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经6年起草、4次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于2002年12月28日由九届人大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并于今年9月1日起开始正式实施。这是我国政府进一步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建立起以全民教育为特征的学习型社会的重大举措,是我国教育,特别是民办教育

  • 标签: 办学放 放谈 民办教育促进法
  • 简介:本文就对教育部新出台的教发(2012)10号文件即“22条”的实施引起了社会各界对其热议从而应取的态度,并提出了认为实施该文件的关键问题在于民办教育(主要指民办高校)要能解决好民办高校的产权清晰问题。并对民办高校存在的产权不清的原因及三项表现作了论述。最后提出形成产权不清的深层次的观念原因是对民办教育理论认识上的“身份不明”。

  • 标签: 《民办教育促进法》 纪念 产权清晰 民办高校 教育理论 教育部
  • 简介:21世纪初期我国民办教育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民办教育促进》是解决民办教育现存突出问题、促进民办教育快速发展的“及时雨”。但解决民办教育发展障碍,不单是一部法律的问题,仍有一些因素在阻碍它的发展。

  • 标签: 民办教育 民办学校 中国 家庭化管理 教师
  • 简介:今年《京华时报》5月15日报道,朝阳区平房乡博才实验学校等三所不具备办学资质的民办学校悄然蒸发,找不着校长和老师,致使2000多名外来人口子女上学无门。近来,海淀工商分局、海淀区教委等部门也接二连三地接到在民办教育机构受教育者或其家人的投诉,所投诉的主要事项要么是校方的招生宣传与事实出入较大,误导生员,要么是校方突然间挟

  • 标签: 民办教育 教育理念 教育立法 监管机构
  • 简介: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教育投资的政策,办学走产业化的路子,极大地激发了社会各界办好教育的信心和热情,从幼儿教育到高等教育,从普通教育到特殊教育,社会,力量办学象雨后秦笋般地发展起来,解决了长期以来由政府独家办教育的社会需求不足,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另一方面,教育乱收费引起人们强烈反响,已成为群众投诉的热点。本文仅就民办学校的收费管理作一些探讨。

  • 标签: 民办教育 教育收费 收费管理
  • 简介: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振兴.全民有责。改革开放以来.民办教育犹如一棵幼小的树苗,自强不息,奋力生长,不仅为提高国民素质作出了贡献,也为引入多元化主体办学,尤其是为教育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 标签: 民办教育 教育振兴 办学 教育产业 自强不息 国民素质
  • 简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以下简称“民促”)于2003年9月1日起实施,2004年3月,国务院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实施条例》(以下简称“实施条例”)。民促实施条例民办教育事业发展的方针原则、国家的扶持与奖励政策、民办学校教师与受教育者的平等待遇、规范民办学校的办学行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都做出了规定。为了落实、完善,细化民促实施条例的规定,针对北京市民办教育发展现状和问题提出政策措施,以促进北京市民办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北京市出台了《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办法(草案)》(以下简称“草案”)。

  • 标签: 民办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 政策鼓励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 北京 专项资金
  • 简介:《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已于8月30日经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并由国家主席胡锦涛同志签署第70号主席令予以公布,将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就业工作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是亿万劳动者的一大幸事和福音。僦业促进》的贯彻实施,必将对推动劳动保障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贯彻实施好《就业促进》,按照法律的要求做好各项就业促进工作,是政府部门的职责,同时,也是中国就业促进会全体会员的使命,是各级就业促进会工作的重点。

  • 标签: 《就业促进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全国人大常委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 台阶
  • 简介:民办教育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期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对推动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教育需求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哈尔滨市民办教育发展已经具备一定规模,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民办教育体系,发展势头较好,但整体发展环境仍存在数量占比偏低、政策扶持力度不够、办学环境不够规范等问题,办学中面临资金短缺、教师队伍不稳定等困难,需要进一步落实相关政策、提高政府管理服务水平、提升办学能力。

  • 标签: 民办教育 民办学校 教育发展 特色办学
  • 简介:再过几天,我们就将走进公元2008年。从2008年1月1日起,人们期盼已久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就要正式实施了。这是自《劳动》颁布实施以来,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制建设中的又一个里程碑。这两部法律对于更好地促进就业,建立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就业促进法》 《劳动合同法》 社会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社会保障法制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