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发布了终战诏书,命令各地的日军放下武器,停止抵抗。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但是,在中国东北与苏联交界的东宁地区,日本关东军虎头要塞内的日军拒不投降,战斗仍在激烈地进行着。直到8月29日,几乎所有的日本兵都被打死后,战斗方告结束。

  • 标签: 侵华日军 第二次世界大战 日本关东军 中国东北 日本兵 战斗
  • 简介:侵华日军在对中国实施细菌战的过程中,于1942年已经形成细菌战的系统理论。该理论的主要创始人为增田知贞军医大佐。他在1942年写下《细菌战》一文,从细菌战的特征、细菌战的战略战术等多方面论述了细菌战的军事意义以及细菌武器进攻的方法、手段,集中反映了日军细菌战理论的主要特点。日本关东军防疫处少佐榊亮平于1952年发表的《细菌战争》一文,则印证和补充了增田知贞的细菌战理论。

  • 标签: 抗日战争 侵华日军 细菌战理论 石井四郎 增田知贞 榊亮平
  • 简介:过去中国学者调查所得的1940年日军在浙江衢州和宁波的细菌战造成的居民死亡人数与实际死亡人数有出入。2011年,日本学者发现日军731部队细菌武器科研人员当年撰写的秘密研究论文——《PX(鼠疫跳蚤)效果略算法》,据该论文中资料透露:1940年10月,日军在衢州投下8公斤鼠疫跳蚤,造成9279人死亡;在宁波投下2公斤鼠疫跳蚤,造成1554人死亡。两地共计致死中国居民10833人。这组数字应该是准确的。

  • 标签: 侵华日军 731部队 细菌战 鼠疫 衢州 宁波
  • 简介:中国南方是抗战时期侵华日军实施细菌战的"重灾区"。1939年日军731部队在诺门罕实施细菌战后,于1940年、1941年、1942年在中国浙江衢州和宁波、湖南常德、浙赣地区连续三次实施大规模细菌战,造成至少超过3万中国和平居民死亡。1942年是日军实施细菌战最猖狂的一年,除浙赣地区以外,日军还在云南、广东等地实施细菌战。1942年至1944年,福建、广东、广西等省鼠疫、霍乱异常流行;滇西在被我远征军收复后,随即爆发严重的鼠疫。这些都应与日军细菌战相关联。过去,我国学术界主要侧重对731部队在东北的各种罪恶活动的研究,而对中国南方日军细菌战研究相对薄弱,今后,这种"北重南轻"的研究格局应向"北南并重"的良性研究格局转变,以利对日本侵华细菌战罪恶史作全面深入的揭露。

  • 标签: 中国南方 侵华日军 细菌战 鼠疫 霍乱
  • 简介:日本侵华战争中,有一支专门在我抗日根据地执行暗杀、爆炸任务的部队,他们就是“日本暗杀挺身队”。挺身队在日语中是敢死队的意思。这支部队经受过特殊的训练,精通射击、爆破、暗杀、突击。与一般日军部队相比,挺身队主要装备自动武器,近距离突击能力强,即使是国民党军的精锐部队,在火力上也处于劣势,很难抵御。

  • 标签: 日本侵华战争 侵华日军 训练营 暗杀 学校 陆军
  • 简介: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就开始了罪恶的细菌实验,到1945年战败为止,一直持续了约30年。1933年8月,石井四郎将设在东京的"防疫研究所"移至中国东北,在黑龙江省五常县的背荫河建立细菌实验基地,开始利用人体进行细菌实验。背荫河实验场的建立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石井四郎极力主张把日军在日本的细菌研究实验中心转移到中国东北,主要是因为日本把苏联远东地区作为侵略扩张的目标,需

  • 标签: 实验场 石井四郎 黑龙江省五常 侵华日军 侵略扩张 远东地区
  • 简介:“以窑洞为教室,石头砖块为桌椅,石灰泥土糊的墙为黑板,校舍完全不怕轰炸”……

  • 标签: 随笔 杂文 杂谈 阅读知识
  • 简介:"江山好处浑如梦,一塔秋灯影六朝。"千百年来,面对天地民物之变、兵火纷乱之迹,人类所能演绎的一切悲欢离合,最后无不落脚到文化乃至文学这个精神载体之上。法国著名作家都德的小说《最后一课》,近百年来被世界多个国家选入学生教材,成为家喻户晓的法国文学名篇。在最后一堂法语课上,韩麦尔先生谆谆告诫学生们的那句话,深深地震撼着一代代读者的心灵:"当了亡国奴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

