说明张业松路翎(19231—19942)这个名字,借用他生前的文学伙伴兼“反革命”难友绿原先生的诗意表述,“你当然是熟悉的,但从来还没听见过也说不定。”如果你熟悉,就当然应该知道这个名字在二十世纪中国新文学史上究竟意味着哪些...

  • 标签: 路翎 作品集 晚年创作 二十世纪 中国新文学 文学理想
  • 简介:高尔泰同志这篇文稿,是他一九八六年答一家刊物的记者问。作者对当前文学创作和文艺理论、美学研究中的一些重要问题,表述了自己鲜明的观点,值得引起进一步的思考和研讨。现征得作者同意予以发表,以飨读者。

  • 标签: 文艺思潮 美学研究 文艺理论 文学创作 高尔泰 非理性主义
  • 简介:王仰晨走了!据闻:去世前两天病情转好,突然精神起来,对后事作了有条有理的安排。首先是不开追悼会,家里也不设灵堂,不收受一切吊唁等物。我们只有各自默默悼念哀思他了。细思量,这倒也合乎他平时的举止与做人。生时既不图闻名,死后何须累他人。

  • 标签: 王仰晨 编辑 君子 追悼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