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渎职罪的违法性本质是对渎职行为的否定,或者说是对公权力不正当行使的否定。理论界对渎职罪主体认定的争论主要集中于职务说和职权说两种学说上,职务说在司法实践中可操作性强,但只能解决大多数渎职罪的主体认定问题,对于一些比如接受委托或授权等行使公权的主体就很难被认定;职权说从实质的角度似乎能将所有的渎职罪主体囊括其中,却缺乏统一的可操作性标准,因此,必须将两种学说结合起来指导渎职罪主体认定的司法实践。

  • 标签: 违法性本质 职务说 职权说 互动关系
  • 简介:为了从严惩处渎职犯罪,近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关于办理渎职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一)》。其中规定:领导指使、授意、强令下属违法履职或不履职,以渎职罪追究法律责任;对“集体研究”实施的渎职犯罪,相关负责人也将被追究刑事责任;具体执行人员是否提出反对意见,将作为是否追究刑责以及量刑的依据;

  • 标签: 渎职犯罪 最高人民检察院 治官 严惩 最高人民法院 法律若干问题
  • 简介:【典型案例一】反映的情况具有典型性的特点,其中有两个问题还值得做进一步的探讨:一是此类案件中是否有适用监督过失理论追究有关人员刑事责任的情形;二是如果存在追究有关人员监督过失责任的情形,那么在具体定罪量刑时应该体现什么样的刑事政策。一、规范分析:监督过失与渎职犯罪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经济建设得到迅速发展,建筑工程已成为经济建设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项目。但是一些不法分子为牟取暴利,置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于不顾,在建筑过程中,他们偷工减料、

  • 标签: 建筑工程 渎职行为 质量安全 考量 刑法 危害
  • 简介: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事故多发,严重影响民生,食品安全监管渎职行为是深层次的原因之一。如何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依法打击各类食品安全监管渎职犯罪,有效参与食品安全领域的社会管理,是检察机关应当关注的重点问题。然而,食品安全监管者的渎职犯罪在刑法适用中却存在诸多困境。文章采取实证研究的方法,就其成因,试从实体和程序机制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并对如何规制食品安全监管渎职犯罪的刑事责任,以及检察工作如何创新机制,参与食品安全领域社会管理创新进行了阐述。

  • 标签: 食品安全监管渎职犯罪 适用困境 成因 刑事责任体系完善 机制构建
  • 简介:针对《两高关于办理渎职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一)》,在适用第3条对受贿罪和渎职罪并罚时,为避免双重评价,受贿行为不应再作为渎职罪中的"徇私"情节从重或加重处罚;受贿罪中的"为他人谋取利益"及"情节严重"之认定,也不应再以渎职犯罪行为及其严重后果为依据。渎职罪牵涉到其他犯罪的共犯的,在适用解释第4条对其罪数问题进行分析、认定时,需将渎职罪专章规定的特殊性与共犯理论、想象竞合的法理结合在一起考虑,并在职务行为和非职务的参与行为之数行为的认定中,应用义务犯之法理。

  • 标签: 渎职罪 罪数 受贿罪 渎职共犯
  • 简介:食品监管渎职罪目前迫切需要明确定罪量刑标准,无论是个案中的法律适用解释,还是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司法解释,均是如此。在确立该罪的立案标准首先要坚持合法性原则,同时应兼顾明确性和适应性原则,兼顾区分性和可通约性原则,与相邻犯罪立案标准相协调原则。

  • 标签: 食品监管渎职罪 立案标准 明确性原则
  • 简介:他从书记员、助检员、检察员、县检察院法纪科长、地区检察分院反渎职侵权局副局长,一步一个脚印走来,把整个身心都投入到了检察事业中,在正义高地上执着坚守,创造了许多骄人的检察工作业绩,先后多次被县人民检察院、地区检察分院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全区检察机关“人民满意检察干警”,连续三年被地区检察分院评为优秀公务员,被青海省人民检察院记二、三等功各一次,被高检院授予“优秀侦查员”、“全国模范检察官”,被中政委和中共青海省委政法委授予“全国政法系统优秀党员干警”、“全省政法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 标签: 检察分院 渎职侵权 副局长 检察官 执着 正义
  • 简介: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渎职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一)》已于2012年7月9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52次会议、2012年9月l2日由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一届检察委员会第79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3年1月9日起施行。2012年12月7日

  • 标签: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法律若干问题 刑事案件 渎职 审判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