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5 个结果
  • 简介:时间滑动相关方法STC(slidingtemporalcorrelation)用于研究混沌系统和海洋环流模式的可信计算时间RCT(reliablecomputationtime),Lorenz混沌系统的数值试验表明用STC求得的可预报时间和可信计算时间,与使用传统误差限方法所得结果一致,证明了其有效性。对海洋环流模式LICOM和NEMO的研究发现:1.当海洋模式以非耦合的方式运行时,试验的结果表明其海表温度SST的可信计算时间较长,平均达到6个月以上,这主要是由于海洋模式的运行过程中,采用恢复性边界条件使模拟结果不会太过偏离观测值。对于强迫场从1月开始的试验,LICOM模式的SST可信计算时间在赤道东太平洋和西北太平洋地区存在RCT低值区,其数值不超过2个月。而NEMO模式在赤道太平洋地区全是RCT高值区,NEMO模式的RCT低值区域出现在赤道外的太平洋和大西洋中纬度地区,强迫场从7月开始的试验,RCT纬向平均分布与1月有相反的形式。2.海洋模式以耦合方式运行时,由于去掉了恢复边界条件作用,海洋模式预报的SST可信计算时间明显减小,年平均RCT为1个月左右。按季节平均得到的RCT变化不大,在30~40天之间,RCT的大值区春季位于南半球,而秋季位于北半球,可达2个月以上。耦合模式中所模拟的500hPa高度场的RCT与单独运行的大气模式所得结果相差不大,仍在2周以内。3.无论是按季节平均还是按海区平均所得到的RCT分布,都在30~60天左右,只有极少数区域在特定季节可以达到80天以上,这说明在海气耦合模式中,由于计算不确定造成的可预报上限一般不超过2~3个月,这比使用资料分析得到可预报期限短很多,因此根据木桶原理,RCT可能是制约海气耦合模式SST预报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 标签: 可信计算时间 木桶原理 混沌动力系统 海洋环流模式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工程建设项目也日益增多,施工技术涉及到的方面多、时间长,且越来越复杂,人们对于工程测量过程中用到的测量技术的要求也普遍提高。在工程测量中,GPS测量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且取得了不少良好的成绩和成果,这种技术主要是通过环球通讯卫星系统和相关的无线带你导航设备,来对使用者提供准确的信息数据。

  • 标签:
  • 简介:利用时间序列分析软件CATS对研究地区的GPS观测资料进行噪声分析,使用了时间域上的最大似然估计法以及频谱域上的频谱分析法。结果表明,对于研究地区的GPS资料,白噪声+闪烁噪声为较好的噪声模型,可提高该地区地壳变形速度估计的精度。

  • 标签: GPS时间序列 CATS 噪声分析 地壳变形 速度估计
  • 简介:摘要伴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也接踵而至,其中交通便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国家也十分关注这类问题,加强道路的改造建设,因此,合理的道路测量方法与施工测量注意事项对那些道路设计工作者来说尤为重要。本文就针对其来介绍道路测量的目的方法,并对在工作中会出现的问题提出恰当的解决方法,以便提高道路技术人员的工作效率。

  • 标签: 道路,测量方法,注意事项
  • 简介:以1977-2012年中国海赤潮的年发生频率及2001-2012年赤潮的月发生频率数据资料为基础,建立赤潮事件的年发生频率和月发生频率时间序列。赤潮的年发生频率与时间的分段回归拟合效果较好,月频率的季节性最大值在5月(约18.22),随机波动的大小随时间序列逐步增加,波动峰值主要出现在5-7月。利用Holt指数平滑法和Holt-Winter指数平滑法分别对赤潮事件的年发生频率和月发生频率进行预测,结果表明2013-2020年赤潮的年发生频率呈年平均增加1次的缓慢趋势上升,2013-2016年5-7月份为赤潮高发期,峰值出现在5月,基本稳定在25次左右。

  • 标签: 中国海 赤潮 频次 时间序列
  • 简介:10年时间尺度的气候预测,由于能够提供给政策制定者和有关部门与单位近期的气候变化预测,作为经济规划和社会生活安排等的参考,因此越来越受到重视。10年气候预测是气候科学中一个新的领域,一般预测方法采用:一是统计预测方法,根据前期气候变化特征,利用统计关系,计算预测未来10年的气候变化;二是动力模式预测方法,利用全球或区域气候模式,在一定初边条件和外强迫作用下,预测未来10年的气候变化;三是动力加统计的预测方法,利用气候模式预测结果,参考统计方法建立的关系进行订正,预测未来10年的气候变化。

