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在俄罗斯科米自治区亚列兹克油田用直井采油已有60多年的历史,该油田的原油粘度为1.2×10^4~1.6×10^4毫帕秒。在地面钻井开采时,其原油采收率低于2%。在自喷能力无法开采的条件下改用直井开采,其采收率也仅有5%~6%。

  • 标签: 直井 热采 油田 原油粘度 原油采收率 采油
  • 简介:飑的定义是:突然发作的强风,持续时间短促。出现时瞬间风速突增,风向突变,气象要素随之有剧烈变化,常伴随雷雨出现。而雷雨产生时也有以上的要素变化。因此飑和雷雨在气象观测实际中很容易混淆。对它们如何区别呢?一是气象要素变化的程度不同,二

  • 标签: 要素变化 气象观测 气象要素 突增 偏南气流 暖湿
  • 简介:通过对石英发光特征研究,发现石英发光曲线的复杂与否,与矿床的形成深度、多期次成矿作用和矿化的贫富有一定的关系。进而,为在该区进一步深入找矿及寻找其它内生矿床提供一项新的研究途径。

  • 标签: 齐Ⅰ金矿床 石英热发光 电子陷井 激活 石英热发光总强度
  • 简介:波阻抗反演引入我国之后得到了迅速发展,最近几年在国内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文章分析了波阻抗反演技术的应用现状;依据波阻抗反演方法的基本原理,对目前各种反演方法进行了初步分类;讨论了地震反射法的分辨率和波阻抗反演中的分辨率问题;就波阻抗反演在储集层描述中的应用指出了反演的误区。

  • 标签: 波阻抗反演技术 基本原理 地震反射法 分辨率 储集层描述 地震勘探
  • 简介:抽油机井自能洗技术以套管气为燃料,以油井自产液为热交换介质,以集成化的装置为工艺装置,降低了传统洗技术作业成本,实现了资源的有效利用。经现场10口井应用,该技术可满足油井洗要求。

  • 标签: 抽油机井 自能热洗技术 应用 抽油机 洗井技术
  • 简介:本次研究以淮南矿区C_(13)、B_(118)、B_(10)、B_(4b)和A_3煤层为实验样品,应用Rock-EvalⅢ(OilshowAnalyzet)仪器分析其解色谱特征,并对五层煤的产烃能力进行了论述。

  • 标签: 热解色谱 有效碳 淮南煤矿
  • 简介:甘肃省地震局在兰州观象台建成了专门用于地震预报的极轨气象卫星云图接收站,为利用卫星资料进行短临地震预报新方法的探索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料条件。本文主要阐述地面红外数据反演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 标签: 热红外 短临地震预报 反演方法 兰州市 卫星资料 地面温度场
  • 简介:对雅江北部隆变质体的变质作用、成因机制有过不少的研究,提出过不同的认识。作者应用微观构造与宏观构造相结合的方法,再次对该变质体变形-变质作用进行分析研究,详细阐述了变质体变形-变质作用的特征、相互关系、变质压力-温度条件及成因机制等问题,认识到隆变质体的形成主要是推覆滑脱使地壳局部熔融引隆扩展而产生,它们曾经历过复杂的变质-变形过程,最终形成了现今的变质分带和构造面貌。

  • 标签: 推覆滑脱 热隆扩展 韧性正断层
  • 简介:为减少湿蒸汽采锅炉结垢对油田生产造成的损失,设计了模拟湿蒸气发生器来模拟采生产中的蒸汽产生过程,重点研究锅炉的结垢情况.对模拟油田产生蒸汽的模拟炉中水垢的粉末X射线衍射(XRD)、电子探针波谱成分分析(EPMA)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的研究表明,辐射段水垢主要由蒙脱石、针钠钙石和锥辉石组成,它们形成于相近的水条件.水垢的XRD研究表明,蒙脱石和针钠钙石垢遍布整个水管,而锥辉石垢主要出现在水管尾部.形成锥辉石中的铁主要来源于水管的腐蚀,当水管表面形成一层水垢后,进水中的微量Fe成为另外一个重要来源.

