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汉语语音史、语音史的深入研究,有赖于断代语音学文献的发掘和考证。对断代的语音史、语音史文献研究得越深入,得出的结论就越中肯。古音史上对宋代的古音研究或一笔带过,或语焉不详,最主要的原因是缺乏这段时间古音研究的人物、文献以及学术成就的全面系统的材料。现在我们终于看到了张民权《宋代古音与吴械〈诗补音〉研究》,此书是商务印书馆2004年度语言出版基金资助项目,被列入“中国语言学文库”第三辑,

  • 标签: 古音学研究 文献考证 学史 宋代 编后记 中国语言学
  • 简介:本文主要讨论了传统古音的历史推进及相关学术史问题,并就朱熹《诗集传》与吴械《诗补音》的叶音关系、《诗经》占无叶音说的理论形成、清人古音同声必同部的研究以及王力脂微分部等,作了重点阐释和梳理,辩证了学术史的传承关系及其是非问题。

  • 标签: 协韵注释 观念更新 埋没与发现 脂微分部
  • 简介:《说文解字》作者许慎,字叔重,东汉汝南召陵(今河南郾城)人。据《后汉书·儒林传》中记载,许慎初为郡功曹,举孝廉;再迁,除汶长。其间曾为太尉南阁祭酒。后去官,卒于家。许慎博通经籍,撰有《五经异义》、《史记注》和《淮南子注》,均亡佚。传于今的只有《说文解字》这部著作。

  • 标签: 谐声系统 《说文》 著作 古音学 《说文解字》 古韵
  • 简介:日本学者汉语上古音研究历史分为四个时期。其中传统、近代时期上古音研究主要借鉴清代学者的成果;以高本汉理论传入为契机,现代上古音研究形成规模;战后,日本汉语上古音研究得以迅速发展,大家辈出,构成了当代上古音研究的兴盛局面。本文关涉到日本学者汉语上古音研究历史以及基本问题的探讨,也叙及日本学者对日语汉字音与汉语上古音关系研究情况。

  • 标签: 日本 上古音历史 基本问题 日语汉字音与上古音关系
  • 简介:龙,是中华民族自上古以来所一直崇奉的一种神异动物。龙是神灵和权威的象征,是华夏先民的图腾。但龙的真相问题——龙在历史上究竟是否存在过?如果存在,其实体又是什么?至今仍然是一个巨大的生物和文化之谜,值得给予认真地清理和研究。我们还应该看到,由于有关华夏上古神话、人物、种族和文化起源的极大一部分内容,都是与龙的传说联系在一起的。所以从解决这个问题入手,我们还将有可能解开中国上古史中一系列重大的历史文化之谜。

  • 标签: 神异动物 真相 “龙” 古音 字形 上古神话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梵汉对音与中古音研究储泰松一、梵汉对音研究小史运用传统的方法、材料研究汉语音韵,到清儒那儿已臻极致。要想有所发展,就必须拓宽研究视野、方法,挖掘新的材料。正因为这种时代要求,1923年北大《国学季刊》发刊词提出“用梵文原本来对照汉文译音的文字,很可...

  • 标签: 梵汉对音 中古音 语言研究 唐五代 鸠摩罗什 《史语所集刊》
  • 简介:三礼汉读、异文及其古音系统虞万里一《三礼》汉、文术语释例二《三礼》汉、文术语统计表三《三礼》汉、文之古音系统四古方音微两汉经,有古文,有今文;两汉学,有古,有今。至其傅人,清唐晏《两汉三国学案》所列己有七、八十人,实则远不止此。汉初经学守家法,门...

