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62 个结果
  • 简介:西天山勒阔库岩基被解体为早石炭世赛肯都鲁序列和早二叠世阔库序列.稀土微量元素研究表明,赛肯都鲁序列低Ba,高Sr,低稀土总量,贫LREE,类似埃达克岩.LREE/HREE=2.5,δEu=0.89,为幔源岛弧花岗岩,与研究区早石炭世大哈军山组钙碱性火山岩共同构成了岛弧火成岩组合.阔库序列高Ba,低Sr,高稀土总量,富集3,δEu=0.67,为壳源后造山花岗岩,与晚石炭—早二叠世大陆裂谷环境双峰式火山岩共同构成碰撞后火成岩组合.地球化学特征为该岩基解体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 标签: 西天山 阿吾拉勒 阔尔库岩基 解体 地球化学
  • 简介:在精细解释地震剖面基础上,详细分析了断裂系统特征,划分了早期伸展、中期张扭和晚期反转等三套断裂系统。断裂生长演化控制生储盖、圈闭、运聚等成藏要素,从而控制成藏作用。

  • 标签: 断裂系统 控藏作用 赛汉塔拉凹陷
  • 简介:格南变质核杂岩位于东天山地区中天山古陆中,为大陆边缘型变质核杂岩构造,该核杂岩原为EW长椭圆形,后被断裂破坏现呈半圆形,变质核杂岩由内核、滑脱系、盖层三单元构成,内圈为内核,由喀格岩群片麻岩和同构造侵入体组成;中圈为滑脱系,由喀格岩群片麻岩、兴地格岩组片岩和长城系星星峡岩群变碎屑岩组成,发育叠瓦状剥离正断层,与内核之间为主剥离断裂;外圈为盖层,由下石炭统雅满苏组组成,喀格变质核杂岩构造时代为晚泥盆世—早石炭世。

  • 标签: 喀拉塔格 变质核杂岩 内核 滑脱系 盖层 剥离断裂
  • 简介:金断裂带是中国西部最著名的巨型活动深大断裂带,它构成了青藏高原的西北边界,总体呈北70~0—80~0东向展布,绵延1600余公里,影响到地壳深部,在中国西部大地构造演化中占有重要地位。由青海西北角的茫崖镇往东,沿青新界山经索库里、配泉至当金山口长达400余公里的范围,属该断裂带的中段。沿带形成的断层谷、断层崖、三角面、陡坎以及切错第三系和第四系的情形比比皆是,表明断裂带新生代以来有十分强烈的活动性。金断裂带中段全新世以来的活动非常明显,沿带发育有由大地震造成的地震鼓包、凹坑、沟槽、陡坎、断错冲沟水系和崩塌等古地震形变现象,分布十分广泛,类型众多齐全。通过1986——1987年两年详细的野外地震地质考察,确定有6次7级以上古地震事件和5条保存较好的地震破裂形变带,表明金断裂带全新世以来,具有以左旋走滑运动占主导的强烈活动的特点。

  • 标签: 阿尔金断裂带 古地震 地震破裂
  • 简介:八八铁矿位于金北缘喀腊大湾地区,为2006年新发现的中型铁矿床.铁矿化带产于石炭纪侵入体(斜长花岗岩+石英闪长岩)与围岩(大理岩+片岩)接触带附近的辉绿岩内,矿带长约900m,宽20~180m.矿体形态为似层状、脉状、复杂透镜状等,走向NWW,倾向北为主,倾角80°~86°,部分近直立或高角度倾向南.矿体平均品位36.90%~41.96%.铁矿物为磁铁矿类型,磁铁矿晶形多为他形微细粒状.围岩蚀变主要为绿帘石化、阳起石化、纤闪石化、碳酸盐化.矿床成因分析初步认为,八八铁矿属与辉绿岩侵入体热液密切相关,受区域性断裂控制的浅成热液交代充填型铁矿床.进一步找矿标志是发育辉绿岩、大理岩的接触带和阳起石化、纤闪石化、绿帘石化等近矿蚀变.

