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库区塌岸问题是大型水库库区重要的环境地质问题之一,它不仅影响到库区地质环境的改变,还直接影响到该库地带的移民安置规划。本文通过对岸坡工程地质条件、岩土体结构及物理力学性质特性进行分析,得出该类冰水堆积体岸坡塌岸类型主要为淘蚀一坍塌型。并采用卡丘金法、两段法、成勘院法对塌岸范围进行预测,为场地适宜性评价提供依据。对类似库岸岸坡塌岸预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水库塌岸 移民集镇新址 冰水堆积体 塌岸类型 预测评价
  • 简介:深源成矿论是可地浸砂岩型铀矿地质找矿的一种新思路,在松辽盆地南部铀矿勘查中得到了较好的应用。基本的预测有准则为构造准则,岩性准则,地球化学准则。总结并提出了铀成矿评价的三个必要条件:透水疏松砂层,铀源,地球化学栅。1∶20万带钻区调已在该区找到有利的成矿环境和成矿远景区,已查明上第三系是本区形成可地浸砂岩型铀矿有利层位之一。

  • 标签: 深源成矿论 预测准则 砂岩型铀矿 松辽盆地
  • 简介:摘要:本文重点围绕矿山开发对地质环境所造成的影响展开研究。首先,通过搜集和分析大量数据,评估了矿山对周边环境的长期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预测措施。其次,针对已经存在的环境问题,结合现有技术,提出恢复治理的具体方案。最后,通过实地考察和试验验证了相关理论,在实践中寻求更加有效的解决方案。本文旨在为矿山开发领域提供参考和借鉴,促进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平衡发展。

  • 标签: 矿山 地质环境 治理恢复
  • 简介:摘要:在项目工程建设过程中,往往缺少考虑地质灾害对项目工程的影响以及建成之后的影响,以致于无法避免本该能避免掉的由于地质灾害所带来的损失,本文以海口市主城区范围内整体工程建设和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估为例,在系统的收集资料基础上采用实地调查与遥感翻译的方法开展评估工作,通过本次的实地调查与后期的数据整理、分析和总结,探寻到一些对于工程建设中与地质灾害防治的相关措施和建议,以为后期工程建设提供坚实的数据资料和基础支撑。

  • 标签: 工程建设 地质灾害 危险性评估 预测评估
  • 简介:从GIS技术的发展出发,介绍当前GIS在矿产资源评价预测方面的应用技术,并对几种流行的方法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它们的各自特点及适用条件.最后,展望应用GIS新技术进行矿产资源网络评价预测的前景.

  • 标签: GIS 矿产资源评价 方法
  • 简介:在分析西安气象事业发展现状、面临的形势及存在差距的基础上,按照“气象工作政府化、气象业务现代化、气象服务社会化”的要求,结合西安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初步构建了西安气象现代化进程监测评指标体系,并提出气象现代化发展总体目标。

  • 标签: 气象现代化 评价指标 西安
  • 简介:郭屯矿井井筒穿越多层地层,基岩段中含水层发育,地下水含量丰富。为了给矿井设计和施工提供可靠的水文地质参数,本文利用郭屯矿井井筒检查孔抽水试验数据,根据地下水动力学原理,准确地预算出各井筒涌水量,并结合精查地质报告所提供的资料,对井筒涌水量做出分析和评价

  • 标签: 井筒 抽水试验 涌水量 山东郭屯矿井
  • 简介:摘要:油气勘探开发是我国重要的产业,随着勘探程度的不断提高,岩性油气藏储层逐渐成为重要的目标,因为油气藏类型比较多,而且分布廣所以勘探潜力巨大。当然也同时存在勘探复杂、点多面少的问题,导致勘探难度较高,往往需要投入大量时间、精力,所以要针对预测评价技术展开深入研究,从而形成完善的技术体系,提高岩性油气藏储层勘探效率。本文会针对岩性油气藏储层预测评价技术进行分析,进一步强化岩性油气藏的开发,推动我国油气勘探产业发展。

