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8 个结果
  • 简介: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中美两国同为农产进出口大国,但两国农产贸易状况比较复杂,对中美农产贸易关系进行研究十分必要。本文在分析中国与美国双边农产贸易现状基础上,运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互补性指数、产业内贸易指数对中国和美国农产的比较优势、贸易竞争力、贸易互补性、产业内贸易程度进行了测算。研究结果表明,中美农产竞争性强,中国竞争力较差;双边农产贸易在一些领域具有较强的互补性而且兼有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的特征。针对中美两国贸易特点,中国应在发展中美间农产贸易中审慎把握形势、进行科学决策、合理安排政策。

  • 标签: 农产品贸易 贸易竞争性 贸易互补性 产业内贸易
  • 简介:多数国际大宗农产价格小幅上涨美国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玉米、小麦、大豆和豆油最近期货合约收盘周均价每吨分别为142美元、172美元、326美元和589美元,环比分别涨3%、3%、2%和1%,同比分别高7%、低10%、低16%和低16%;马来西亚棕榈油荷兰鹿特丹港到岸周均价每吨518美元,环比涨3%,同比低27%。

  • 标签: 农产品价格 国际价格 芝加哥商品交易所 周报 期货合约 鹿特丹港
  • 简介:据农业部监测,2015年第36周(9月7日一13日,下同)“全国农产批发价格指数”为212.44(以2000年为100),比前一周降1.25个点;“全国菜篮子产品批发价格指数”为215.46(以2000年为100),比前一周降1.36个点,其中贡献较大的是蔬菜。重点监测的50家批发市场60个品种交易总量为65.21万吨,比前一周增4.1%。

  • 标签: 鲜活农产品 市场交易 批发价格指数 周报 批发市场 农业部
  • 简介:广州市又名羊城,羊城之名源自古时有五位仙人乘五只仙羊皆持谷穗赠与当地穷人以施救济的美好典故.自西汉赵佗建立南越王朝开始,二千多年以来,羊城的中原饮食文化加之岭南地区丰饶的物产共同造就了今天独特的广府文化与广府美食,自民国以来,"食在广州"更成为外界对广州的第一印象.更有如明末清初大学者屈大均《广东新语》之语:"天下食货,粤东尽有之;粤东所有食货,天下未必尽有."可见广东美食的多样性.

  • 标签: 广府文化 农产品 《广东新语》 城名 味道
  • 简介:绿色农产价格问题是绿色农业经济的核心问题,是推动绿色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而一些绿色农产在定价时比一般农产多考虑了资源成本和环境成本,与一般农产价格相比,价格相对较高,使广大消费者“望而却步”。在我国,富裕起来的人们对绿色农产的需求在不断增加,开发绿色农产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 标签: 绿色农产品 价格问题 农产品价格 农业经济 经济发展 环境成本
  • 简介:农产批发市场在农产流通体系中,发挥着商品集散、价格形成、供求调节、信息搜集和综合服务等多项功能,它对保障城市供应、解决农产“卖难”问题起着重要作用。广西首府南宁要根据自己的区位优势,打造在全国乃至世界有影响的农产交易批发市场,即“中国-东盟农产集散中心”。在南宁建立中国-东盟农产集散中心有着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及独特的区位优势。在其建设的过程中要进行准确地市场定位,而不是简单的位置移动和市场面积的扩大。更重要的是内涵变革和市场的升级换代。同时还要具有前瞻性,吸取欧美、东亚国家的先进经验。按照国际一流的标准来建设。把“中国-东盟农产集散中心”真正建成“北果南运”“南果北销”辐射东南亚的“大菜篮”推动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加强中国和东盟的经济联系。

  • 标签: 中国-东盟 农产品 集散中心 菜篮子 地缘经济
  • 简介:农产流通效率决定着农民收入,也是"三农"问题的核心。由于存在小生产与大市场间的矛盾,流通基础设施薄弱、链条长、成本高以及产销对接不畅等问题,我国农产流通效率一直比较低下。创新农产流通模式,一直是学者们研究的热点。本文通过对已有研究的梳理,将农产按供求及仓储条件的不同分为三类,并从平台经济视角提出建立农产平台流通模式,从农户、中小企业、消费者、交易费用四个方面分析了该模式的优点,最后对发展农产平台流通模式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 标签: 平台 农产品 流通模式
  • 简介:本文分析我国农产终端流通模式的演变及其发展动力,探讨农产终端流通模式的选择问题。随着经济新常态的到来,我国农产终端流通模式创新将呈现"扁平化、多元化"的趋势,具体表现为连锁经营、城市配送、电子商务、产销联盟等终端流通模式,利用DEA方法实证分析农产终端流通模式的效率后发现均为DEA有效。

  • 标签: 农产品 终端流通模式 DEA模型 创新
  • 简介:近年来,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低碳贸易壁垒主要表现为碳标签、食物里程以及碳关税等形式。通过对1993—2012年我国农业在农地利用过程中二氧化碳排放总量进行测算,得出我国农业二氧化碳排放量呈逐年增长态势。因此我国应通过倡导绿色种植,提高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效率;正确选购农膜,提高残膜治理利用水平;建立健全农产低碳物流体系等措施,来消除低碳壁垒对我国农产出口造成的不良影响。