  • 标签: 法国著名作家 法国文学 最后一课 麦尔 精神载体 都德
  • 简介:抗战名将孙立人,曾在淞沪会战与滇缅作战中立下赫赫战功,名震中外,被誉称为"东方隆美尔""丛林之狐",日军尊称其为"中国军神"。淞沪战场被炸成血人1937年"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时,孙立人任财政部税警总团第4团上校团长,参加了蕰藻浜与苏州河阵地守备战斗。蕰藻浜、大场正面的战斗,异常残酷、激烈,敌我双方伤亡均很大,日军曾将此役称为"血肉磨坊"。孙立人所率第4团,因战绩殊佳,受到上级嘉奖。孙立人曾两次亲自带预备队去增援

  • 标签: 孙立人 蕰藻 淞沪战场 淞沪会战 淞沪抗战 赫赫战功
  • 简介:国民党的抗日军事战略,是中国反法西斯战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史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但由于种种原因,史学界尚未对此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和探讨,许多问题至今仍模糊不清。本文力图从国民党抗日战略的形成和实施上,进行粗浅的探讨和评析,以期对抗日战争有一个更为全面、透彻的了解。

  • 标签: 国民党 军事战略 蒋介石 抗日战争 “持久消耗战略” 抗日战略
  • 简介: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由日、德、意法西斯先后挑起的局部战争而逐步扩大为一场世界范围内的大战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侵华战争是日本世界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首要步骤。日本侵华战争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起至1945年9月2日签字投降为止,整整延续了十

  • 标签: 侵华战争 日本法西斯 法西斯组织 中日战争 反共产国际协定 世界战略
  • 简介:二次大战期间,日本军国主义者不仅通过偷袭珍珠港摧毁了美国的太平洋舰队,甚至还一度占领了美国阿留申群岛西部的阿图岛和基斯卡岛,这是自1812年美国第二次独立战争以来失陷于外敌的唯一一块领土。为了国家的荣誉,美军迅速展开反击,经过一场惨烈的两栖登陆战,最终全歼了日本守军,并揭开了美军在太平洋战场上局部反攻的序幕。

  • 标签: 美军 领土 日本军国主义 日军 太平洋舰队 偷袭珍珠港
  • 简介:中日全面战争爆发后,日军自北而南、自东向西向中国进攻,从而形成了抗日战争的第一条战线。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进攻缅甸并占领了滇西,企图形成从西南夹击中国的第二条战线。由于多种原因,日军的这种企图未能实现。

  • 标签: 日军 进攻 中国 第二条战线
  • 简介:昭和7年(1932)8月8日至9月30日,石井四郎率陆军军医学校防疫研究室人员"出差"到中国东北对当年"袭击全满洲"的流行霍乱病进行"调查",这次所谓的"调查"对于日军细菌战部队的前身"东乡部队"在中国东北背荫河地区的建立有重要的"意义"。1940年日军实施的"金华细菌战",中国档案缺乏受害记录,但在日本发现了金华鼠疫受害的一些资料。"农安和农安大赉细菌战"是1940年日军实施的一次诡秘的细菌战,其目的是实验在历史上鼠疫常发地带的细菌战效果。1942年日军在衢县和丽水投放的"PA跳蚤"与在广信、广丰、玉山投放的"PX跳蚤"的区别在哪里?"A"代表普通跳蚤,"X"代表印度客蚤。日军实施细菌战的方法有四类:飞机执行法、火炮执行法、与化学兵器并用法、谋略法;但目前知道的只有飞机执行法和谋略法的细菌战实例,而火炮执行法、与化学兵器并用法的细菌战实例尚未发现。

  • 标签: 东乡部队 731部队 金华细菌战 农安大赉细菌战 PA跳蚤 细菌战方法
  • 简介:1937年10月25日,毛泽东在和英国记者贝特兰的谈话中说:"我们的胜利不但是依靠我军的作战,而且依靠敌军的瓦解。"整个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都十分重视对日军的政治攻势,大力开展攻心战,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侵华日军是异民族军队,文字不同,语言不通,又受到军国主义教育,有狭隘的民族自尊心和武士道精神,对他们能否开展政治攻势?有没有作用?对此,新四军军部从成立之初起就有明

  • 标签: 政治攻势 英国记者 军国主义教育 瓦解敌军 侵华日军 抗日战争时期
  • 简介:在外寇入侵,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刻,中国人民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以巨大的牺牲捍卫了民族尊严。本栏目为纪念全面抗战七十五周年刊登的"国破山河在"系列文章,是《环球时报》驻日本记者、新浪名博萨苏以全新的视角,从日本资料中挖掘出大量不为国内所知的抗日史实,和国内资料互为对证所产生的成果,它将那些湮没的珍贵的历史片段重现于读者眼前。

  • 标签: 反坦克地雷 日军 八路军 车兵 兵工厂 炮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