  • 标签: 岩性油气藏 储层预测 评价技术
  • 简介:世界气象组织全球大气观测网(WMO/GAW)包括200多个本底站,涉及观测要素达200多种。但站点的地理分布很不均匀,欧洲、北美等发达国家集中地区的站点较多,亚洲、非洲、南美等地区站点较少。中国气象局自1981年起先后建立北京上甸子、浙江临安和黑龙江龙风山3个区域本底站,1994年建成青海瓦里关全球本底台。上述4个本底站都是WMO/GAW的成员,

  • 标签: 本底值 监测评估系统 大气成分 产品 世界气象组织 中国气象局
  • 简介:国家科技部公益研究专项“草原蝗虫的气象遥感监测预测服务系统”项目经过2年多的科学研究,建立了草原蝗虫大爆发与大尺度气候因子的相关关系,揭示了草原蝗虫大爆发的气候背景;研究了草原主要蝗虫发生、发育、世代与气象生态条件的关系;利用主要气象灾害(高温、干旱、洪涝等)的历史序列资料,结合草原蝗虫爆发的统计资料,建立气象灾害与蝗虫大发生的相关模型;建立了遥感数据反演的草原蝗虫发生期地面温度、

  • 标签: 草原蝗虫 气象灾害 遥感监测 服务系统 预测 国家科技部
  • 简介:软件开发背景试油的主要目的是为后期的举升工艺提供依据.目前,国内各油田对于开发井大多采用常规简化试油方法,但存在以下问题:①试油设计前缺少对钻井污染深度的有效预测;②试油作为产能建设系统工程中重要环节,按系统工程考虑和优化的力度不足;③试油测试资料不能满足非自喷井完井评价的需要;④试油结果没有为举升设计提供科学的产能预测参数.

  • 标签: 试油 完井 产能预测 举升工艺 测试资料 非自喷井
  • 简介:2003年,青海省气象局依托青海省气象科学研究所遥感中心和54个气象台站,建成了青海省生态环境监测系统并投入业务化。5年来,广大气象科技工者将生态环境动态监测工作作为服务生态立省战略的切入点,在草地、水资源、土地沙漠化、土壤水分、土壤侵蚀、大气沉降、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碳通量、雪情及雪灾、草原和森林火灾、湿地、湖泊等方面开展动态监测,实时发布监测产品,直接服务于青海省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 标签: 生态 监测 评估 服务
  • 简介:从1977年起,英国石油公司(BP)开始执行统一评价和论证远景圈闭的计划。此后远景圈闭的评价方法有了很大变化,而预测精度也在改变。在开始阶段只有中等成功的预测精度,其间低估成功概率的倾向不足以补偿高估油气体积的倾向。后来BP对上游组织机构进行了扁平化和分散化改革,勘探策略随之调整为关注具有较大储量预期的少数较大投资机会。有关结果表明,提交的储量确实达到了较大的预期,而且预测精度也有相应的提高,但这是以较差的风险和储量预测结果为代价的,而在风险储量层次,它们几乎完全相互抵销。预测精度的其他问题还有:对最大风险的目标圈闭预测成绩较愁,以及在烃类相态不确定的地区存在偏好油的倾向。然而上世纪90年代预测成绩的最重要方面是有很高的总体精度,而且是在评价方法的统一性下降的情况下取得的。评价方法的不一致源于权力下放的组织结构。虽然评价预测程序在细节上可以有差别,但BP通过在不同业务单位间共享信息和经验的若干运作机制,取得了评价内容的基本一致。

