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大气颗粒是一种重要的空气污染,详细分析了大气颗粒浓度的检测原理、检测方法.基于膜捕集的称重法是最基本的颗粒浓度检测方法,但是基于其他原理的颗粒浓度检测方法在颗粒的实时在线检测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对各类监测方法的优缺点作了对比,指出自动化、智能化和网络化是大气颗粒浓度检测仪器的方向发展.

  • 标签: 大气颗粒物 浓度 检测 实时在线
  • 简介:摘要分析了国内普遍存在的,基于光学技术的颗粒CEMS安装在烟气湿法脱硫下游受到干扰的问题,结合HJT75-2007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阐明了符合目前环保规范的解决办法。

  • 标签: 颗粒物 CEMS 湿法脱硫 解决办法
  • 简介:可吸入颗粒的污染在资源型工矿城市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在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新形势下,环境管理依托政府利用新政策利用新措施,削减工业性颗粒污染点源,协调多部门联合执法,整治城市性扬尘的面源,资源型工矿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的提高才具有环境效益的普遍性。

  • 标签: 削减 联合执法 环境效益
  • 简介:摘要:在当前阶段,我国的社会经济和科技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因此,人们对于实际的生存环境要求也越来越高,与此同时,对于大气颗粒监测也越来越重视。在对大气的颗粒进行实际监测的过程中,现阶段应用最为广泛的技术就是PMT技术,其不但广泛应用于环境检测领域之中,还广泛应用于气象探测领域之中,而且在对PMT技术进行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其自身的准确性非常高,还具备经济性的特点,所以,对PMT技术在大气颗粒监测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PMT技术 大气颗粒物 监测
  • 简介:摘要为研究成都市颗粒在重污染月份12月浓度水平的时间变化规律,统计分析了2017年12月成都市全域范围内所有环境空气监测点位24h连续监测PM2.5和PM10浓度数据。研究发现12月份成都市一二圈层颗粒污染明显大于三圈层,PM2.5和PM10的逐时变化趋势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在每日上午9点和下午18点左右能观测到PM2.5的极值点。成都市PM2.5受交通源影响更大,而PM10的主要来源更多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有关。

  • 标签: 大气污染 PM2.5 PM10 时间变化特征 成都
  • 简介:根据2016年兴义市PM2.5监测数据,系统分析了兴义市PM2.5污染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显示:2016年全市PM2.5年均浓度为24μg/m^3,低于年均35μg/m^3的国家标准限值;PM2.5浓度由高到低的季节依次是冬季、春季、秋季和夏季;空间分布上PM2.5呈现明显的东北向东南梯度分布特征。

  • 标签: PM2.5 季节分布 空间分布 兴义市
  • 简介:摘要PM2.5污染已经成为公众高度关的环境问题,人们绝大部分的时间是在室内度过的,我们更关心建筑室内PM2.5的污染情况及应对方法。通过对实测数据进行研究总结,可以发现室内外PM2.5浓度水平存在比较大的相关性,其受大气的风速、相对湿度影响比较大。

  • 标签: 细颗粒物 PM2.5变化规律 PM2.5控制措施
  • 简介:摘要本专家共识编写组通过对我国大气污染防控成效、大气细颗粒(PM2.5)的急性健康效应及大气污染防治的健康收益进行了全面梳理分析,主要发现如下:近年来我国大气PM2.5污染总体防控成效显著,2020年我国大气PM2.5年平均浓度较2013年降低明显,但当前我国大气PM2.5污染与发达国家相比依然处于较高水平;短期暴露于大气PM2.5显著增加我国居民死亡风险,特别是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的死亡风险,同时还会显著增加上述两类系统疾病的发病风险;持续性PM2.5重污染天气大幅增加人群心血管系统疾病发病和死亡风险,且重污染天气持续时间越长、PM2.5浓度越高,健康影响更为严重;大气PM2.5化学组分与健康危害程度存在关联,其中含碳组分、部分无机盐及重金属元素与PM2.5的健康危害密切相关;大气PM2.5短期暴露可引起反映人群早期健康损害的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相关生物效应标志水平的变化,继而造成人体各系统的损害;儿童、老年人和心血管及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其PM2.5暴露的健康损害高于一般人群,是大气PM2.5污染暴露的脆弱人群;大气污染防治政策的实施显著改善人群健康,无论长期还是短期执行的大气污染防控行动均可改善空气质量,降低由此引起的健康损失,同时个体防护干预措施可显著降低大气PM2.5短期暴露的健康损害。鉴于当前我国大气PM2.5污染状况,基于现有急性健康风险的科学研究,提出三方面建议。(1)大气PM2.5污染防治政策建议:持续加强清洁能源的广泛使用和高效发展;继续推动工业产业升级;着力控制交通领域污染;不断完善大气污染治理现代化体系;逐步开展环境空气质量相关标准的制修订工作;探索纳入保护健康效应评价在内的大气污染防控政策后评价。(2)大气PM2.5污染防治公众健康防护建议:加强大气污染监测和相关信息发布;加强大气污染健康危害科普宣传;明确大气污染健康防护指导建议;加强易受大气污染危害脆弱人群的健康防护。(3)大气污染人群健康风险研究建议:加强基于精细暴露的大气污染监测技术与监测系统研究;系统开展大气污染与健康效应的全谱识别及关联研究;开展大气污染健康影响的关键毒性组分和早期生物标志清单研究;开展大气污染关键毒性组分的毒性机制探究;开展大气污染复合暴露的人群健康风险评估与预警研究;开展碳中和与美丽中国战略下减污降碳的健康与经济综合效益研究。

