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1 个结果
  • 简介:选择解气相色谱中的特定化合物nC7(正庚烷、烯烃)、nC8(正辛烷、烯烃)和甲苯,并计算相应的参数nC7+8/甲苯×2和甲苯/nC7,确定三类生油岩的划分界限为:Ⅰ型,nC7+8/,甲苯×2>3.25,甲苯/nC7<0.25;Ⅱ型,nC7+8/甲苯×2=1.10~3.25,甲苯/nC7=0.5~0.8;Ⅲ型,nC7+8/甲苯×2<1.10,甲苯/nC7>0.8。近百块次样品经过与元素分析、Rock-Eval分析结果对比,并实际应用于划分珠江口盆地生油岩类型,证实方法简便易行。

  • 标签: 应用 热解气相色谱参数 判别 生油岩 类型 甲苯/nC7
  • 简介:层的物性参数是评价储层的重要基础数据,对储层评价的准确程度有较大影响,文章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砂岩储层岩石密度与储层主要物性参数之间有良好的相关性。以区域统计规律为基础,建立了东濮凹陷砂岩储层体积密度与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关系方程。介绍了录井施工现场应用岩屑样品体积置换法、泥岩密度计两种常规检测方法,能较准确的获取砂岩储层的体积密度,反演计算孔隙度和渗透率数据,合理评价储层物性参数,为准确评价储层提供了可信度高的重要基础数据,从而弥补了录井现场物性参数获取不足的缺陷,在随钻评价油气储层过程中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 标签: 储集层 砂岩 物性参数 体积密度 孔隙度 渗透率
  • 简介:气测录井现场解释评价常用且比较成熟的经验统计有烃组分三角形图解法、皮克斯勒解释图板、烃类比值(3H)等,由于不同井场的地下地质和地面环境因素不尽相同、钻井工程参数的差异和解释方法的局限性,各种方法的解释符合率均有一定程度的差异。从提高解释符合率以及简便、快速发现并判别油、气层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应用气测录井全烃、异常倍数和重烃相对含量判别储层油气水状况的理论依据,给出了利用该3项参数的判别标准,结合实例分析了不同条件下的判别原则,同时指出了该方法的局限性。通过103个油、气、水层的判别实例归纳分析,表明这种方法简便、可行,符合率相对较高,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气测录井 全烃 异常倍数 重烃相对含量 油气水层 解释
  • 简介:岩石解录井侧重利用所分析的各特征参数及其组合规律或关系图板来解释评价储层的流体性质,而解气相色谱录井则侧重通过不同谱图形态特征来反映,两者各有优势。从突出两者优势的角度出发,以辽河油田茨120区块沙河街组沙三段地层为例,分别探讨岩石解录井的S1和S1/S2解释评价标准与不同储层的解气相色谱录井谱图特征识别方法,进而将两种解释评价方法结合,可实现不同储层的有效识别,提高储层解释评价符合率。该区块两口井4个不同储层的解释评价实例分析表明效果较好,对于该区块的进一步开发具有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

  • 标签: 岩石热解 热解气相色谱 储集层 流体性质 解释评价
  • 简介:虽然岩石解气相色谱录井技术在酒东盆地储层解释评价中发挥了一定作用,但由于解释方法单一,仅依靠样品峰积分面积大小和谱图形态判别油水层,人为因素对解释评价结果影响较大。为了进一步提高录井解释水平,通过对14口井32层岩石解气相色谱录井资料的统计分析,结合试油结果,在阐述不同储层基本谱图特征的基础上,建立了单层多样和邻井同层系油样组分体积分数与碳数分布对比图,刨建了轻重比与样品峰积分面积交会图板,确定了以基本谱图与派生谱图相结合的定性解释和应用交会图板的定量评价方法。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法的解释符合率达到了80%以上,为玉门油田酒东盆地储层的录井解释评价提供了可靠手段,效果较好。

