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某企业生产的液压阀成品入库后不久即出现黄褐色锈迹。对轴承润滑防锈油在用油进行分析发现,在用油中因混入了碱性成分而导致工件锈蚀,这与清洗、防锈材料选择不当以及缺少工序间防锈有关。采取以脱水防锈油替代柴油作为清洗剂、以薄层防锈油替代轴承防锈润滑油、在精加工后增加吹扫工序等针对措施,有效解决了液压阀生锈问题,且成品防锈期可达半年以上。

  • 标签: 液压阀 防锈润滑油 工序间防锈 轴承润滑 防锈材料 防锈期
  • 简介:从轻质油料蒸发的本质入手,介绍了轻质油料蒸发抑制表面覆盖技术,并对现行的几种表面覆盖技术进行了综述和评价。

  • 标签: 覆盖技术 轻质油料 表面 蒸发
  • 简介:中原油田属高温高盐油藏,常规三次采油技术难以满足提高采收率的要求。以非一阴离子两性表面活性剂为主剂的驱油剂与原油可形成超低界面张力,与储层流体适应性好。当表面活性剂用量为0.3%时,驱油剂吸附量小于1.5mg/g,耐温100℃,抗盐20×10。mg/L(ca。^2++Mg^2+含量6000mg/e)。注入0.2PV表面活性剂,可提高采收率7.88%。该驱油剂可以在中原油田大规模应用。

  • 标签: 驱油剂 非-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低渗油藏 提高采收率
  • 简介:主要介绍污水处理厂恶臭气体的来源,收集的方式、处理的方法以及炼油污水处理场臭气的成分及控制。

  • 标签: 污水处理场 恶臭收集 恶臭处理
  • 简介:从界面化学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润滑油中基础油和添加剂分子在摩擦副表面上的物理化学吸附和反应成膜,讨论了压力效应对极压反应膜形成的影响,提出了有待进一步研究的新课题:①纳米级粒子在摩擦副表面物理吸附起极压抗磨作用的规律;②粘度指数改进剂、极性基础油(如酯类油)在摩擦副上的吸附强度和定向排列;③采用纳米摩擦学的手段,从原子、分子尺度揭示边界膜的微观结构与性能的关系;④润滑油物理吸附引起的rehbinder效应。

  • 标签: 润滑 摩擦学 边界润滑 纳来摩擦学 失面科学
  • 简介:TQ423JSH961541新型氟代烷基化烯两基和二烯丙基氯化铵低聚物的合成和表面活性剂性质=Synthesisandsurfac-tautPropertiesofnovelfluoroalkylatedallyl-anddiallylammoniumchlorideoligomers[刊,英]/

  • 标签: 表面活性剂 复配物 IPC 乙氧基化 清洁剂 助洗剂
  • 简介:当地下界面存在倾角时,地面上同一共中心点道集中记录到的反射波并不是来自界面上的同一个反射点,而是来自界面上的一个反射段,用这样的共中心点道集直接进行动校正叠加也就无法实现真正的共反射点叠加,从而严重影响了倾斜反射波在水平叠加剖面上的成像质量。而MO就是将非零炮检距地震记录转化为自激自收地震记录,保证在任何地层倾角的情况下都能实现共反射点叠加的一种重要技术。我们将看到:在地层倾角较大的情况下,对于一些大炮检距地震记录在叠加前应尽可能作DMO处理,以消除非零炮检距地震道由于地层倾角而产生的时差,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水平叠加剖面的质量。而且DMO还能消除地层倾角对叠加速度的影响,从而使得叠加速度更接近均方根速度,提高速度分析的正确性。

  • 标签: DMO技术 处理效果 地震勘探 倾角时差 倾角时差校正 共反射点叠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