  • 标签: 空气污染 细颗粒物 短期暴露 急性健康效应 健康防护
  • 简介:摘要针对我区固定源排放颗粒浓度的特点,提出改进烟尘采样器的设计,即增大采样器的抽取流量,用滤膜代替滤筒并加热滤膜,采样枪前端加热预处理,提高低浓度颗粒捕捉效率,降低高湿度烟气对称量结果的影响,从整体上改善了烟尘采样器的性能。总之,通过改进仪器设计和测试方法能满足测定高湿度烟气中低浓度颗粒的需要。

  • 标签: 固定污染源 废弃颗粒物 测量
  • 简介:以三门峡市近年来环境空气监测资料为依据,对我市市区大气颗粒来源进行了解析.结果表明扬尘是影响三门峡市区环境空气质量颗粒污染的首要因素,并针对其污染特点提出了控制对策.

  • 标签: 颗粒物 源解析 控制 对策
  • 简介:收集2011年和2012年漳州市蓝田和三中2个空气自动监测站的可吸人颗粒的数据以及这2年的气象数据,分析了漳州市区2个站点近两年可吸人颗粒的污染现状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结论:2011、2012年三中站的月平均可吸入颗粒的浓度高于蓝田站,2个站点的月平均可吸入颗粒浓度存在正相关关系。2011年和2012年漳州市月平均可吸入颗粒浓度与月平均气温、月平均最高气温、月平均最低气温、月降雨量这4种气象因子存在显著地负相关关系,与月雨日数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

  • 标签: 漳州市 可吸入颗粒物(PM10) 污染现 变化趋势
  • 简介:通过监测过程的仪器条件、烟气条件、监测条件、监测对象等方面数据分析结果的比对,探讨废气处理设施喷淋水影响固定源废气排放中影响颗粒(烟尘)结果的因素。试验结果表明,烟气湿度的大小对固定源废气排放中颗粒(烟尘)的影响最大。

  • 标签: 颗粒物 湿度 测定 重量法 影响因素
  • 简介:做好准备:动手来做:1.将两块磁铁同极的两个面相对,这时磁铁是相斥的。2.在这两块磁铁可以产生排斥作用的距离内,将橡皮夹在磁铁之间,然后用透明胶带固定。3.将磁铁放在桌上,抽出其中的橡皮,就可以看到上面的磁铁神奇地浮在半空中。

  • 标签: 磁铁 悬浮 透明胶带 橡皮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元素化合知识是中学化学教与学的重点.九年级初中化学教材中元素化合知识主要包括氧气、氢气(拓展性课题)、单质碳、碳的氧化(CO与CO2)、铁及金属材料的性质、制法与用途,常见的酸与碱、常见的盐与化学肥料,甲烷、乙醇、葡萄糖等有机化合的初步知识等.这部分知识内容多、覆盖面广、记忆性强,在复习时要分清主次,突出重点,掌握规律.

  • 标签: 元素化合物 知识内容 初中化学教材 有机化合物 碳的氧化物 中学化学
  • 简介:把一个鸡蛋放入水中,它会怎么样?"当然会沉入水底了!"你肯定会迫不及待地回答。没错!可是,我们也可以让鸡蛋在水中漂浮起来。动手试试吧!搜罗实验法宝一个生鸡蛋一个玻璃杯一把勺子食盐

  • 标签: 密度比 加盐 继续不断
  • 简介:前段时间听说高中同学大学毕业后就去了北京,因为计算机水平高超应聘进入了北京的一家外企,年薪20w。说不羡慕是假的,我一直都很崇拜那些敢于去大城市漂泊追梦的人。而我,毕业之后回到家乡本以为可以靠着亲戚的那点政府关系谋得一份“蹲办公室”的工作,没想到如今却沦落到跟一群初中、高中毕业就回家的同学一起做超市售货员。

  • 标签: 悬浮 大学毕业 高中毕业 计算机水平 政府关系 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