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7 个结果
  • 简介:11937年秋,上海,著名的淞沪保卫战,已激战两个月。日军调集重兵,对国军实施了反包围,国军接到了全线大撤退的命令。国军三排阵地,经过一夜激战,晨光微露时,枪炮声喊杀声,一切都安静下来,整个阵地似乎都死了。晨光中,双方士兵横陈在阵地上,胳膊和腿挂在树权上,大刀把手上的红布,挂在一条纤细的树枝上,晨风中似一面飘扬的旗帜。硝烟静静地散着,木质枪托因燃烧未尽,发出毕剥之声。

  • 标签: 上海 1937年 保卫战 阵地 士兵
  • 简介:福宝的母亲怀孕的时候,正赶上开始实行一胎化的计划生育政策。那时他们家已经有了一个女孩,按照政策,是不能再生第二胎的。福家一直男丁不旺,到了福宝的父亲这代,已是三代单传。据说,当初为了要生儿子,福宝的奶奶甚至曾经给母亲下过跪。母亲自从怀孕之后,便一直胆战心惊地东躲西藏着。原以为怀的是儿子,等到生下来之后才发现仍旧是个女儿。因此,福宝一生下来便被寄养在一个远房亲戚家中。

  • 标签: 计划生育政策 上海 母亲 怀孕 儿子 奶奶
  • 简介:明珠矗立浦江边,直可穿云刺九天。登顶抒怀开眼界,临窗极目润心田。东方人力今逾昔,北斗星光后胜前。一派生机来眼底,诗成当写颂尧篇。

  • 标签: 东方明 上海
  • 简介: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上海的音乐剧(话剧)演出数目在2012年227台的基础上有10%左右的提升,突破了240台(包括商业话剧演出和新型话剧),很多机构和组织正或已经涌入上海这个新兴音乐剧市场。但是,在电影和新媒体的夹击,演出联盟、剧院联盟等形成的市场垄断等这些行业间竞争和行业内垄断的困境里,上海音乐剧产业的生存只有通过对制作演出中成本、定价、收入以及演出市场的总结分析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

  • 标签: 演出模式音乐剧 文化产业 上海
  • 简介: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上海最红的《白蛇传》故事,不是京昆,不是越剧,而是粤剧中的《仕林祭塔》。伶人竞相习唱《仕林祭塔》,哪家剧院上演此戏,门前必有行人驻足,徘徊不忍去。隔墙听曲,也能消磨些许惆怅。《仕林祭塔》唱段抑扬顿挫,穿云裂帛,韵味浓郁,不是谁都能唱好的。风靡上海滩的这一曲,是粤剧全女班"群芳艳影"正印花旦李雪芳唱红的。朱孝臧、况周颐、潘飞声、简琴斋等沪上和岭南名士因捧李雪芳被称为"雪党",他们亦乐在其中。

  • 标签: 旧上海 粤剧 20世纪二三十年代 《白蛇传》 上海滩
  • 简介:2004年,李霁野诞辰百年纪念之际,上海鲁迅纪念馆在李霁野家属和百花文艺出版社的大力协助下.编辑出版了《李霁野文集》九卷,该文集基本涵盖了李霁野一生申的各类作品。

  • 标签: 李霁野 文集 上海 补遗 文艺出版社 百年纪念
  • 简介:一百多年前,法国人谢阁兰从马赛开始前往中国,他于一九。九年四月二十四日出发,五月三十日到达上海,当天在观赏京剧并深感惊奇后,对上海的印象却是极其恶劣。“但是,上海这个国际性城市已让我厌烦……我以后必需的方位标我都有了。我毫无遗憾地离开,去那个极其真切的中国……”

  • 标签: 上海题材 长篇小说 虹影 故事 民国 晚清
  • 简介:阔别八年夫妻重逢1946年初冬,冷雨后难得晴朗的下午。二十八岁的母亲陶爱仁比往日稍早一些回到了国际饭店旁协和里的婆家。自十九岁嫁入夫家后,母亲就一直生活在这座老少三代同栖一处的弄堂房子里。推开厚重的黑铁大门,穿过长着青苔的天井,正面就是一间幽深宽大的客堂。

