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6 个结果
  • 简介:被动结构与系表结构的形式都是“be+过去分词”。然而,这两种结构有时却难以辨别。为了正确地表达与翻译,弄清这两种结构的区别是十分必要的。但两者的表达形式是一样的,又凭什么来辨别呢?现在归纳几种,作为辨别这两种结构的主要依据:1.句中有介词by引导的短语,“be+过去分词”在多数情况下是被动结构,它说明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

  • 标签: 表结构 承受者 时间状语 方式状语 凭什么 一般现在时
  • 简介:<正>现代汉语里的“跟”既是介词,又是连词,介词“跟”与连词“跟”在句法表面形式上都可以构成“N1+跟+N2+V”结构。断定具体的“N1+跟+N2+V”结构里的“跟”是介词还是连词,应有句法和语义上的明晰标准。一、句法手段从句法上看,作为介词,“跟”的功能是带上宾语N2与V组合起来充当结构的谓语;作为连词,“跟”的功能是连接N1和N2两个并列成分充当结构的主语。根据这种功能差别,朱德熙(1982)提出了区分连词“跟”与介词“跟”的两个句法标准:首先,“连词‘跟’的前后两项(即本文所谓N1和N2——笔者),可以互换位置,基本意思不变,……介词‘跟’的前后两项互换位置以后,意思跟原来完全不同。”“其次,介词‘跟’前边可以插入修饰成分,连词‘跟’前边不能插入修饰成分”(朱德熙1982,§13.3)。我们不妨通过A、B、C三组句子来考察一下这两个标准的可行性。

  • 标签: 杜甫 介词 李白 互换位置 句子 蕴涵关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这时”在叙事、操作、论证三种语体中都有分布,在每种语体中又存在多种用法。不同用法之间存在历时语义演变关系,这种演变关系因语体特征上的相似性可以刻画为三条路径,这种演变大致呈现出由叙事到操作再到论证的方向;语义上,“这时”经历了由绝对时间到相对时间,再到逻辑条件的演变路径;形式上,由句内成分演变为具有篇章衔接功能的成分。

  • 标签: “这时” 语体 语义演变 语法化
  • 简介:文章主要以陈昌来《介词与介引功能》中所收的现代汉语介词为本,描写分析了介词的句法分布特点,运用韵律句法学理论探讨了现代汉语介词合法分布与其音节数目之间的关系,认为核心重音原则在介词的长度和分布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区分了现代汉语中的饰V’介词和饰VP介词,揭示了韵律与句法的交互作用。

  • 标签: 韵律 介词 分布 长度
  • 简介:文章对现代汉语事务语体中虚词的分布、规律及原因作了研究。通过统计分析发现虚词中助词使用最多,其次是介词、连词,很少使用语气词。各虚词小类在使用中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主要取决于事务语体的基本性质、基本特征。

  • 标签: 现代汉语 事务语体 虚词 分布
  • 简介:中级对外汉语阅读教材的语体具有多样性特点,科学、艺术、报道、事务、广告、法律、政论等主要领域语体都有分布,但各体分布很不均衡,数量上存在3个梯级;阅读材料的主题、题材、内容与语体典型性有着密切的关联。

  • 标签: 对外汉语 中级教材 阅读 语体
  • 简介:汉语学界对问候语“x好”现象存在不同的界定,有学者认为“x好”是问候语,有学者认为“x好”是招呼语。对于问候语和招呼语的概念关系,学者们并没有达成一致的认识。本文以“x好”为例,梳理汉语学界对问候语和招呼语关系的不同说法,并通过意义特征、形式特征、会话特征及社会特征等方面对两个概念进行分析,指出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 标签: 招呼语 问候语 X好
  • 简介:一直以来,语言的层次性研究多集中于语音史领域,词汇史领域的研究成果很少。其实词汇的层次性亦十分明显,尤其是在有着众多方言的中国。文章以汉语中一组基本词“和类词”为考察对象,根据它们在现代汉语方言中的分布,同时结合它们历时的演变轨迹,粗略地将它们在现代汉语方言中的分布作了六个层次的划分,并对这种词汇层次的复杂性作了解释。

  • 标签: 汉语方言 词汇 层次“和类词”分布 演变
  • 简介:文章分五个部分讨论现代汉语方言中的"鸡公"类词和"公鸡"类词。文章通过绘制语言地图,列举文献例证,对比和分析了一些少数民族语言的牲畜名及其命名方式后认为,不论是"鸡公"类词还是"公鸡"类词,都是汉语自身发生和发展的结果,与少数民族语言没有关系。最后还简要讨论了五个与本文论题关系密切的问题。