  • 标签: 英国石油公司 风险 预期 储量 预测精度 远景
  • 简介:位于阿拉斯加北斜坡的Kuparuk河油田是北美洲最大的油田之一。大约有三分之一的原始石油地质储量在它的C砂岩中,该砂岩是浅海相砂岩,具有强烈的生物扰动和复杂的成岩作用特征。菱铁矿的含量变化很大,导致渗透率、孔隙度和毛细作用变化很大。C砂岩中的矿物学、孔隙度和含水饱和度的电缆测井解释是相对简单的,它提供了粘土、菱铁矿和海绿石含量,并说明了岩心的非均匀性。由于孔隙度一渗透率交会图中点的分布极端分散,要计算实际的渗透率曲线是非常困难的。在用测井孔隙度估计渗透率的地方,关键的孔隙度-渗透率转换关系是糟糕的,因为其结果没有再现岩心分析数据中存在的极端分散状态。油藏描述的最新研究,要求重新估价渗透率模型,以便用一种简单的方式按比例放大来预测需要的特性,并输入到地质孔隙模型中使用。现在已经开发出一种预报渗透率的新方法。它以密度测井(RHOB)和岩相为基础,随机选择数据子群的岩心体积密度值。对每隔半英尺的测井深度点,岩心体积密度值是随机重复选择的,多次重复直到滑动时窗内的平均密度值,在标称的0.05g/cc的预置容限内,与RHOB测井曲线匹配为止。然后,把与选择的岩心体积密度值对应的岩心孔隙度和渗透率值当作为每个深度点选定的最后结果。这个方法复制了岩心孔隙度和渗透率值的统计分布,获得了各半英尺深度点的数值。我们把测量深度转换为SSTVD,并将0.5ft取样间隔按比例放大为1ft和2ft取样间隔。按比例放大的渗透率值与逐井分析的岩心塞得到的kH相匹配,也与从观察许多井的最大流量得到的kH一致。在提供与其他测量的渗透率值匹配情况下,按比例放大的渗透率值也可用在地质孔隙模型上。

  • 标签: Kuparuk河油田 非均质储层 浅海相砂岩 渗透率 电缆测井
  • 简介:摘要:在油田油水井工作中,因为会受到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各类故障,经常会出现油水井动态异常变化的问题,严重时还会对一线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为此对动态变化的监测和诊断分析,对于保证生产的稳定、油田的合理开发与应用、下一步的对策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将对油田油水井故障诊断和预测分析进行研究,并进一步提出解决故障的维修处理技术,希望可以为一线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参考。

  • 标签: 油田油水井 故障诊断 预测分析 维修处理
  • 简介:基于滑坡多级监测概念的欧盟基金项目OASYS是2006年完成的。来自6个国家的12个研究院都试图把滑坡和灾害管理领域中的这些多学科知识融合到一起。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在滑坡灾害密度高的区域,开发一种成本经济的预防滑坡灾害的多级监测与评估系统的概念。本文报道了创新的方法和一些重点的研究,主要是三个任务:◆遥感资料的GIS集成地质评价,大量滑坡所处的高风险区;◆以传感网络设计为基础,利用模糊技术进行监测数据的几何分析;◆以报警系统信息为基础,利用有限差分方法进行滑坡岩土力学的建模。这几个主要任务分别针对的是所取得的成果。在随后的调查中必须实现综合的方案。

  • 标签: 滑坡 风险评价 报警系统 模糊技术 卡尔曼滤波技术
  • 简介:利用IAPENSO预测系统对1981年11月至1997年12月系统性回报实验的结果,分析了预报技巧的时间依赖性。结果表明:该预测系统对80年代的ENSO具有较强的预报能力,在Nino3区接近0.8的预报相关技巧(预报与观测的相关系数)可达1年半左右,而对90年代的ENSO现象,预报技巧则较低,超前半年以上的预报仅在0.4左右;预报技巧具有季节依赖性,从春季到秋初开始的预报较好,高于0.5的技巧均可维持15个月以上,其中从7月到9月开始的预报,其高于0.6的相关技巧可达16个月;而从秋末和冬季开始的预报,其技巧衰减较快,预报5个月后降到了0.5以下。对1999年LaNinna事件的实时预测总体上是成功的,即此次LaNinna事件将维持到2000年;但未能预测出其在1999年春季以后再次加强的过程。对其未来变化趋势的预测显示,此次LaNinna事件有可能于今年夏秋季结束。

  • 标签: 预报能力 ENSO 维持 观测 时间依赖性 年代
  • 简介:本文研究了高加索西北和西部地区滑坡的风险、损失的评价预测问题。在这个地区滑坡现象的特点是分布广泛、滑坡体移动范围大、过程持续时间长和滑坡强度继发出现。

  • 标签: 滑坡 风险 风险管理 滑坡预测 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