  • 标签: 《说文》 《古音系研究》 《三礼》 《周礼》 《礼记》 《考工记》
  • 简介:从《白虎通》声训的语音材料入手,对其古音进行考证,从而对《白虎通》声训所反映的当时的古音现象做些简单总结,考察东汉时期语音现象的某些特点,为他人的研究提供一些材料。

  • 标签: 《白虎通》 声训 语音现象
  • 简介:摘要《毛诗古音考自序》这篇文章主要是阐发了陈第的音韵思想,他说过“盖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亦势所必至”。每个时代的语音系统都是发展变化的,因而不同时代的语音都有所区别,每个时代的作品对应着每个时代的读音,看上去千差万别,但诗歌的用韵都是有相应韵律体系的。因此他反对叶音说,破除了自六朝以来以语音不变为基点,以“叶韵”原理来解释古今字音有歧异现象的旧观点,主张用历史的发展的语言观来看待语音发展和语言的进步。

  • 标签:
  • 简介:研究语言历史的方法主要有历史比较法、内部拟测法和依据文献材料的语文学方法。历史比较法以比较方言或亲属语言的差别为前提,如果缺乏这种可资比较的材料,只能采用内部拟测法。内部拟测法根据一种语言的材料,着眼于语言结构的系统性,从共时分析中得出历时的结论。语文学方法也是只就一种语言的材料探索语言的演变过程,因而有人把它看成内部拟测法的一个变体。汉语上古音的研究,经过清儒的考证,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考证文献只能得出音类,要揭示音系的面貌,还得拟测出各个音类的音值。拟测上古音的工作开始于二十年代初。由于现代汉语的方言及不到上古,亲属语言没有深入研究,历史比较法用不上,因而需要把传统的语文学方法与内部拟测法结合起来,进行探索。实现这种结合的第一个人是瑞典汉学家高本汉。后来,王力、董同和、李方桂等学者又在高本汉的基础上向前推进,使上古音系的轮廓逐步明朗起来。本文从方法论的角度,对上古音研究中谐声原则与声母的拟测,韵尾的拟测,诗韵与主要元音的拟测等主要问题作了比较全面的回顾和评论。

  • 标签: 高本汉 内部拟测法 汉语上古音 上古音系 历史比较法 元音
  • 简介:安远县位于江西省赣州市东南部,地处闽、赣、粤三省交汇处,是一个纯客县,其方言属于客家话于信片。本文依据上古音对安远话声母系统进行分辨,发现它含有一些明显的上古音特征遗存,如:古无轻唇音、古无舌上音、娘日归泥、晓匣归见溪群等。

  • 标签: 安远方言 声母系统 上古音 遗存
  • 简介:《上古音研究》中,李方桂认为r介音对后面的主元音有一种中央化的作用。我们全面考察了李先生自己的音变体系。认为r介音央化说值得商榷:从音变形式看.不是简单的央化。从音变动因看,不是单纯的r介音作用。

  • 标签: 介音 音变 上古音 变体 元音 札记
  • 简介:黄永镇著《古韵源流》于1934年出版,书中在黄侃古韵28部的基础上提出了肃部(即幽部人声)独立说,早于王力1957年提出的觉部独立说23年。在汉语音韵史上功不可没。

  • 标签: 黄永镇 黄侃 王力 肃部 觉部
  • 简介:本文结合今汉语方言的实际情况,总结了目前对中古韵图四等格局的理解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对韵图分等的目的、条件和步骤重新进行了思考,并对如何理解内外转以及声类在各等字前有分类趋势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 标签: 四等 汉语方言 中古音韵 内外转
  • 简介:<正>看了199O年第4期《辞书研究》中几篇关于辞书学的学科地位的文章后,有一个总的感觉,即这些文章都不能痛痛快快地说辞书学是独立于语言之外的一个学科。他们或认为狭义“辞书学”(即语文词典的编纂理论和工艺)是语言的一个分支;或认为传统词典是语言的一个分支,现代词典虽处于众多学科交叉之中,但仍然没有走出语言的大门,或认为辞书学要从语言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还为时太早。

  • 标签: 语言学 辞书学 词典学 辞典学 语文词典 词汇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