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讨论了对西北地混凝土冬季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探讨了目前西北地工程监理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推动我国工程监理行业的发展。

  • 标签: 监理 现状分析 解决对策
  • 简介:由北京市地质研究所承担的"华北地重要地质遗迹调查(北京)"项目近日通过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的专家评审。项目在全面收集、分析资料的基础上,对北京市50处重要地质遗迹点(区)进行了野外调查,开展了地质遗迹区划与评价,制定了地质遗迹保护名录,提出了地质遗迹保护与合理利用建议,为政府部门科学管理地质遗迹提供了基础数据和资料。该项目周期自2012年至2014年,为全国重要地质遗迹调查。

  • 标签: 地质遗迹保护 华北地区 专家评审 北京市 中国地质调查局 基础数据
  • 简介:运用常规偏光显微镜、电镜扫描、阴极发光、常规物性、粒度分析、压汞分析等方法对鄂尔多斯镇北地长81储层的成岩作用和成岩序列的研究结果表明,储集岩主要以中一细粒岩屑长石砂岩为主,其次为长石岩屑砂岩;储集空间主要以粒间孔、长石溶孔、岩屑溶蚀孔、胶结物溶蚀孔、微孔隙为主,具有低孔低渗的储集特征;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对砂岩储层具有一定的破坏性,溶蚀作用和裂缝则有效的改善了储层的孔隙结构;长81储层砂岩处于晚成岩阶段A期,部分以进入晚成岩B期。图6表3参13

  • 标签: 成岩作用 储层特征 镇北地区
  • 简介:摘要针对西北寒冷地区而言,漫漫冬季就有几个月之久,严酷的气候条件给房屋建筑带来了许多困难。既要保证施工的正常开展,又要顶住严寒的困难确实是件头疼的问题。在这种环境下施工采取特殊的施工技术和防护措施成为焦点。本文针对西北地冬季的房建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探讨,给从业人员提供借鉴。

  • 标签: 房屋建筑 冬季施工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对教育投入以及高等院校的扩招,有限的教育资源已经无法满足现在要求。因此学校的建设工程十分普遍。而在建设工程的管理过程中其造价管理占到一定的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建设管理施工的管理水平以及建筑质量,同时保障资金的使用安全。在实际的造价管理过程中存在诸如过多的行政干扰、成本控制意识不足、造价管理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对校园的建筑施工成本造成了一定的危害。本文关于这一背景在分析了校园建设工程造价的构成与管理特点的基础之上对目前这领域的管理现状进行研究与评价。最终提出了基于全程控制理论的造价控制体系。希望为今后的校园建设工程管理提供理论基础与实践指导。

  • 标签: 学校建设 工程造价管理 造价控制
  • 简介:基于晋西北地8个地面气象站1960~2010年的气象资料及马铃薯生育期平均资料,运用P-M公式,计算了马铃薯生态需水量,分析了生态需水量的时间演变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晋西北地马铃薯生态需水量整体上呈显著下降趋势,但不同时段下降幅度差异较大;风速和日照时数的变化对马铃薯生态需水量的影响最为突出。气候变暖对该地区马铃薯生态需水量的影响表明,气温的升高会增加马铃薯的需水量,且不同地区需水量的增幅不尽相同,气候变暖对寒冷地区马铃薯需水量的影响更加显著。

  • 标签: 马铃薯 生态需水量 P-M公式 气候变化
  • 简介: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反演方法:通过采用纵、横波走时数据对(从相同的震源产生的P和S波被同一台站记录)来联合反演纵波速度(Vp)和纵、横波速度比(Vp/Vs),然后单独反演横波速度Vs,在反演过程中同时对地震参数进行定位。该方法不需要假设P和S波的射线路径一致,它是沿着P和S波射线路径计算相对慢度扰动值。该方法直接把Vp/Vs作为一个模型参数,由此能获得比采用从独立反演获得的Vp和Vs计算出Vp/Vs的方法更精确的速度比值。该新方法被应用到反演日本东北地的壳幔速度及波速比结构的研究中,获得了较好的效果。反演结果表明,在日本东北地,太平洋俯冲板块为一高Vp,高Vs和低Vp/Vs异常区,而在活火山下方的浅部地幔楔以及背弧深部地区为低Vp,低VS和高Vp/VS异常。虽然这些特征在前人的研究中已经报道过,但与前人的研究结果相比,本次研究所获得的Vp/Vs的空间分布具有较小的分散性,同时,它的分布特征能较好的与地震波速度结构相吻合。

