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应我会邀请.以会长长尾光之为团长的日中友好协会代表团一行5人于6月23—27日访华。朱达成副会长会见。双方就目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新形势下社会福利与就业保障问题、深化民间交流,推动中日战略互惠关系发展等进行了座谈。全国总工会、中国就业促进会、中华职业教育社、社科院等单位专家理事参加。除北京外,代表团还访问了大连.了解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环保以及就业情况。

  • 标签: 代表团 访华 协会 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中华职业教育社 国际金融危机
  • 简介:应我会邀请,以日本长野县日中交流协会副理事长佐佐木司为团长的长野县日中交流协会第26次访华团一行15人于2010年10月15—20日访华。在京期间,交协常务副会长李成仁会见,交协理事李冬萍主持与代表团座谈。除北京外,代表团还访问了湖南省张家界市,了解张家界市建设“两型社会”的基本情况,

  • 标签: 代表团 长野县 协会 交流 访华 日本
  • 简介:应我会邀请,由副理事长羽生诚率领的日本长野县日中交流协会代表团一行8人于4月14—17日访问中国陕西省。在西安期间,代表团与陕西经济、文化部门进行了交流。双方就金融危机形势下加强民间交流,增进相互了解,促进中日在果业加工领域合作,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等问题交换了看法。外宾参观了咸阳市司魏村新农村建设的情况及苹果园等项目.通过实地考察,外宾表示愿继续与中国开展合作,并邀请当地果业专家去日本参观交流。

  • 标签: 民间交流 代表团 长野县 日本 协会 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 简介:通过考察从1950年熊本县日中友好协会成立到1972年日中邦交正常化期间《日本和中国》等报纸的主要报道,对日本熊本县日中友好协会的主要活动和轨迹进行梳理,可以了解这段时期内熊本县与中国交流的概况以及日中友好协会在其中发挥的正面作用.

  • 标签: 协会 邦交正常化 1950年 正面作用 中国 日本
  • 简介:应中国国际交流协会的邀请,以串原义直为顾问、柄泽纪春为团长的日本长野县日中交流协会第20次访华团于5月16-19日对中国进行了访问。在京期间,原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国际交流协会顾问万国权会见了代表团,交流协会顾问、中联部副部长刘洪才会见了串原义直。代表团分别与中国国际交流协会和中国经济联络中心举行座谈,

  • 标签: 中国国际交流协会 代表团 长野县 日本 全国政协副主席 访华
  • 简介:<正>华中落后了,这已经不需要大多的数字来说明,身边人才、资金、技术络绎不绝地外走他乡,就足以使人明显地感到这一点了。华中各省为摆脱经济社会发展的滞后局面,作了很多努力,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为重新启动华中经’济注入了一些活力。但是比起沿海地区来,华中地区的改革开放一是缺乏自己的特色;二是开放观念不够强,用活用足政策的胆量不足,不仅是闯创精神不够,而且还存在严重的政策“浪费”。在新的国内国际环境下,华中地区要想从它所面临的困难和矛盾中解脱出来,重获发展,就必须抓住当前极为有利的时机,拓宽改革开放的思路,加大改革开放的步伐,改变过去人云亦云、亦步亦趋、等待机遇或满足现有机遇的思维方法,而以敢为天下先的魄力,甩开膀子,寻找和引进最能启动华中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机

  • 标签: 华中地区 改革开放 经济社会发展 长江中游 开放开发 思维方法
  • 简介:应我会邀请.以会长吉本正为团长的日本爱媛县日中农林水产交流协会代表团一行12人,于8月30日至9月3日访华。在京期间,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曹卫洲、交流协会常务副会长李成仁分别会见。除北京外,代表团还赴上海参观访问。上海市农委副主任严胜雄会见,代表团参观了世博园和东方明珠电视塔。

  • 标签: 代表团 协会 交流 访华 水产 农林
  • 简介:<正>一、序论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之后的国际秩序,从曾优先关注政治、国防、外交以及安保问题的所谓“高位政治”(highpolitics)时代,转入到优先追求经济交流和技术合作、国民福利提高和经济发展的所谓“低位政治”(lowpolitics)时代,特别是在政治上,1991年的苏联体制变化更加明确了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民主主义化。其后,世界陷入安保困境,清算了“不确定性谬论”(theironyofuncer-