  • 标签: 阿尔金北缘 八八铁矿 热液交代 绿岩
  • 简介:摘要:通过采用智能温度监测技术对混凝土温度实时监控,实时掌握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温度变化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控制温差,以减小混凝土的温度应力,有效防止了混凝土有害裂缝的发生,保证了施工质量。

  • 标签: 大体积混凝土 温度监测 里表温差 降温速率 阿尔塔什水电站
  • 简介:辛格一带的前震旦纪古老变质岩系为一系列的变质核杂岩。其内核由早—中太古代古陆核组成,外核为晚太古代、古元古代、中元古代、新元古代早期变质岩系构成的多层次构造增生楔,并有多期剥离断层配套。新元古宙代晚期震旦系为盖层。它是地壳多期伸缩构造的产物。变质核杂岩体是一个有利于成矿的构造体系。辛格变质核杂岩构造是一个对有色和贵金属等矿产成矿的有利构造

  • 标签: 辛格尔 变质核杂岩 增生楔 剥离断层 滑脱系 盖层
  • 简介:金断裂的几何学和运动学特征对研究青藏高原构造演化和陆内地震机理非常重要。为定量科学研究较为薄弱的金南缘断裂东段的运动学参数,我们采用航卫片的解译、野外调查、地形测绘和年代学样品测试等多种方法对该段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显示该段断裂主要以左旋走滑运动为主,且沿线存在较多的小位移,其位移空间分布的3个明显峰值分别为4.5m、8m和13m。根据河流阶地的左旋位移和相应的地貌面沉积年龄,得到晚第四纪以来金断裂东段的走滑速率约为2.7±0.9mm/a。基于所获得的定量参数,认为该段断裂向东以应变分解的形式将其应变量传递到相邻的逆冲断裂上。

  • 标签: 阿尔金南缘断裂 断裂滑动速率 应变分解
  • 简介:加兹格群主要分布在柯岗断裂以东阿喀孜达坂-苏皮克牙一带,是塔里木南缘铁克里克陆缘地块的重要组成部分。主体为一套双峰式火山岩夹少量碳酸盐岩、碎屑岩建造,火山岩主要由玄武岩、石英角斑岩、角斑岩组成。采用LA-ICP-MS方法测定锆石U-Pb年龄值(841.6±2.1)Ma,反映其时代为青白口纪,代表塞加兹格岩群原岩生成年龄。从火山岩的沉积学、地球化学特征综合分析,火山岩形成于板内张后期近洋壳的陆缘裂谷构造环境。

  • 标签: 西昆仑 塞拉加兹塔格岩群 地质特征 构造环境
  • 简介:1概况根据中国气象局和蒙古气象局联合工作组会议纪要关于沙尘暴监测预警合作项目的有关安排,中国气象局将援建蒙古共和国3个沙尘暴监测站(拜赫雷、温都汗、戈壁一阿尔泰)进行沙尘暴的长期监测,2009年进行拜赫雷和温都汗2个沙尘暴观测站的建设,建站任务由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和中国华云技术开发公司承担。

  • 标签: 沙尘暴 观测站 都尔 建站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中国气象局
  • 简介:可通过采取多种措施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例如,改进技术和提高能源效率以及利用与封存二氧化碳。对于具有高纬度气候的内陆地区(如伯达省)而言,把二氧化碳注入地下深层地层,或许是最切实可行的二氧化碳封存方案。把二氧化碳保留在地层中,可提高石油采收率(EOR)。例如,把二氧化碳封存于枯竭的油气层或储层中的沥青沉淀带;封存于盐穴;注入煤层以置换甲烷;在深盐水层水动力圈闭二氧化碳。伯达省具有应用所有这些二氧化碳封存方法的潜力:厚盐层分布广泛;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煤炭和沥青砂资源;地下深层水的水动力动态非常有利于在地质时间尺度上圈闭二氧化碳。经调查发现,在伯达省北部和南部深度分别为800和1200的位置,可把二氧化碳以气体的形式封存于煤层、盐水层和枯竭的抽气层。在伯达省西部区域,可把超临界相的二氧化碳封存于更深的枯竭碳氢化合物储层和盐水层。在能源和石油化工工业已广泛应用了二氧化碳深层注入和封存技术。目前,人们已把酸性气体(CO2和H2S)注入多种枯竭的储层和深盐水层。此外,利用二氧化碳来提高石油采收率(EOR)。化学工业的采矿作业可导致地下深部盐穴的形成。利用二氧化碳置换煤层中的甲烷仍处于测试阶段,但实验结果是振奋人心的.在伯达省,主要的二氧化碳源是火力发电厂、水泥厂、油砂与重油处理厂以及石油化工厂。从这些大规模点源捕集二氧化碳比从小规模分散的二氧化碳源捕集更加容易。因此,在伯达省地层中封存二氧化碳具有巨大潜力和直接适用性。

  • 标签: 二氧化碳 封存技术 潜力 石油采收率 水动力圈闭 石油化工工业
  • 简介:论述那提山-哈克山北坡地区的成矿地质背景及成矿特征,简述了中亚天山构造-成矿带金矿资源梗概并与区内进行了对比;从研究区的成矿地质条件、矿化特征和化探异常资料出发,分析了区内金矿的成矿远景,指出区内是新疆寻找穆龙套型金矿最有远景的地区之一,进而提出5个找矿远景区.