  • 标签: 地震层析成像 纵横波走时对 太平洋俯冲板块 地幔楔
  • 简介:2013年1月11~14日,华北地经历重雾霾过程。为了探讨其形成原因,利用大气化学模式系统WeatherResearchandForecasting(WRF)-Chem模拟2013年1月华北地气溶胶的时空变化。模拟的能见度、气象要素(温度、湿度、降水、风速和风向)以及细颗粒物(PM2.5,大气中直径≤2.5μm的颗粒物)地表浓度的时间变化与近地面观测值都较为吻合。模拟结果表明,1月11~14日,细颗粒物高值分布于河北省南部和东部、天津地区以及北京地区,其日均值约为400~500μgm-3。通过与历史气候数据比较发现,2013年1月10~15日华北地的气象条件表现为较大的相对湿度正距平(20%~40%)以及风速的负距平(-1ms-1)。北京站点的探空数据还表明,在1月11~13日期间,垂直方向上,1km以下的大气中存在明显的逆温层,并且湿度保持较高的值(80%~90%)。模拟结果表明,1月11~14日,近地面南向风和东向风将水汽输送到华北地,上层大气(850hPa)的西北风则将沙尘输送到华北地。以上气象条件有利于气溶胶的吸湿增长和浓度的聚集。硝酸盐的收支分析表明,在北京地区,与1~9日相比,10~14日夜间化学生成和传输的显著增加都贡献于硝酸盐浓度,是重雾霾形成的主要原因。

  • 标签: 雾霾 华北地区 WRF-Chem 气象条件
  • 简介:利用中国105个站的探空资料及NCEP/NCAR、ERA和JRA三种再分析资料,采用均方根误差和趋势分析等多种统计分析方法,对再分析资料的高空温度在中国东北和西北地的可信度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在气候平均方面,JRA资料比探空资料的均方根误差小,冬季的均方根误差较小,西北地的均方根误差普遍大于东北地;在年际变化方面,东北地三种再分析资料在低层的反映程度明显好于高层,西北地各层三种再分析资料与探空资料的差值普遍比东北地大;在长期变化方面,三种再分析资料在对流层低层均较好,东北地NCEP资料能更好地反映探空资料高层的降温趋势,而在西北地,则是JRA资料能更好地反映探空资料高层的降温趋势。

  • 标签: 探空资料 再分析资料 气候平均 REOF
  • 简介:川东北地茅口组古风化壳经历了漫长的沉积间断,期间遭受了长期的风化剥蚀与淋滤溶蚀作用,岩溶十分发育。通过地质、钻井、测井、地震及地球化学等资料的综合研究,结合生产测试资料分析古岩溶储层在地震和测井上的响应特征,预测有利区带。结果表明,该区储层主要储集空间类型是溶洞和裂缝,其中,溶洞系统为主要的储集空间,裂缝起渗滤通道作用,储集类型为"裂缝—溶洞"型,预测龙会场构造以北、雷音铺、温泉井构造是岩溶储层的有利发育区带。

  • 标签: 古岩溶 识别标志 有利区预测 茅口组
  • 简介:传统的地震分频技术在薄互层储层厚度预测中的预测精度通常比较低,应用效果差。本文以车镇凹陷大王北地沙二段滩坝砂岩为例,重点探讨了分频能谱技术的基本原理,并在正演模型验证的基础上进行了储层厚度的预测。研究表明,分频能谱技术消除了因速度、隔层等变化导致的地震反射畸变,可实现薄互层储层厚度的精细预测,对于其他地区复杂岩相的储层厚度预测具有参考意义。