  • 标签: 经济交流 韩国企业 直接投资 韩中两国 贸易额 环境问题
  • 简介:<正>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已跨入第十五个年头,以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到党的十四大,直至1993初的八届人大一次会议为标志,我们的改革终于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已开始向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与此相适应,我们应该也必须冲破传统经济体制的影响和束缚、来重新研究市场经济体制中经法的新特点,建立了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经济法体系,保护和推动

  • 标签: 适应市场经济 经济法主体 市场经济体制 经济法体系 市场主体 公平竞争
  • 简介:独立以来,乌兹别克斯坦与中国已经逐步建立起互利、互补的经济合作关系,但乌能源潜力和中国的投资潜力并未充分体现出来。未来双方经济合作的重点将是能源合作。乌应进一步扩大对中国的石油出口,与中方共同建立油气勘探开发合资企业,、积极吸引中国企业参与乌能源企业私有化项目,与中方合作研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 标签: 中国 乌兹别克斯坦 中乌经济关系 能源合作
  • 简介:我非常高兴能再次来到美丽、好客的凭祥市参加此次研讨会.下面我就越-中经关系和在东盟包括越南与中国的经济交流中发挥越-中口岸优势的问题谈一些意见和看法.

  • 标签: 经贸关系 口岸优势 东盟 中国 越南 经济合作
  • 简介:试论新刑法中经受贿罪的构成及其遏制措施蒋颂平我国修订后的新刑法第三百八十五条第二款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以受贿罪论处。”依此规定,在经济往来活动中,暗中收受回扣,或违反国家的有关规...

  • 标签: 国家工作人员 受贿罪 新刑法 遏制措施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谋取利益
  • 简介:【摘要】我国正致力于构建和谐社会,在和谐社会的建设中仍然存在着不少不和谐的因素,要解决这些利益冲突,维护社会秩序,社会公共利益有赖于正当、和平的诉求渠道与公正、有效的平衡机制。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违法行为而传统的三大诉讼制度并不能解决的现象,这就需要新的司法救济途径,即经济公益诉讼制度。经济公益诉讼制度对于弥补传统诉讼制度的不足,保障经济法的实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根据国内外有关经验,要想建立经济公益诉讼制度,要从放宽原告资格,设立专门审判组织以及制定经济公益诉讼特别程序法等几方面加以努力。它将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法律保障机制。【关键词】和谐社会经济公益诉讼社会公共利益自从2003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特别到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和主要内容后,随着和谐社会理论发展,对于和谐社会的理解也有许多不同观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但是目前还存在许多不和谐的现象和要素,如何协调理念与现实之间的问题成为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经济法的立法目的是解决个体营利性与社会公益性的矛盾,兼顾效率与公平,促进经济与社会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为了维护社会公共利益需要建立一套有效的制度安排,经济公益诉讼制度应当而且应该成为这种有效制度。……

  • 标签: 中经济法 公益诉讼 司法救济
  • 简介:1.1998年俄罗斯经济度过经济危机后开始持续增长,其明显特点是包括西伯利亚与远东在内的俄联邦大多数地区经济不断发展,各联邦主体的居民实际收入和消费支出均在不断提高。

  • 标签: 区域政策 俄罗斯 中俄经济合作
  • 简介:核心观点:——要解决“三农”问题,就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的道路,就需要一个坚强有力的执政党来领导农村的改革。这关系到我们国家的稳定和繁荣。

  • 标签: 农村改革 中国特色 理事长 女士 协会 环境
  • 简介:本文译自1987年中日两国专家在日本东京举行的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学术研讨会出版的专题论文集《日中战争与日中关系》(日本原书房1988年出版),该书由日本著名历史学家井上清主编。本文作者系日本德岛大学教授。这篇论文利用日本和中美英三国的历史资料,对日本对华侵略政策与国际关系的发展与互动,进行了梳理和论述,对我们深入研究抗日战争史和中日关系史,乃至国际关系史,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国际关系史 日中关系 中日关系 战争 50周年 本原
  • 简介:2006年底,媒体报道了温家宝总理关于现在的学校为什么培养不出杰出人物(大师级人才)的谈话,再一次撕开了国人心中的“痛”,引发了人们对“大师”的思考。众所周知,中国正在进行伟大的民族复兴——现代化建设,伟大的现代化建设需要一大批大师级的杰出人才,

  • 标签: 中国 现代化建设 杰出人才 温家宝总理 杰出人物 媒体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