  • 标签: 岩石热解 气相色谱 谱图 特征 图板 储集层
  • 简介:查干凹陷火山岩储层主要为孔洞-裂缝或裂缝-孔洞型,为典型的特殊油气藏储层,在火山岩钻探过程中,由于井壁垮塌非常普遍,井径扩大率较大,使得声波时差、密度等测井资料失真,造成利用测井资料识别火山岩储层困难,而综合录井参数具有不受井径扩大影响的特点。火山岩储层孔隙度与可钻性的相关性分析表明,两者线性相关(r^2=0.845);dc指数随孔隙度的增大而减小,当dc指数小于1.85时,孔隙度值达到11%以上,为有利储层区。实践表明,dc指数较小的区域储层发育,油气显示富集,反之储层物性较差,应用dc指数进行火山岩储层识别与评价取得了较好效果。

  • 标签: 查干凹陷 火山岩 井径扩大 孔隙度 DC指数 储集层识别
  • 简介:吐哈盆地台北凹陷轻质油储层常规气测录井过程中,由于油质轻烃类组分随钻井液返出井口后挥发逸散严重,所检测的钻井液中烃类组分含量失真,储层解释评价难度大。解气相色谱录井技术以相对能真实反映轻质油储层烃类组分含量的岩屑或岩心样品为分析对象,可完成一般为C8—C37各个单体烃的检测和样品谱图分析,实现储层产液性质的评价。通过对台北凹陷多个区块29口井不同轻质油储层样品岩石解气相色谱特征评价参数(碳数范围、主峰碳、Pr/nC17、Ph/nC18、OEP)的统计,结合不同储层谱图特征,对照试油结果,建立了适用于该凹陷不同轻质油储层的综合解释评价标准。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法在快速判断油层、油水同层、含油水层方面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为吐哈盆地台北凹陷储层的录井解释评价提供了可靠手段。

  • 标签: 岩石热解 气相色谱 谱图形态 特征参数 解释评价 标准
  • 简介:通过实例介绍了利用一种概率神经网络技术预测储层物性参数的方法.该方法克服了传统方法的某些局限性,预测储层物性参数时不需要地震子波;而是直接建立测井曲线和地震属性的关系,用相关系数衡量目标测井曲线和地震属性之间的相似性;用逐步递归法选取最佳属性;用交互验证法监视所选属性的可靠性.

  • 标签: 概率神经网络技术 油气藏 储层物性参数 地震属性 目标测井曲线 逐步递归法
  • 简介:1概述运用安全系统工程中的事故树分析(FaultTreeAnalysis简称FTA),分析了两起事故的原因及教训,并以此为背景,运用“车轮”原理和“炉”效应,建市起石化企业现场安全管理模式,并简要论述了模式应用效果。2运用FTA分析,分析两起事故原因及教训

  • 标签: FTA分析 安全技术 现场安全 原因及教训 安全系统工程 安全文化
  • 简介:孙岗区块是泌阳凹陷一个复杂含油区块,由于该区块不同断块储层气测参数规律性不明显、气测全烃异常相对幅度与储层流体性质相关性差、异常显示组分特点不同,导致储层解释评价难度较大,传统的气测解释评价方法不能满足要求。针对这种情况,在深入分析该区块不同断块储层气测参数特点的基础上,分别建立了适应不同断块气测异常识别标准,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能量系数的概念,利用其与气测参数建立了不同断块储层的解释评价图板。通过对该区块气测与钻时曲线形态关系的分析,提出了适合该区块特点的气测曲线"幅差形态"解释方法。经新井钻探验证,其方法能够满足该区块解释评价的需要,在储层解释评价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标签: 气测录井 异常显示 解释图板 幅差形态 储集层
  • 简介:PDSC扫描量主要测定基础油、抗氧剂和润滑油的抗氧化性能和氧化沉积物,用来评价不同油品和抗氧剂的抗氧化性能好坏及其与发动机台架的对应关系,还可以用来确定内燃机油的换油期。本文通过对PDSC扫描量在油品研究应用中进行了总结叙述。

