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5 个结果
  • 简介:从钢种质量要求及成分设计和生产工艺等多方面介绍了变速箱输入轴用SCR420H的研制。通过目前的连铸、连轧工艺研制的SCR420H具有夹杂物含量低、脱碳小,硬度低且均匀等特点,性能和组织完全满足了用户的要求。

  • 标签: SCR420H 连铸 连轧 控制轧制控制冷却
  • 简介:"十三五"期间,包钢集团将实现以稀土为重心的发展战略转型,立足于包钢稀土资源优势,以产品性能和质量为保障,大力推进稀土品牌建设,重点突出稀土产品应用特色,立足用户使用性能需求,用稀土包装产品,把包钢"中天然含稀土"的产品性能优势转化为市场营销和效益优势。近年来,

  • 标签: 稀土钢 产品应用 创新能力 产业化 包钢集团 资源优势
  • 简介:利用水平连铸生产设备进行了稀土镧微合金化TP2铜管工业化试验,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仪、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和能谱仪等手段,研究了样品成分、组织、缺陷及稀土镧的收得率等。结果表明:稀土镧微合金化TP2铜水平连铸管坯含镧24~30ppm,杂质元素硫被有效地去除,组织明显改善,表现为晶粒细化、靠近铸坯内壁分布的微裂纹产生几率降低;镧实际收得率为10%~15%,镧大多被氧化成浮渣聚集在铸造炉后膛;稀土镧微合金化TP2铜管坯外表面裂纹沿着轴向不连续分布,而且裂纹较大、较长、较多,裂纹径向最大深度为490μm。

  • 标签: 稀土 微合金化 TP2铜 水平连铸 工业化试验
  • 简介:根据客户技术协议采购特点,对管线钢管件用采用合理的成分设计、优化轧制工艺,成功开发了中碳厚壁管线。并对钢板进行了相关的理化性能检验,得到了以铁素体珠光体为主的均匀组织,具有适当的强度与韧性,满足了客户的要求。

  • 标签: 中碳管线钢 TMCP轧制工艺 力学性能 金相组织
  • 简介:分析了轧辊失效原因和预防措施,论述了涂层材料对轧辊性能改善的作用。轧辊涂层材料的设计应考虑涂层材料特性、涂层结构、涂层合金元素及配比、涂层材料的制备方法等对轧辊性能的影响。采用超音速喷涂法制备的碳化钨涂层材料与轧辊基体结合优良,H型钢产量提高了30%,达到92689t/月。

  • 标签: H型钢 轧辊 失效 涂层材料
  • 简介:700MPa级高强研发过程中,曾出现脱磷、窄成分控制困难,全氧含量、夹杂物等级偏高,钢包不自开、中间包过热度不稳定,铸坯纵裂纹、铸坯低倍差和铸坯断坯等一系列问题。本文结合生产现场实际工况,通过分析、试验及优化工艺,实现700MPa级高强的稳定、批量生产,保证了产品的质量要求。

  • 标签: 冶炼工艺 工艺优化 钢冶炼
  • 简介:工具的淬火开裂时常发生,通过制定不同热处理工艺,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光学金相显微镜及洛氏硬度计探讨了不同淬火介质及淬火工艺对T8淬火开裂的影响。结果表明:如果采用盐水作为淬火介质,要将淬火加热温度控制在不大于800℃;在盐水淬火前对T8进行合适的球化退火,可以避免淬火开裂;油的冷却能力小,淬火后不能得到全马氏体组织,残余奥氏体较多,造成力学性能下降,所以尽管油这种冷却介质在淬火加热温度为950℃以下避免T8开裂,但是这种介质在实际生产中是不建议使用的。

  • 标签: T8钢 淬火开裂 马氏体
  • 简介:以涟1720mm冷连轧机组为研究对象,结合涟产品结构和工艺特点,研究高强在冷轧如何实现稳顺生产。根据冷轧产品特性和工艺要求选择恰当的压下率指标与轧辊粗糙度,可有效避免高强生产过程中发生断带或质量问题,将这一研究成果应用到生产,在解决工艺润滑和带钢表面缺陷方面取得显著成绩。

  • 标签: 冷轧实现 实现稳 稳生产
  • 简介:本文通过对比试验,借助OES、氧氮仪和红外C-S分析等手段,从钢水增碳和全氧控制两个方面分析中包覆盖剂对烘烤硬化的影响。

  • 标签: 中包 包覆盖 烘烤硬化
  • 简介:简要介绍南自备码头的总体情况,阐述三个自备码头现有的装卸能力和经营状况。通过分析影响南自备码头装卸能力的相关因素,探讨提升自备码头装卸能力的建议和方法。