  • 标签: 那拉提山-哈尔克山北坡 穆龙套型金矿 成矿特征 远景分析
  • 简介:西天山勒一带石炭纪地层单位划分与厘定争议已久,本次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在勒一带发现一套碳酸盐岩、碎屑岩等浅海相沉积,其间采获丰富的珊瑚Gangamophyllumvetiforme,腕足类Gigantopraductussp.和菊石Goniatitessp.等,时代为早石炭世晚期之大塘晚期—德坞期.其上覆与下伏均为火山岩,分布相对稳定,岩石组合特征明显,野外易识别,大区易对比,时代分别为晚石炭世和早石炭世.三者接触关系均为角度不整合,现将其进一步解体并由老到新厘定为大哈军山组、克沙克组和伊什基里克组.

  • 标签: 西天山 阿吾拉勒 石炭系 划分与对比
  • 简介:自1988年11月6日云南澜沧—耿马发生7.6级地震以来,我国大陆地区已有3年半未发生Ms≥7.0级地震。另外,自1991年2月25日新疆柯坪发生6.5地震以来,上述地区已有15个月未发生Ms≥6.0级地震。多数学者认为,6级地震长时间的缺失,意味着我国大陆地区7级地震的迫近。在这一活跃期内。下一个7级强震究竟发生在何处?

  • 标签: LATITUDE migrating SEISMICITY Aerjin FAULT zone
  • 简介:研究区位于南天山早古生代大洋东段构造带.乌什地区阿拉格组火山岩为超基性一基性岩组合以及中酸性岩组合.其中超基性岩为大洋二辉橄榄岩,基性岩主要为玄武岩,中酸性岩主要有安山岩、英安岩、粗安岩和流纹岩.通过研究分析发现阿拉格组火山岩中基性岩产于大洋中脊环境,中酸性火山岩的构造环境应属于活动大陆边缘性质,由于这两套岩石组合均有不同程度的变质变形,以及阿拉格组出现的蛇绿岩,可说明这两套火山岩应该不属于同一地区,是由构造拼合而成的.

  • 标签: 乌什塔拉地区 阿拉塔格组 火山岩 构造环境 构造拼合
  • 简介:新疆勒山—带大哈军山组火山岩是陆缘弧构造环境,通过研究,测区火山岩具高K、高Al和低碱、低Ti的特点;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组成与典型火山(岛)弧环境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组成一致;稀土总量97.89×10^-6~222.87×10^-6,平均含量为140.71×10^-6,具轻稀土亏损,重稀土富集特点;各种构造环境判别图解表明,大哈军山组火山岩位于靠大陆边缘的岛弧区,大哈军山组火山岩记录了西天山勒地区在早石炭世处于板块俯冲碰撞环境的重要信息。

  • 标签: 西天山 阿吾拉勒 大陆边缘弧 大哈拉军山组火山岩 地球化学
  • 简介:摘要:随着建筑业新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型的机械化施工装备不断出现,使得建筑施工逐渐模块化,预制化,大型化,便捷化。但是新型的机械化施工装备,由于自身性能,施工作业环境场地、设计方案、技术要求及施工成本等限制,所以应用范围还是有很大的局限性。如何进行创新,满足不断更新的建筑施工要求,完成特殊作业条件的施工任务,是目前施工企业应该重点解决的问题。深圳市356气象观测梯度在现场施工中正是基于这种指导思想,对超高塔桅结构的施工方法,进行创新研发和应用,同时引入了新技术,使之应用更加科学便捷可靠。

  • 标签: 塔桅结构 超高空施工技术 要点与难点 自升式扒杆 双扒杆超高空吊装
  • 简介:讨论了金断裂带1900年以来的5级以上地震活动,结果显示空间上地震活动具有分段性,其中在青海段出现5级地震填空性空段,并形成5级地震的平静区,时间上具有平静和活跃交替的特征.进一步分析金断裂带青海段(茫崖北-肃北)现代小震活动,结果显示:茫崖以西震源深度约40km以内,青海段(茫崖北-肃北)震源深度约10km范围内,超过10km较少,肃北-黑崖子以东约100km处震源深度由浅逐渐变深,从10km左右逐渐变化到40km左右.与此同时,依据上述资料探讨了金断裂带青海段的强震危险性.

  • 标签: 阿尔金断裂带 阿尔金断裂带青海段 地震活动 现代小震活动 强震危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