  • 标签: 分频能谱 薄互层 滩坝砂岩 车镇凹陷 大王北地区
  • 简介:应用Hysplit传输扩散模式计算2008—2009年大连地区酸雨和非酸雨期间的后向气流轨迹,利用条件概率和轨迹聚类法分析气流轨迹,探讨大连地区酸雨外来源。结果表明:外来源通过大气输送对大连地区酸沉降的贡献较大。大连地区酸雨主要受中国华东沿海至山东半岛经黄海中北部或经渤海及其西岸的近地面大气污染输送影响,中国华东和华南等南方内陆地区和日本海周边东亚国家对大连地区酸雨均有贡献。海洋性气团或北方大陆气团一般为大连地区非酸雨来源。

  • 标签: 酸雨 外源 轨迹模式 云中致酸
  • 简介:本文以野外地质踏勘和地质资料综合研究为手段,对北京地区的页岩气资源前景进行了分析,并初步估算了北京地区的页岩气资源潜力。研究表明,北京地区发育海相青白口系下马岭组、海陆交互相石炭—二叠系和陆相侏罗系窑坡组三套分布规模较大的泥页岩地层,分布面积约6750km2;泥页岩中有机质含量高,具有形成页岩气藏的条件,且富含有机质泥页岩厚度较大,埋藏深度适中,连续性较好,具有一定的页岩气资源潜力。利用丰度类比法估算,北京地区页岩气潜在资源量约1.16-2.34万亿m3,预测潜在可采资源量约1160-2340亿m3。

  • 标签: 页岩气 资源前景 分析 北京地区
  • 简介:东营凹陷北部民丰地区深层气藏富集,利用单一叠后振幅信息难以区分气层。以含气砂岩与围岩的岩石物理和地震响应特征分析为基础,利用AVO、弹性阻抗反演、吸收分析等技术研究了深层气藏的地震预测方法,指出弹性阻抗反演得到的泊松比参数可识别气藏;利用吸收异常可在叠后地震资料上识别天然气藏。各项技术的综合应用提高了气层的识别与预测精度,预测结果与实际钻探结果基本吻合,为该区天然气藏勘探开发奠定了基础。

  • 标签: 天然气藏 地震响应 弹性阻抗反演 吸收异常 民丰地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利用西安探空站1975—2012年规定等压面温度资料统计分析西安地区高空温度垂直分布、年内变化特征及气候变化趋势,并用Mann-Kendall法作突变分析。结果表明:地面至100hPa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降低,400-300hPa温度垂直递减率最大,100-70hPa温度最低,70hPa以上平流层下层,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增加;西安高空规定等压面温度年较差变化明显,地面-250hPa温度年较差为27-15℃,200-30hPa为1-8℃,对流层温度年较差较大,而平流层的较小。M-K分析表明,西安地面及850hPa温度在1994年前后发生了突变。

  • 标签: 规定等压面 变化趋势 突变
  • 简介:碳酸盐岩气藏描述技术自上个世纪70年代后经历了以测井为主的气藏描述阶段、多学科气藏描述发展阶段、多学科一体化气藏描述三个阶段.对于以构造圈闭为主的碳酸盐岩气藏描述,技术已经较成熟;对于以岩性圈闭为主的复杂礁滩碳酸盐岩气藏描述,由于成因机理复杂、断裂发育、井距大、流体分布复杂等因素造成气藏地质描述困难.针对这些技术难题,攻关建立了井震结合、动静结合、地震约束与相控随机建模相结合、水侵动态预测与精细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优化地质模型和定量计算气藏储量,为科学高效开采与提高气藏采收率提供技术支撑.该项技术在四川盆地复杂碳酸盐岩气藏中推广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气藏描述技术 复杂碳酸盐岩 LG地区 四川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