  • 标签: 自备码头 装卸能力 物流成本 降本增益
  • 简介:在实验室完成不锈表面机械抛光实验,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分析表明,影响抛光缺陷的主要因素分三大类:基体硬质夹杂物、原始表面质量以及抛光工艺中的机械划伤。针对各种缺陷的产生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通过对炼钢工艺进行夹杂物塑性化控制,减少硬质夹杂物的数量,以及通过调整后续轧制工艺,可避免表面凹坑,提高表面质量,从而较少表面抛光缺陷的产生。

  • 标签: 不锈钢 机械抛光 表面缺陷 夹杂物
  • 简介:通过断口分析、化学成分分析、硬度检测、非金属夹杂物测定和显微组织分析对PC棒30MnSi断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棒断裂的主要原因为:热处理工艺不当,导致PC棒硬度不均匀;30MnSi后的精炼剂不当,导致棒中含有硅酸盐类夹杂物和球状氧化物夹杂,从而导致综合力学性能降低,最终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断裂。建议:热处理过程中控制加热的速度和冷却的速度,避免出现棒硬度的不均匀;全程保护浇注,出后对钢水进行钙处理,使夹杂物变成容易从钢水中排出的钙铝酸盐,以减少30MnSi中夹杂物的含量。

  • 标签: PC钢棒 失效分析 断裂 30MnSi
  • 简介:7月16日,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与包钢合作开展稀土研究技术交流会。会议指出,经过近一年合作研究,包钢稀土研究工作取得阶段性重大突破。中科院院士、中科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李依依,包钢(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魏栓师参加会议并讲话。公司总工程师、党委常委孟繁英主持交流会,包钢公司副三总师、首席专家,技术中心、炼钢厂、薄板厂等相关单位领导汇报科研进展。包钢白云鄂博矿铁、稀土共生特性世界独一无二,

  • 标签: 稀土钢 包钢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中科院金属研究所 技术交流会 党委书记
  • 简介:本文研究了涟生产的低合金耐磨NM500的焊接热模拟,通过对焊接后组织和冲击韧性的研究。结果表明:NM500具有良好的可焊性,焊接过程中随着焊接热输入的增加,焊接热影响区韧性降低,但不显著,为确保焊接韧性宜使用较低的焊接热输入。

  • 标签: 低合金耐磨钢 性能研究 焊接性能
  • 简介:随着现代企业管理意识的增强,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要想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和长远发展,降低物流成本、提升物流效率与服务水平已经成为企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任务。因此通过对运输与仓储过程影响因素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显得十分重要。本文从南运输类型出发,分析其影响因素并对解决方案进行了探索。

  • 标签: 外发运输 转库运输 物流成本 客户满意度 销售政策
  • 简介:钢铁企业开发利用自身的三废资源对其转型发展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介绍了涟湿法球磨处理冷钢渣工艺原理、流程及特点,对湿法球磨产品综合利用途径进行了分析。

  • 标签: 冷钢渣 处理冷 工艺探讨
  • 简介:随着南高效率生产低成本智造精品理念的确立,提高利用系数已经成为4号高炉操作者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从2017年1月起,4号高炉在稳定炉况的基础上充分挖掘高炉产能,进行提高高炉利用系数的生产实践。高炉利用系数由2016年平均2.49t/m~3·d提高到2.90t/m~3·d左右。

  • 标签: 高效率生产 利用系数 风量 富氧量 风温 顶压
  • 简介:针对210-2250线IF绕组板卷渣缺陷形成原因进行了系统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板坯在连铸浇注过程中结晶器窄面液位波动造成保护渣卷入是此类缺陷发生的主要原因,通过增加浸入式水口插入深度,优化浸入式水口结果、优化保护渣性能、降低拉速等、能有效避免结晶器窄面保护渣卷入、工业实践表明、工艺调整后IF热轧板卷渣缺陷发生率明显降低。

  • 标签: 原因控制措施 形成原因 渣缺陷
  • 简介:结合生产的实际情况,分析了第三炼钢厂采用EAF--LF-VD--CCM工艺流程生产含硫含铝的工艺技术现状。通过开发电炉终点保碳出、出过程深脱氧、精细造白渣、LF及VD在线实时调节底吹氩及全保护浇铸等技术优化措施实现了此类连浇8炉以上,钢水可浇性达到99.2%,轧材全氧含量、夹杂物缺陷率、探伤合格率等指标完全符合汽车类客户的高端要求。

  • 标签: 含硫含铝钢 汽车钢 可浇性
  • 简介:根据不锈加热的串联式炉型特点,通过建立钢坯在预热炉、连接辊道和加热炉的热过程数学模型,得到了板坯在串联式炉型中钢坯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串联式炉型结构可较好把高炉煤气应用于不锈的加热过程之中。

  • 标签: 不锈钢 串联式炉型 温度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