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9 个结果
  • 简介:<正>现代汉语中,“不”字不能和体词性成分组合。不过前后同形的体词性成分之间可以加“不”字构成“N不N”格式。例如:(1)这关头,还有什么集体不集体!只能靠各自的直觉判断。(《十月》1984年第6期)(2)右派不右派与我什么相干!反右时我象海边远远一个小石子,浪花也没溅到我身上。(《小说选刊》1985年第6期)(3)甚么酒馆不酒馆,滚它的。(《契诃夫小说选》P43)(4)朱老忠说:“老英雄不老英雄,反正退回十几年去,有三五个人,走不到咱跟前。(梁斌《红旗谱》P304)本文从语法、语义、语用三个角度,粗略地分析“N不N”格式的特点。一“N不N”格式,根据一定的形式特征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多项“N不N”并列的形式,我们叫做A类;另一类是只有一项“N不N”的形式,我们叫做B类。我们先讨论A

  • 标签: 体词性成分 现代汉语 “不” 形式特征 直觉判断 《红旗谱》
  • 简介:本文通过对收集到的“又A又B”格式的定量、定性分析,从形容词的类、A和B的位序、认知顺序、感情色彩、语体色彩等方面概括了这一格式的构成基础,进而考察了“又A又B”格式的表述特点和A、B的内容关系。

  • 标签: 形容词的类 内容构成 表达特点
  • 简介:本文试图从认知角度对对称格式作出解释.对称格式与非对称格式对比,在语义和句法上表现出许多特殊性,这是因为,从完型心理学上讲,对称格式是一种完型结构,是一个整体;对称格式整体意义具有数量特征并含有夸张色彩,其认知基础是对不确定的主观量的临摹.

  • 标签: 对称格式 语义 句法 汉语语法
  • 简介:<正>矛盾辞格,是指将词汇意义相对立、相矛盾的反义词、反义短语、反义句子置于一处,构成或联合结构、或偏正结构、或主谓结构、或转折复句的反义聚合,造成一种字面的不合逻辑的修辞方法。矛盾辞格有以下特点:第一、它是反义聚合的灵活

  • 标签: 反义聚合 转折复句 主谓结构 不合逻辑 形容词 否定词
  • 简介:“五四”运动以后,我国传统的讲究格律的诗体包括五七言绝句和五七言律诗,一般通称为“旧体诗”。这是唐代形成的一种诗体,与“古诗”或“古体诗”相对而言,当时称“近体诗”或“今体诗”。这种诗体在字数、句数、声调(平仄)、押韵上都有严格的规定。绝句每首四句,律诗每首八句。十句以上的律诗则称长律或排律。古体诗一般不

  • 标签: 旧体诗 平仄格式 古体诗 近体诗 七言律诗 七言绝句
  • 简介:“欲”、“能”的使动用法格式万文──、“欲”构成的使动用法格式“欲”和“能”在古代汉语中都是能愿动词,它们经常出现在表示具体动作的动词前边,表明人们的意愿和情势的可能。正因为如此,它们只能活跃在使动用法的句子中,不能出现在意动用法的句子中。下面较广泛...

  • 标签: 词的使动用法 “能” “欲” 意动用法 《聊斋志异》 能愿动词
  • 简介:本文详细论析了“看你累得”、“那天把我气得哟”、“他们俩好得哟”之类带“得”的半截子话,归纳了这种半截子话的构成格式,语用功能和使用条件,并分析了它们和“省略句”的区别。

  • 标签: "得"字 半截话格式 语用功能 使用条件 省略句 汉语
  • 简介:有些动词是不具备受程度副词修饰这一词汇性质的非程度动词,但在句子——篇章中可出现在日常口语对话“太V了”格式的答问句或少数非答问句中。这种非程度动词的“太V了”格式可划分为意愿类和非意愿类两种类型。相应的,非程度动词可划分为可“太”动词和不可“太”动词,可“太”动词又可再划分为意愿类可“太”动词和非意愿类可“太”动词。非程度动词在句子——篇章中可受程度副词修饰,说明词在句子——篇章层面的语法性质与词汇层面的语法性质有时并不一致。

  • 标签: 动词 篇章 分类
  • 简介:语言亲属关系的研究长期局限于同源词这一过分狭小的领域。语法的同源研究注意不够。本文讨论藏汉述补结构。

  • 标签: 藏汉语 述补结构 同源格式
  • 简介:上海话中“辣~”格式的语法功能平悦铃0引言上海话中有“辣~”格式,至今活跃于人们口语中的是“辣辣”[lAlA]/[ll]/[llA]和“辣海”[lAhE]/[lhE]/[lhE]。某些年青人口中还有“辣该”[l?..

  • 标签: 体标记 上海话 变化动词 普通话 省略形式 实义动词
  • 简介:本文讨论的"V地V"格式是"及物动词+地+动词或动词结构"的格式。这是现代汉语里一种相当特殊的格式。本文用较多的语言事实对这一格式进行描写。文章包括四个部分:一、状位V;二、述位V;三、"V地V"和"用V的NV";四、"V地V"和"VOV"。文章末尾有个结语。

  • 标签: 现代汉语 不及物动词 动词结构 述位 格式 行为动词
  • 简介:<正>“V在了N”格式指“动词+在+了+表处所的名词性词语”的格式。《现代汉语语法讲话》早就指出了“V在了N”的现象。所举的例子是:吃完饭,他躺在了炕上。(老舍)她本人可是埋在了城外。(老舍)《现代汉语语法讲话》所举的例子,V是单音节动词。翻看这两年的作品,“V(单音)在了N”的现象越来越多,不胜枚举。略举几例:[A组]①她倒在了司机的怀里。(郑万隆《等》,《花城》1981年5期146页。)②他跑到一家机床厂去做了学徒工,就住在了工厂的宿舍里(张廷竹《五十四号墙门》,《芙蓉》1983年2期27页)③姜守本站起身,将苕帚往司机座后面的角落里一扔,稳稳实实坐在了上面。(郭建华《姜守本进城》,《小说月报》1983年3期56页。)[B组]④划了几根火柴也没划出火来,火全闷在了他的心头。(张廷竹《五十四号墙门》,《芙蓉》1983年2期25页。)⑤弹弓,尖石块和几个灌满了臭柏油的瓶子都藏在了他们

  • 标签: 双音节动词 单音节动词 郑万隆 《芙蓉》 现代汉语语法 B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