  • 标签: 模拟热采锅炉 针钠钙石 锥辉石 水垢
  • 简介:美国中陆地区和其它克拉通地区均存在与产油构造伴生的温度异常,可以有效地用作成熟油气区的勘探钥匙,因此背斜的概念对油气发现十分关键。通过对过去几十年积累资料的分析,可以了解热背斜问题的实质。Roberts的温度差模型和Walters的流体流动规则可以解释油气运移和圈集的一种机理。如果Roberts模型确实有效,那么浅层较高的温度、温度梯度或热流就有可能指示深部的油气聚集。

  • 标签: 背斜 油气聚集 盆地 勘探 伴生 克拉通地区
  • 简介:利用2005年7月盘锦芦苇湿地生长旺季的小气候梯度系统30min观测资料和开放式涡动相关系统10Hz原始观测资料,比较并分析了廓线法、波文比能量平衡法与涡动相关法计算的芦苇湿地生态系统水通量。结果表明:廓线法与波文比能量平衡法计算的芦苇湿地生态系统水通量与涡动相关法得到的芦苇湿地生态系统水通量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但是涡动相关法存在能量不平衡。分析盘锦芦苇湿地生态系统水通量的日变化发现,能量平衡各分量基本上以正午为中心,呈倒“U”型分布。用波文比法计算得到的芦苇湿地生态系统日感热通量最大值为164.25W·m^-2,日潜热通量最大值为294.18W·m^-2。降雨之后.芦苇湿地生态系统水通量郝有所增加.尤其是潜热通量增加显著,且峰值出现时间提前。

  • 标签: 芦苇 湿地 微气象 水热通量 廓线法 波文比能量平衡法
  • 简介:水热爆炸是活动性地热田的典型显示.腾冲海火山地热区历史上曾发生过强烈的水热爆炸活动,但前期一度沉寂.1993年以来水热爆炸活动再度活跃.在过去十年间,研究区内发生过较大的爆炸喷发事件20余次,且规模越来越大.本文根据对爆炸形成泉点的逸出气体化学和氦同位素组成的测试结果,研究了区内近期水热爆炸活动的演化特征.逸出气体化学和氦同位素组成特征指示,区内近期引发水热爆炸活动的气体源区有从浅层、中层向深层发展的趋势;作者认为,区内未来可能发生更大规模的爆炸活动,其危险性应引起高度关注.

  • 标签: 腾冲热海火山地热区 水热爆炸 阶段性演化 危险性
  • 简介:条件下配合物水解及可逆与不可逆反应王玉荣(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510640)关键词配合物水解,可逆与不可逆,实验研究水解作用是水参与地球化学反应过程中最普遍最重要的化学反应过程。天然矿物大多是不可逆反应的产物。红海海底现代沉积铁矿是...

  • 标签: 配合物水解 可逆与不可逆 实验研究
  • 简介:北海中部的高温高压(HPHT)地区是一个重要的油气区。这个油气区包括英国22,23,29和30区块中的深部中生代储集层。这项研究的目的就是更好地了解高温高压含油气系统中油气组分的演化史并帮助发现新的勘探机会。上侏罗统KimmeridgeClay组既是整个地区的油源岩,也是整个地区的气源岩,此外还有来自于地堑西部中侏罗统Pentland组腐殖煤层的气体充注。FortiesMontrose南部隆起(具有向南倾伏的中生代阶地)是众多油气田的构造主体,这些油气田的温度为90~180℃,到地表的地层压力梯度超过0.192MPa/m。有些油藏在油层中经历了裂解,从而导致在孔隙体积中留下了一些较轻的单相流体和焦沥青残渣。有些圈闭处于或接近其破裂压力,因此顶部盖层破裂和天然气泄漏的可能性很大。这种顶部盖层破裂是间歇性的,在某些情况下还与天然气的烟囱效应有关。据认为中生代沉积物中压力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烃源岩生成的天然气体积增加、粘土脱水和石油裂解。由于盐刺穿作用和大型烃柱的浮力作用致使压力升高而引起的顶部盖层破裂导致了一系列组分分馏原油和天然气的生成。提出了一种新的勘探技术,凭借这种技术可利用发生分馏的浅层(第三系)油藏的地球化学特征来降低深部(中生界)潜力储层中探测深层油气存在的风险。

  • 标签: 北海中部地区 含油气系统 气源岩 油源岩 热降解 高温高压区
  • 简介:西西伯利亚盆地中部上侏罗统巴诺夫(Bazhenov)层为一典型的海相黑色页岩单元,含有大量的Ⅱ型干酪根,具有很高的生油潜力。在西西伯利亚盆地中,90%的石油来源于这些页岩。在这些页岩中存在非常规自生自储式油藏。储层发育带一般较小,并沿断层面分布。石油的初次运移主要沿邻近断裂带的裂缝网络进行。Bazhenov层中的石油的聚集作用发生于第三纪,该层中石油的生成和排出作用导致形成超压。在位于盆地中部的Surgut和Nyalinsk区域性大背斜之间的研究区内,断裂和破裂作用发生于始新世到第四纪。断裂作用导致Bazhenov层中有机质的成熟度局部增加。Bazhenov层中自生自储式油藏勘探风险主要与用地震勘探方法确定的区域断层或横断层有关。

  • 标签: 盆地 上侏罗统 黑色页岩 西西伯利亚 断裂作用 生油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