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虽然以往的分析都支持“父亲的父亲的父亲”应该进行左向划分,然而已有的分析有的没有从理论上解释为什么必须进行左向划分,有的所援引的理论不合适,以致无法将分析推广到所有类型的“NP1的NP2的NP3”的名词组合上.文章认为,应该从关系名词和非关系名词的词汇句法差异的角度,来解释关系名词的组合必须进行左向划分,而非关系名词组合还有可能进行右向划分的现象.文章讨论了关系名词的内部句法投射,并提出使用a^n(a是一个名词,n≥3)作为关系名词的一种新的判定方法;在此基础上指出基于加工难度的理论无法解释非关系名词多项式组合既可以左向划分又可以右向划分这一语言事实.

  • 标签: 关系名词 名词组合 隐含论元 指称依赖 加工难度
  • 简介:《论语·雍也》“君子可逝也”一句中的“逝”字,历来学者多从汉儒之说,训为“往”.清人俞樾持不同观点,认为“逝”当读为“折”,当代学者洪波赞成此说并为之论证.《论语》出土文献的发现与刊布,为正确揭示文本真义提供了契机.定州汉墓竹简中该句作“君子可選”,“選”对应于今本“逝”.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文章结合出土文献材料中“■”声字可读入月部(如“逝”、“噬”等)亦可读为元部(如“衍”、“遣”等)的用字现象,着重探讨“逝”、“選”异文形成的原因.主要结论是,“君子可逝也”之“逝”在早期底本中可能写作“”声字,后世不同的传抄者依据自身的阅读习惯将之转写成“逝”或“選”;“選”、“遣”音义关系颇为密切,在《论语》该句中当理解为“遣送”、“打发”之义.

  • 标签: 君子可逝 异文 古文字 用字
  • 简介:本研究以《国际汉语教师标准》和《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为研究对象,采用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探讨标准与考试的关系,并对考生近几年的考试成绩进行分析,找出得分率较低或者变化趋势不稳定的部分,指出今后培训的重点。同时也针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培训建议。

  • 标签: 国际汉语教师标准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 成绩分析培训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