  • 标签: PDSC 润滑油 基础油 抗氧剂 应用
  • 简介:塔木察格盆地南贝尔油田构造条件复杂,孔隙结构特征差异性大,非均质性强,区内南屯组储层流体性质识别难度较大,测井、录井解释符合率均不理想。为了探讨南贝尔油田南屯组储层流体性质识别的有效方法,将基于主成分分析的马氏距离判别引用到流体性质解释过程中,取该区22口探井、评价井已获试油验证的储层流体10项参数的原始样本数据,以其通过降维得到的3个主成分作为判别因子,并求取经主成分计算后新样本的均值向量和样本协方差矩阵。在假设油层、干层、油水同层、水层4个不同类属总体的协方差矩阵相等的前提下,构建该区储层流体性质的马氏距离判别模型,并依据判别函数值最大准则确定判别结果。应用结果表明:基于主成分分析的马氏距离判别模型的回判准确率为93.33%,预测正确率约为80%,可为该油田南屯组储层流体性质的识别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南贝尔油田 主成分分析 马氏距离 流体性质 判别模型
  • 简介:储层物性参数处理技术是根据双相介质理论,使用地震、地质数据提取储层的孔隙度、密度、层速度、视渗透率、流体密度等物性参数的一种处理方法。这些物性参数剖面比常规地震剖面更细致地反映了地下各种地质现象,揭示地质体的岩性变化及油气聚集规律。多年来该技术已在海上、陆上许多油田使用,并得到完善和发展。文中重要介绍在南海北部不同沉积盆地应用该技术进行油气预测的实例及认识。

  • 标签: 储层 物性参数 双相介质 油气预测 地震勘探
  • 简介:从传统意义上讲,工程录井参数应用于实时钻井监控和随钻地层压力检测倍受人们的重视,而将其应用于确定流体性质、划分盐膏层以及确定地层界面等地质应用方面尚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该文从工程录井参数与相关地质因素关系出发,探讨了利用钻时、钻井液密度、电导率、池体积等工程参数进行地层划分、储层评价以及卡取潜山界面等方面的相互关系和实例,总结归纳了一些规律性的特征。对扩展工程录井参数应用范围、提升其应用水平以及深入研究工程参数的地质意义具有推动作用。

  • 标签: 工程录井参数 地层划分 储集层评价 电导率 池体积 钻井液密度
  • 简介:该文提出的五参数综合解释模型,是井口地质录井综合解释油气水层的一种定量解释方法。它以气测、K.S、判别模型和电测解释结果为基础,用逐步判别建立的。它用最大概率解决归类问题,使油气水层解释符合率和正判率都得以提高,为井口地质综合解释自动化作了一次成功尝试。

  • 标签: 录井 综合解释 模式识别 数学模型 特征 参数
  • 简介:针对国内现有的页岩气录井、测井解释方法和手段相对单一,解释结果存在多解性、甚至相互矛盾的现状,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页岩气多参数定量类比评价方法。具体作法是:选择同一地区或不同地区已有试油气结论的典型页岩气层作为参照层,将符合页岩气特征的待评价层与参照层进行参数对比,以此为基础,通过系列参数运算与相关参数的交会分析,分别求得类比评价指数和相关系数的平方,建立类比评价指数与相关系数平方的交会图板,参照试气结果,将该图板划分为气层、含气层两个区域,用于表征待评价页岩层解释结论。实践表明,该方法可有效提高页岩气层的解释评价符合率,特别是在四川盆地涪陵页岩气层评价中效果良好,较常规油气解释方法适用范围广,解释精度高。

  • 标签: 页岩气 录井 测井 多参数 定量类比 解释评价
  • 简介:利用莺歌海盆地岩心实验室测定数据,探讨了岩石弹性参数随深度及孔隙度的变化规律,总结出一套经验公式.研究了拉梅常数、剪切模量随深度变化的规律.获得了莺歌海盆地砂岩纵、横波速度关系.砂岩含气后拉梅常数降低,剪切模量升高.在水饱和与气饱和两种状态下拉梅常数的相对变化量大于纵波速度的相对变化量,这表明拉梅常数可作为预测含油气性的有效参数.

  • 标签: 莺歌海盆地 岩石弹性参数 研究 深度 孔隙度 拉梅常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