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中国现代作家写下了大量家书、情书、交谊书等书信文本,其中书信集在1930年代、1980至1990年代呈现两次出版高潮。作家书信是作家写作中的独特文类,具有实用性、文学性和延异性等文类特质;具有历史和文学史价值,尤其是能为现代学研究提供价值层级较高的史料。作家书信本身也应成为现代学整体构成中的非虚构文学的一部分。

  • 标签: 作家书信 文类 文史价值
  • 简介:(许志英、邹恬主编,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年4月出版,以下简称)不同于一般的思潮史著作,它侧重于"对现代学创作思潮的一些主要方面进行比较系统的考察与研究"①.这是因为,作者认为"一个时代的思潮也易更生动更丰富地体现在作家的创作中"②.

  • 标签: 《中国现代文学主潮》 创作思潮 史料 学术考察
  • 简介:上篇:历史的突破——胡适文学革命理论内在机制的再探讨一九一七年一月,胡适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文学革命宣言书《文学改良刍议》,用“民主”与“科学”的时代精神,点燃了新文学运动的熊熊之火。作为中国现代学的源头,五四文学革命运动的发难,首先是从语言形式的变革所入手的。胡适本人在阐述文学革命的宗旨时,就曾将其基本任务概括为两个主要方面:“一个是我们建立

  • 标签: 胡适之 现代文学 新文学运动 五四文学革命 诗创作 《新青年》杂志
  • 简介:当许多讨论仍围绕着当今中国儒学复苏的话题时,刘剑梅的著作《庄子与中国现代学》(ZhuangziandModernChineseLiterature)则展现了严谨且富于洞见的对于中国道家哲学传统的探究,而道家传统的重要性在中国现代思想及文学研究领域非同小可。

  • 标签: 中国现代文学 庄子 中国现代思想 哲学传统 中国儒学 文学研究
  • 简介:2000年6月,由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主持的首次全国“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抽样调查报告显示,巴金被列在读者最喜爱的作家之第四位;2003年6月,由新浪网等17家媒体联合进行的大型公众调查结果也表明,巴金名列“十大文化偶像”之一。已经过去的世纪正是中国文化从传统迈入现代的历史时期,巴金的创作所引发的特殊文化效应,无疑对正在生成的现代化产生深远的影响。我们有必要结合社会转型、文化重构的历史背景。探讨巴金及其创作在中国现代学和现代化建设中的特殊作用和意义。

  • 标签: 中国 现代文化建设 巴金 抽样调查报告 中国现代文学 历史时期
  • 简介:2000年5月23日,是中国文学界值得大书特书的日子。这一天,凝聚着文学界众多人士期盼的中国现代学馆新馆正式开馆了。从此,她将敝开自己的怀抱,迎接那些热爱文学的人们。开馆当天,百余位海内外来宾喜气洋洋地步入了这座文学殿堂。

  • 标签: 中国 现代文学 文学馆 丁关根 新馆建设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9-21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9-10
  • 简介:中国现代论在总体上是现代的,现代体—古典遗韵型、古典文体—现代视角型、现代体—古典精神型,是为了显示中国现代论所具有的传统性品格

  • 标签: 中国现代文 传统性品格 现代文传统性
  • 简介:李欧梵著季进编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11月初版这本论文集收集的是李欧梵关于中国现代学与文化的部分论文,既有新译的英文论文,也有近年作者新写的中文论文。其中对现代性的追问,对边缘意识的思考,至今依然令人警醒;对中国现代学与通俗文学的宏观思考,体现了很高的理论立足点;对郁达夫、张爱玲的重新阐释,显示了扎实的文本细读的功力;最后两篇纪念夏济安和史华慈教授的文章,则充满着对老师无比的敬意与深刻的怀念。这些写于不同时期的论文,记录了李欧梵学术生命中值得珍惜的时光,彰显着李欧梵宏阔的学术视野,更体现了李欧梵对中国和世界的文化处境一以贯之的人文关怀。

  • 标签: 中国现代文学 李欧梵 梵中国
  • 简介:人民作家巴金,五四运动产生的一代文学巨匠,一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紧跟时代,追求真理,勤奋创作。他以自己的文品、人品,确立了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崇高地位,他的文学成就是中国现代学史上的一座丰碑。冰心老人说过:“他的存在,就是一种力量。”他的存在,对人民文学的人民性、社会性、严肃性有着巨大的稳定作用。巴金晚年奉献社会的伟大之作是:五卷本的《随摁录》和一座中国现代学馆。

  • 标签: 中国现代文学馆 巴金 中国现代文学史 人民群众 热爱祖国 追求真理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5-28
  • 简介:16中国现代的启蒙叙事之所以以理性浪漫主义叙事与情感理性主义叙事为特点,这种理性的崇拜表现于艺术叙事范畴就是情感理性主义叙事,因而在情感与理性的矛盾结构中

  • 标签: 中国现代文学 启蒙叙事 现代文学启蒙
  • 简介:王本朝教授的《中国现代学制度研究》从一个关键词——“文学制度”进入中国现代学,试图从“文学制度的现代化”、“制度化的文学写作”角度,讨论文学制度与中国现代学之间的复杂关系。文学不仅具有一般意义上的思想和形式内涵,更拥有一套制度和体制的规约。中国现代学制度的建立是现代中国文学的重要特征,也是有别于古代文学的“现代传统”。本书共11章,18万字,分别从文学制度的形成背景、历史演变及其构成、特点和意义,探讨了文学制度对文学生产与再生产、文学群体与作家个人、文学观念与文学运动所产生的引导和规范作用。

  • 标签: 文学制度 中国现代文学 王本朝 文学生产 文学运动 文学观念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8
  • 简介:从传统、现代与后现代、后现代思想、后现代政治、后现代学艺术、新世纪文化转型等几方面的"后学"(post-ism)问题,向世陵在《传统哲学的现代反思传统、现代、后现代中国哲学的价值》 中认为,本文从传统、现代与后现代多元问题中考察后现代研究中的争论

  • 标签: 中国后现代 后现代文化 文化美学
  • 简介:本书在各种有关现代学的著作中较为特殊。几十年的现代学历史虽短,据计在其各类作品中所创造出来人物形象已达数千,这里包括一些成功或比较成功的艺术典型。把握人物形象是理解叙事性作品的一个关键,为此,这本书汇集中国现代学作品中的人物二百个左右,加以阐述:点明人物的出处,加以分析,点明其在文学史上的意义和影响。人物包括阿Q、孔乙己、玉君、白酱丹、吴荪甫、春桃、莎菲、高觉新、祥子、曹七巧、方鸿

  • 标签: 现代文学 人物画廊 吴荪甫 人物形象 曹七巧 艺术典型
  • 简介:人类学与中国现代学唐戈中国现代学的某些方面与人类学有相通之处。一次我接受一位记者的采访,为了向她解释清楚人类学的参与观察法,我打比方说这种方法有点像中国作家的体验生活。我们知道,“真实性”一直是文学追求的目标,为此就要求作者去写自己熟悉的生活,因...

  • 标签: 人类学者 寻根文学 中国现代文学 中国文化 异文化 小传统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1-09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