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中国信保支持企业在越南出口和投资总规模已经达到了19.25亿美元,中国信保支持企业对越南出口和投资的作用逐渐显现,中国信保一直都在关注越南的经济风波

  • 标签: 越南金融危机
  • 简介:<正>我国金融危机发生在通货膨胀已经出现并且由中央采取治理方针的时期决不是偶然的。通货膨胀作为一种经济现象,是由于流通中货币过多而引起货币贬值和物价上涨。社会总需求过大而有效供给的严重不足是目前通货膨胀的基本原因。通货膨胀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银行信用极度扩张的过程,而一旦通货膨胀发展到一定的程度,或者国家采取强有力的反通货膨胀措施时,往往就会使金融机构及其运行产生困难而引发危机。不妨可以说,我国去年以来的金融危机实际上就是过去几年奉行通货膨胀货币政策和专业银行超负荷信用扩张的政策的必然结果和惩罚。

  • 标签: 我国中央银行 金融危机 专业银行 中央银行体制 反通货膨胀措施 货币政策
  • 简介:2008年下半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至今尚未见底。1997年7月2日,泰国宣布放弃固定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制,引发了一场遍及东南亚的金融风暴,1999年才结束,这就是亚洲金融危机。两次金融危机爆发前后相距11年。本文探讨了前后两次金融危机的起因,以期对我国金融业有所警示。

  • 标签: 亚洲金融危机 美国 固定汇率制 浮动汇率制 金融风暴 东南亚
  • 简介:[英国《金融时报》7月14日]在20世纪90年代,华尔街投资银行摩根大通(JPMorgan)的一支年轻团队设计了一种新的营利方式信用衍生品。仅在十年之内,这些新奇证券的市场就膨胀到12万亿美元以上——一些人将全球金融危机归咎于此。《金融时报》的吉莲·邰蒂(GillianTett)新近出版了《Fool’sGold》,在这本书中两段摘录的第一段中,

  • 标签: 金融危机 20世纪90年代 《金融时报》 华尔街投资银行 起源 信用衍生品
  • 简介:国家信息中心石油专家牛犁认为.本轮油价上涨不会造成所谓的石油危机。这一次油价上涨不是实际供给短缺造成的,而是投机需求旺盛所引导,有基本面支撑。而且.各国经济承受高油价的能力与前几次石油危机时相比,都有很大的提高。

  • 标签: 金融危机 印尼 石油危机 油价上涨 国家信息中心 供给短缺
  • 简介:世界眼下所需要的是一项拯救行动。当我写这篇文章之时,全球信贷体系处于瘫痪状态,而一场全球性衰退则正在积攒势头。虽然改革引发这场危机的薄弱环节是必要的,不过它还可以再等一下。首先,我们需要应对这个明显和现实的威胁。而要做此事,世界各地的决策者需要做两件事:让信贷重新流转起来,支撑开支。

  • 标签: 金融危机 信贷体系 全球性 决策者 世界 流转
  • 简介:全球金融危机对经济秩序的影响国际经济力量多元化已成为一个事实,国际经济格局已经改变且仍在改变,但是国际经济秩序依旧。目前的国际经济秩序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主导的、以市场调节为基础、以资本主义价值为核心的系列制度安排与行为规则。

  • 标签: 金融危机 国际经济秩序 国际经济格局 国策 经济力量 国家主导
  • 简介:金融海啸席卷全球,香港作为一个外向型的经济体系,亦不能独善其身。过去数月,受外围因素影响,香港的经济增长进一步放缓,从2008年第一季的7.3%,到第二季的4.2%,再进一步回落至第三季的7.7%。预计2008年全年本地生产总值的增长将从早前预测的4-5%下调至3-3.5%。