  • 标签: 哀伤 无奈 上海 国际饭店 母亲
  • 简介:我刊2013年第4期刊登了《为什么是这个柳青——答吴心海先生》一文,吴心海先生在读过此文后给我刊写了一封信,现择其信中重要内容予以刊登。

  • 标签: 《上海屋檐下》 时间 延安 刊登 柳青
  • 简介:南京路南京路当然不在南京,正如苏州河不会流淌于苏州。在各地,以'南京路'命名的道路很多,最著名的南京路,在上海,从外滩开始,经人民广场,到静安寺结束,绵延十余里。如果以中国文人作文方法中的'凤头'、'猪肚'、'豹尾'之说,来衡量南京路这篇文章,同样贴切:凤头是外滩的妩媚(江水、灯火、西式建筑群形成的起伏不定的天际线、和平饭店……),猪肚是人民广场的丰富(第一百货、新世界百货、大光明电影院、国际饭店、美术馆、大剧院、地

  • 标签: 上海地图
  • 简介:上海文艺之一瞥》是鲁迅的一次重要演讲,有鲁迅研究专家将其视为鲁迅最重要的两次学术演讲之一。①尤其是这篇作品因激化了鲁迅与创造社的矛盾而格外引人关注。令人费解的是,对于这一极为熟稔、极为看重、经常引用的名篇,几乎没有人做过认真的、专门的研究②。

  • 标签: 文艺 上海 鲁迅研究 版本 国外 学术演讲
  • 简介:十年创业,十年发展,在走过了抢抓机遇、攻坚克难的十年之后,上海月浦工业园区站在了促进新一轮发展的关口。在这个关口上,只有一个选择,要么维持原有的发展态势,要么去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通过产业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提高产业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

  • 标签: 工业园区 上海 调结构 促发展 产业结构优化 产业创新能力
  • 简介:上海月亮》是日本著名剧作家井上厦(1934—2010)创作的以鲁迅为主人公的剧本。剧本发表在1991年3月1日出版的日本知名文艺刊物《昴》(すばる)上,发表10天之后出版单行本。1而且,剧本在发表、出版当月即由井上厦创建的剧团"小松座"搬上东京的舞台。2这种安排表明井上是希望通过杂志发表、单行本出版、剧团演出三者间的呼应与互动,来扩大剧作的影响。

  • 标签: 意义结构 喜剧艺术 月亮 上海 鲁迅 文艺刊物
  • 简介:上海和北京是《孽海花》中人物活动空间和发生诸多故事的重要场所。通过细读文本,可以看到小说中的上海和北京都市书写形成鲜明的对比:从都市空间而言,上海现代、西化的公共空间与北京古典、传统的私人空间形成对比;从社会风气而言,多元、开放的洋场风气与保守、腐败的帝都风气形成对比;从名士形象而言,上海名士关心西学与帝都名士专研古学形成对比。这种鲜明的对比充分显示出曾朴对于北京、上海两个都市的不同都市体验和空间感知。

  • 标签: 《孽海花》都市书写 上海 北京 文化意蕴
  • 简介:历史转型的肇始向来为研究者所关注。然而,在当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领域中,除了在一般的中国当代文学史叙述里有所论及外,针对1949年前后这一历史时段的文学史研究并不充分。杜英著《重构文艺机制与文艺范式:上海,1949—1956》(以下简称《重构》)一书引入了西方当代空间理论,使其研究从时间维度拓展到空间维度,弥补了先前研究的诸多不足与不见,为这一历史时段的文学史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 标签: 《重构》 文艺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上海 范式 文学史研究
  • 简介:一、我一直拒绝小说中写上海话黄文婧:《繁花》目前的销量如何?金宇澄:单行本出版八个月,六万本左右吧,前期《收获》版卖了半年,据说有三万。小说有那么强烈的地域色彩,能卖这个数,是上帝对我的惠顾,我很满足。

  • 标签: 上海话 LOGO 对话 电镀 文学 《繁花》
  • 简介:经广大读者投票,《后果很严重》、《风中飘落的白花》被评为2013年第12期读者最喜爱的作品。

  • 标签: 获奖名单 读者 故事 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