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文章在收集胶东金矿地区地质背景资料的基础上,制定三维地质建模数据标准格式指南和三维地质建模技术流程指南,通过计算机技术、三维可视化技术建设"玻璃胶东"综合地质矿产信息平台,为胶东地区深部找矿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基础支撑。

  • 标签: 胶东金矿 三维模型 玻璃胶东 属性建模
  • 简介:综合基坑周边环境、工程地质条件与基坑开挖深度等影响因素,对武汉某基坑采用钻孔灌注桩+钢筋混凝土支撑、局部双排桩的支护方案。结合基坑特点并依据相关规范要求制定基坑详细监测方案,对获取的监测结果数据进行支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深层水平位移、临近高压电塔沉降与支撑轴力变化的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基坑开挖过程中需充分考虑时空效应,支撑的设置对基坑变形有着重要影响。

  • 标签: 基坑监测 位移 沉降 支撑轴力
  • 简介:增压开采工艺是煤层气开采后期提高采收率的重要手段,单井增压工艺可将低产井口的套管压力抽吸至负压,最大限度提高采收率。实施单井增压后,可以提高单井日产量达46%,单井采出程度提高30%~40%,证实了煤层气藏单井增压良好的应用前景。同时,螺杆压缩机性能稳定,工况范围宽,最低吸气压力可达-0.01MPa;相比传统活塞压缩机,喷油螺杆压缩机更能满足单井增压的工况条件。

  • 标签: 煤层气 单井增压 螺杆压缩机
  • 简介:根据湖北省不同地貌类型的30个土地整治项目资料作为研究数据,对不同地貌类型项目的规划设计道路、沟渠二类工程内容进行统计汇总和分析研究,重点研究土地平整工程的道路面积变化率等4个道路工程指标及实施前后沟渠面积变化率等4个灌溉与排水工程指标。通过归纳分析,总结出不同地貌类型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的一般规律,得出湖北省平原地区、丘陵地区和山地地区土地整治项目的规划重点和特点。经分析论证,平原地区项目主要解决的是原有道路标准升级、原有沟渠硬化等问题;丘陵地区主要解决的是灌溉渠系的完善问题,其次是原有道路的修复;山地地区主要解决的是新修、修复道路的问题。

  • 标签: 土地整治 地貌类型 道路工程 沟渠工程
  • 简介:制作地球化学剖面光谱曲线已成为地质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工作方法。笔者通过野外工作实践,将地质剖面数据、样品分析结果数据与数字地质调查系统(DGSS)相结合,总结了一套光谱曲线作图新方法。该方法自动化程度较高、制图效率快,并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 标签: 数字地质填图 剖面 光谱曲线
  • 简介:由于煤层气集气管道出站温度和地下温度温差较大,会有大量的冷凝水析出,随着管道的长时间运行,易造成管道的腐蚀、穿孔、泄漏,给管路的安全运行带来巨大隐患,因此需要对管线进行内检测,保障集气管线安全平稳运行。利用(355.6管道清管设备、变形检测设备、高清晰度漏磁检测设备对樊4至处理中心集气管道实施了管道智能检测。检测结果显示,本次检测发现金属损失37处,变形26处,焊缝异常31处。基于缺陷的深度、长度及宽度进行了剩余强度评价,在最大允许操作压力1.5MPa下都不需要立即维修,且没有金属损失需要在5年内计划维修。

  • 标签: 煤层气 内检测 漏磁检测 变形监测
  • 简介:山西煤层气处理中心生产污水中乳化油含量较大,达到3000~4500mg/L,超出污水处理系统设计处理能力数百倍,原有污水处理系统已不能满足污水处理要求。通过理论分析了聚结法除油可行性并通过相关室内试验验证后,将聚结处理装置应用于现场实践。该装置能够有效地清除了污水中的悬浮物、煤粉与乳化油,优化改造后煤层气处理中心平均每月清除并回收利用废润滑油2.5t,即解决企业环保问题,又为使油品资源回收成为可能。

  • 标签: 煤层气田 聚结法 污水处理 乳化油
  • 简介:以海口大英山地区某基坑支护工程为背景,介绍了大英山地区典型桩锚支护形式。结合工程实例,针对周边环境不断变化,阐述了通过对围护设计进行合理的调整,将基坑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控制在安全范围内。此经验可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 标签: 深基坑 桩锚支护 周边环境变化
  • 简介:通过理论研究和工业试验,确定了CO2相变致裂技术防突措施,并提出了适合试验矿井掘进工作面的防突措施工艺参数,系统评价了CO2相变致裂技术措施的有效性、适应性和安全性。研究结果表明:CO2相变致裂技术防突措施是利用CO2液气两相转变时产生的能量剪断剪切片产生应力波及高压气体使煤体产生裂隙,以提高煤层渗透率达到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的目的。通过煤层掘进巷道试验验证了该技术的可行性。

  • 标签: 煤巷掘进 CO2相变 深埋突出煤层 煤与瓦斯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