  • 标签: 金融危机 企业 协助 经济体系 经济增长 生产总值
  • 作者: 常战胜
  • 学科: 经济管理 > 企业管理
  • 创建时间:2009-03-13
  • 出处:《中外企业家》 2009年第3期
  • 机构:大量的实例表明,那些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了卓越成就的企业往往都有着独特而适宜的管理之道。所谓的管理之道,包含企业运营中遵行的理念、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以及企业制度和政策等的组合。另外的共同之处是这些管理之道无一例外地强调企业要根据内外部环境主动变革,从而能够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保持生命力和竞争力,实现基业常青。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前,金融危机仍在亚洲肆虐,一切已经显露出的信息仍然不是完整的,一个起码的判断是,对东亚金融危机进行实证分析的时机还不成熟,还需要耐心地等待这场危机的最终结果。而问题的关键则是,这场危机为什么会在东亚发生?它与东亚经济发展模式是否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它是否会影响东亚社会进一步的经济增长信念?在国际经济格局发生变化的过程中,东亚经济发展是否更加深入地融人了一个已经高度一体化的世界经济格局之中?本文无意于对东亚金融危机过程中的外汇市场和股票市场分析,本文试图回答的问题是,东亚金融危机是否与经济发展模式高度相关。一.金融危机与东亚经济发展模式的反思几年前,“东亚奇迹”论几乎主导了国际社会对东亚经济发

  • 标签: 东亚金融危机 经济增长 “东亚奇迹” 发展模式 东亚经济发展 东亚社会
  • 简介:1997年7月,泰铢大幅度贬值,金融危机首先在泰国爆发,然后进一步牵动了整个东南亚地区,先是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接着是新加坡、台湾、香港,韩国、日本也受到了影响,危机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连续性。金融危机的突出表现是这些国家货币大幅度贬值。如从...

  • 标签: 亚洲金融危机 经济增长模式 探析 经济发展 贸易逆差 东南亚国家
  • 简介:在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以后,是什么力量推动了世界各国经济的衰退?虽然是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但是美国是不是真的能够给看起来蒸蒸日上繁荣发展的世界各国带来如此巨大的影响呢?本文重点就美国金融问题爆发之后各国为何陷入危机之中做出解释并对各国各领域的情况进行简单对比,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次灾难性的冲击带来的不仅仅是衰退,而是进入转型期的新经济发展模式。

  • 标签: 次贷危机 实体经济 虚拟经济 股市 房地产 贸易保护
  • 简介:近期,各国政府的金融大救援行动加速展开,以遏制愈演愈烈的金融风险。尽管这次金融危机的影响和破坏性远未见底,要完全消除这场危机尚待时日,但很多人已经在思考和预测金融危机过后的世界经济走势,金融危机之后,会不会再出现什么危机?风雨飘摇中的世界经济还将面临什么样的严峻考验?能源危机会接锺而至吗?

  • 标签: 金融危机 世界经济走势 救援行动 金融风险 能源危机 破坏性
  • 简介:1997年东南亚发生金融危机以后,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相继爆发了金融危机,如俄罗斯金融危机、阿根延金融危机……这些金融危机不仅改变了以往传统经济危机具有的首先发生于发达国家进而波及发展中国家的扩散模式,也改变了以往经济危机一般先由产业危机开始,进而引发金融动荡的表现形式。这表明在经济和金融日渐全球化的形势下,金融危机具有突发性、连带性的特点,一

  • 标签: 金融危机 金融监管 中国 金融主管机关 监管目标
  • 简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经济失衡会导致国际资本在全球范围内重新配置。从某种意义上说,国际经济失衡和国际货币体系缺陷是金融危机爆发的前提条件,而国际游资的攻击是金融危机爆发的实现条件。

  • 标签: 经济 全球化 金融 危机
  • 简介:2008年岁末,这个冬天让人感觉分外“寒冷”!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席卷全球。随着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在金融风暴中轰然倒下,美国华尔街重量级的投资银行相继退出市场,世界各国的金融市场都陷入一片恐慌之中,逐渐演变为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

  • 标签: 金融危机 美国华尔街 投资银行 金融风暴 退出市场 金融市场
  • 简介: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暴露出公允价值计量的缺陷与不足,会计准则制定机构迫于压力对公允价值应对金融危机作出修订与完善。文章在分析公允价值的涵义与特性的基础上,厘清公允价值与全球金融危机之间的关系,提出改进公允价值的建议。

  • 标签: 公允价值 金融危机 国际会计准则 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