  • 标签: 低碳壁垒 农地利用 碳排放
  • 简介:农产增值税进项税核定扣除办法是农产进项税管理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本文介绍农产核定扣除方法后,以投入产出法为例利用具体案例探讨了核定扣除方法的应用,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核定扣除方法的利弊。

  • 标签: 农产品 进项税 核定扣除
  • 简介:<正>近年来,江门市供销社按照"改造自我,服务农民"的总要求,根据全国总社和广东省供销社的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市供销社系统的实际,充分发挥在当地农产流通中的重要作用,多措并举推进农产产销对接工作。我们的主要做法是:一、打造农产流通体系,夯实产销对接基础"十二五"以来,江门市供销社大力推进农产流通体系建设,到2014年底,全系统共有农产龙头企业6家、100亩以上农产种植基地8个、农产交易市场

  • 标签: 产销对接 流通体系 对接工作 流通模式 销售网点 加工生产线
  • 简介:中韩自由贸易协定(FTA)结束了实质性内容谈判,两国即将正式签署协议。在中韩FTA谈判中,农产是存在较大分歧的领域。韩国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出口贸易伙伴,中韩FTA生效后,韩国农产减税模式将对我国农产贸易产生一定影响。GTAP模拟结果显示:整体来看,中韩FTA将对我国农产贸易产生积极影响。其中,我国农产进口数量变化不大;我国农产出口数量及产量将有所增长;农产出口离岸价格将有所升高;生产要素价格普遍上升,其中土地价格上涨幅度最大。

  • 标签: 中韩FTA 农产品贸易 减税模式 GTAP
  • 简介:当今世界,随着经济贸易的繁荣发展,产生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理论。这使绿色贸易壁垒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兴起,尤其是在发达国家的普遍应用。使经济竞争地位低下的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出口受到严重影响。我国农产的出口自然也受到了影响。本文主要研究绿色贸易壁垒产生的原因,及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出口所产生的影响。

  • 标签: 贸易壁垒 农产品 影响
  • 简介:2015年10月14日,韶关市供销社举办"韶关市供销合作联社、广州市番禺区供销社农产对接洽谈会"活动。活动的主要目的在于搭建产销对接平台,促进韶关本地农产进入珠三角消费市场,拓宽农产销售渠道,提升韶关市优质、特色、绿色、有机农产知名度,实现供销合作社、企业(商家)、农民和市民"四方共赢"。

  • 标签: 农产品销售 合作联社 广州市番禺区 产销对接 名特优农产品 地方特色
  • 简介:日前,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农业部工程建设服务中心、农业部农产质量安全中心、农业部绿色食品中心等部属事业单位调研时强调,各级农业部门要紧紧围绕“努力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质量安全事件”的要求,完善体制机制,发展农业标准化生产,推进农产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加强农产质量安全监管,坚决防止系统性风险,提高农产质量安全水平,努力为消费者提供优质安全的农产

  • 标签: 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 安全水平 安全监管 韩长赋 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 农业部部长
  • 简介:基于我国2011-2012年期货市场农业综指收益数据和7大农产期货指数收益数据,利用事件研究法,研究了我国农业政策发布对农产期货市场的冲击效应。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农业政策的发布将导致农产期货市场收益"微下滑",而政策发布日前3天内农产期货收益"回暖";整体上,农业政策的这种冲击效应并不明显,农产期货市场对农业政策发布的敏感性较低。因此,建议我国加强农业政策制定的时效性、针对性,提高农业政策对期货市场的调控作用,促进我国农业发展水平的提高。

  • 标签: 农业政策 农产品期货 事件研究法 冲击效应
  • 简介:农产出口贸易在我国的国民经济和粮食安全中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基于企业异质性贸易理论,利用1996-2012年我国农产出口贸易的数据,分析了我国农产出口的二元贸易边际。结果显示,农产出口主要依靠集约边际实现增长。通过计算我国出口农产复杂度,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对影响出口农产复杂度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农业技术发展对出口农产复杂度的提升有着较大的影响作用。

  • 标签: 企业异质性 集约边际 扩展边际 产品复杂度
  • 简介:农产收购、加工企业的税收征管一直是困扰国税部门的重点、难点问题。淮南市国税局通过对农产企业生产经营基本情况、申报纳税分析、增值税税负、销售额、农产发票使用情况等方面进行分析,指出农产企业征管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法和意见建议。

  • 标签: 农产品收购加工企业税收征管 农产品收购发票 问题 建议
  • 简介:原产地效应对品牌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是利用品牌原产地撬动品牌无形资产的重要工具和途径。本文将原产地效应理论与河南省农产品牌建设相结合,首先对原产地效应理论和河南省农产品牌建设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回顾,然后在综合河南省农产品牌建设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原产地效益的河南省农产品牌建设策略。

  • 标签: 原产地效应 农产品品牌 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