  • 标签: “鸡公”类词 “公鸡”类词 单名制 复名制 共时分布 历史源流
  • 简介:<正>人才问题是《邓小平文选》中谈得比较多的问题,在文选中至少有十三篇文章。九十一个地方讲到人才问题。究竟什么叫人才?人才的重要性何在?什么叫人才开发?如何开发民族地区的人才?下面,我想结合民族地区的实际谈两点体会。一、人才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作用所谓人才,简言之,就是指有“才”的人。这里的“才”,主要指知识和能力等等的结合。包括我们平常所说的才学(才能和学问)、才识(才能和见识)、才智(才能

  • 标签: 民族地区 人才开发 民族教育 民族人才 开发人才 邓小平文选
  • 简介:“小姐”是当代汉语语言生活中一个极为常见的称呼语,但这一称呼语却有着多种不同的语义内涵,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作为青年女性的泛尊称。有人认为随着社会的现代化,作为泛尊称,“小姐”的使用将越来越普遍;但也有人预言,随着生活的变化,青年女性将越来越排斥“小姐”称呼语。众说纷纭,各执一词。其实,语言的历时发展与共时状态密切相关,称呼语也不例外。通过对全国各大城市的田野调查,不仅可以绘制出《“小姐”称呼语“首先指称”地图》,说明“小姐”这一称呼语在全国范围内的语用状况及其分布,还可能由此把握这一称呼语的发展走向。

  • 标签: 称呼语 小姐 语用 分布
  • 简介:在历史课堂的教学实践中,常常遇到学生不能准确区分'历史作用'和'历史意义'的问题。历史简答题要求学生简答某历史事件的'历史意义'或'历史作用,'意在要求学生能准确把握'历史意义'和'历史作用'的具体内涵,而面对这样的问题,学生往往无从下笔或'满贯式'的作答。本文意在分析二者间的异同,以完善教学中的知识漏洞,从而弥补学生知识性误差以提升学生作答完整性。

  • 标签: 历史作用 历史意义
  • 简介:本文研究汉语无标记条件句中WH-词的句法分布。尽管在已有的文献中,人们对此已做大量的研究,然而,他们的分歧很大,且无比较统一的、具有普遍性的原则。研究该问题的学者有:郑礼珊和黄正(1996),林若望(1996,1998),潘海华和蒋严(1997),温宾利(1997),基尔奇亚(2000),等等。本文将分析他们的分歧在哪里以及引起分歧的原因。本文还将试图提出有关此问题的普遍性原则。

  • 标签: WH-词 无标记条件句 分析 驴句照应词 什么…什么句
  • 简介:金上京城的都市文明是金源文化发达的典型代表。从狭义上说,金源文化是以阿什河流域为中心,包括今拉林河流域、呼兰河流域、松花江中游左右两岸广大地区。从广义上看,金源文化的地理空间当包括金朝上京路所管辖的整个地域,即包括黑龙江中下游流域两岸,以及乌苏里江以东的滨海边疆区和嫩江流域、松花江流域,因为这一地区曾经是金朝建立后的金上京路所统辖的地区。目前在金源地区内发现了大量的金代女真人的筑城,他们分属于京、路、府、州、县、城寨,以及猛安、谋克军镇等行政建制。这些女真人筑城的发现,为我们深入研究和探讨黑龙江流域的封建化进程提供了重要的实证。

  • 标签: 黑龙江流域 金源文化 女真
  • 简介:<正>古道州位于今湖南省南部,九嶷山下,潇水之畔,由唐至清一直管辖今道县、江永、江华、宁远、新田、双牌(一半)诸县。目前这一带的汉语方言有官话和土话并行,两种话有很大不同,但也有共同之处,特别是一些特殊方言词的用法,更基本相同。如"崽"字,据汉代扬雄在《方言》中说:"崽者,子也。湘源之会凡言是子者谓之崽。"《集韵》也说:"江南呼儿为崽。"而这一江南表示"子"、"儿"意义的特有方言词,今道州一带不仅都保持着这一用祛,而且还有许多有特色的用法内部也完全一致。本文即打算描述"崽"字在道州一带的特殊用法。

  • 标签: 形容词后缀 特殊用法 动物名词 方言词 普通话 汉语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