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1.文稿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可靠、数字准确,并能公开发表。内容应注意保守国家机密,行文力求鲜明简练,引用文献资料需在文中标明。重点论文每篇一般不超过8000字,普通论文每篇一般不超过5000字。

  • 标签: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投稿 学报 文献资料 论文
  • 简介:针对高流速、大落差、场地狭窄的大渡河上黄金坪水电站的截流进行了规划设计,提出了截流的标准和时段,以及具有针对性的截流方式。通过计算分析得出截流中的戗堤、龙口的布置、水力指标和截流材料选择等关键指标。经过截流模型试验成果验证,这些指标能为工程实施截流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证。

  • 标签: 水电站 截流 设计 规划
  • 简介:碾压混凝土筑坝以其快速、经济的特点,受到坝工界的欢迎和青睐。该坝型在我国得到广泛应用的同时,其技术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目前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中国水电顾问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从1986年天生桥二级水电站采用碾压混凝土筑坝开始,一直积极开展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至今已完成近20座碾压混凝土坝的设计,从工程实践中形成了一套碾压混凝土筑坝的经验,为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的发展起到了较好的推动作用。本文就该院在碾压混凝土筑坝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和筑坝技术作简要介绍。

  • 标签: 水工结构 碾压混凝土 筑坝技术 成果 综述
  • 简介:河流是人类繁衍生息之场所,河流生态系统包括河道、两岸及水体内的动植物群落、洪泛滩区和支流等,健康的河流生态系统需要保持其生态连通性以实现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交换和分配等生态功能。水电规划通过建设水工闸坝为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福祉的同时也影响了河流的生态连通性,科学地进行河流水电规划需要以景观生态学、流域生态学理论为指导,遵循"生态优先、统筹考虑、适度开发、确保底线"的水电开发原则,以维护河流健康为目标,尽可能地保护河流生态连通性不被破坏。

  • 标签: 环境水利 水电规划 河流廊道 生态连通性 河流健康 生态优先
  • 简介:论述了太湖县“十二五”水电新农村电气化县规划效益分析。阐述了农村水电通过规划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明显,维护了生态平衡,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社会文明和谐、人民安居乐业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为今后的其他水电规划效益分析提供了参考。

  • 标签: 水电规划 效益分析 可持续发展
  • 简介: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幅员面积2497.6平方公里,辖8个乡(镇)、77个行政村,总人口8.3万人,其中朝鲜族占总人口的16.9%,是全国唯一的朝鲜族自治县。县域内水能资源丰富,理论蕴藏量20.3万千瓦,技术可开发量16.3万千瓦。截至2011年末,全县已建成水电站28处,总装机5.5万千瓦,年总发电量1.9亿千瓦时。现将我县小水电代燃料实施情况汇报如下:

  • 标签: 小水电代燃料 科学规划 项目建设 理论蕴藏量 朝鲜族 资源丰富
  • 简介:党的十八大是一次高举旗帜、继往开来、团结奋进的大会,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的重大意义。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实质,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努力开创水利规划计划工作新局面。一、深刻学习领会党的十八大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党的十八大报告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举措,具有很强的理论性、思想性、前瞻性和指导性。我们要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其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指导水利规划计划工作。

  • 标签: 规划计划 治水 精神 省政府 理论性 思想性
  • 简介:针对贵州省水利设施落后、生态环境脆弱和石漠化严重的特点,国家提出了水利建设、生态建设和石漠化综合治理规划。本研究通过对该规划环评的研究,从环境影响识别、规划环评的统筹组织管理,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和资源承载力分析,提出规划环评的组织管理、评价途径筛选、评价方法选择等方面的创新点,对综合类和生态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具有诸多借鉴意义。

  • 标签: 三位一体规划 环境影响评价 实践 创新 贵州省
  • 简介:为研究综合规划实施对全省水文情势的影响,在八大水系、两大流域、贵州全省3个层次上,紧扣规划实施对全省径流量时空分配的影响这一中心,从对各层次径流调配能力的变化、对枯期和汛期径流分配改变等角度入手,分层次阐明规划实施对全省水文情势造成的影响,得到了令人信服的结论,获得了环境保护部的认可。本研究所采用的技术方法对其他省份开展类似项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有较好的借鉴作用。

  • 标签: 水利建设 生态建设 石漠化治理 水文情势影响 贵州省
  • 简介:近年来,在河道综合治理规划设计中,城镇河道滨水景观的建设愈来愈被人们所重视,如何在保证河道防洪保安的前提下,充分体现河道的自然特性,彰显区域的文化特色,使其达到“水宁、河动、岸绿、景美”的治理目标,是目前规划设计面临的重大挑战。在此以四川省松潘县岷江川主寺河段生态护岸工程规划设计为例,通过对高原地区河流水文特性、地形地质特征、植被分布及区域民族文化等基本资料的分析研究,提出了高原河道平面形态、滨水生态修复与区域特色文化展示等规划设计理念,工程建成后已获四川省“天府杯”金奖。其设计理念及对策,可供类似河道的综合治理参考。

  • 标签: 生态护岸 滨水景观 文化传承 规划设计 岷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