  • 标签: 气候预测 气候变化 时间尺度 外强迫 区域气候模式 动力模式
  • 简介:利用2001年7月至2011年7月甘肃省榆中县地面观测站每日8次云量资料和同期NCEP每日4次等压面资料,由NCEP资料构造预报因子,以总云量和低云量为预报对象,分析预报因子和预报对象的相关性,采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榆中县逐月每日8个时次的云量预报方程并进行回代;并利用2012年的资料检验预报方程的预报效果。结果表明:云量主要受整层湿度、垂直运动、不稳定能量、槽强度指数和700hPa水汽通量散度影响,其中湿度条件和垂直运动是重要因素。建立的预报方程对总云量的预报效果比低云量好;总云量平均预报误差在2成左右,低云量平均预报误差在3成左右;预报值的变化趋势可以部分地反映实际云量的变化趋势。

  • 标签: 云量 预报 PP法
  • 简介:摘要地铁盾构施工法作为一项基础的地铁施工方法逐渐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重视。地铁盾构施工测量技术直接影响了地铁盾构施工质量,从而影响到地铁建造工程的适用性和实用性以及地铁建设项目的投资成果和经济效益。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以及社会的稳定。本文通过对地铁盾构施工测量技术的综合分析,为如何提高地铁施工建筑工程质量提出了合理的具有创造性的意见。

  • 标签: 建筑工程,地铁盾构施工,施工测量,分析研究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蓬勃发展,交通隧道的优越性正逐渐得到交通土建工程界的认可与接受,铁路隧道也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在长大铁路隧道施工过程中,技术要求较高,本文通过对测量控制网实施的有关注意事项和长大隧道的控制测量技术进行总结。

  • 标签: 特长隧道 控制测量 措施
  • 简介:摘要GPS技术的不断发展已在我国公路工程测量中得到普遍应用,但是如何更好地发挥GPS技术及实现公路工程中的较好示范应用作用,从理论到实践还有较大差距。基于此,在分析了公路工程测量中使用GPS技术特点的基础上,对路桥变形检测双频GPS有关推算做一阐述,文章最后,根据作者的工作所得,对GPS的应用前景作了论述。

  • 标签: 公路工程 测量 GPS 静态定位 动态定位
  • 简介: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工程测量技术也得到了不断的革新。近几年,一些高精度、内容复杂、规模巨大的工程在各个国家兴建起来,各种测量新技术随之应用到工程领域中,例如GPS定位技术、数字化技术、地理信息(GIS)技术等,这些新技术的应用对工程测量施工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在这种背景下,相关部门应积极利用测量新技术来提高我国工程施工的质量,以更好的促进经济的发展。

  • 标签:
  • 简介:摘要煤矿测量工作是煤矿生产建设的基础工作,它贯穿于煤矿设计、基本建设和生产以及报废的全过程,随着采矿工业的不断发展,煤矿测量工作要求也越来越高,煤矿测量涉及到很多方面的矿山管理。煤矿测量产生的任何疏忽都有可能导致严重的事故发生,因此我们一定要重视并做好煤矿测量工作。本文从实际测量中的各个工作环节出发,对如何做好测量共走进行探讨。

  • 标签: 煤矿测量 问题 措施
  • 简介:摘要地面摄影测量是近年来煤矿地下采空区体积测量的新方法。它能够进行井下摄影、光束法平差数据处理、多项式拟合曲面等任务。利用采空区离散点插值和积分学原理,来计算测量采场采空区的体积。本文通过山西省临汾某煤矿的采空区体积测量实验,证明了地面摄影测量操作简单、速度快、测量精度高等特点,是一项值得在生产中推广应用的先进技术。

  • 标签: 摄影测量 采空区 体积测量 光束法平差 多项式拟合曲面
  • 简介: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大型工程数量逐渐增加,工程测量也成为各种工程建设提供测绘保障。在行工程测量与测绘的过程中,为满足工程所提出的要求,能够更好的保证测量结果的质量,为工程的建设提供充足的依据。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测量技术尤为重要。本文简要的介绍了工程测量测绘技术的应用状况,并对常见工程测量测绘技术的分类及特点进行了分析,为工程测量测绘技术的理论和应用提供了参考。

  • 标签: 工程测量 技术应用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水利工程事业不断发展壮大。水利工程的施工测量是其施工中重要的环节,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做好水利工程的施工测量工作。本文主要是对水利工程施工测量的涵义、目的、准备工作、步骤及应注意的问题进行分析论述,希望能够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从而促进水利工程发展。

  • 标签: 水利工程 施工测量 精度
  • 简介:摘要在我国基础建设区域逐步向西部转移的情况下,道路施工中隧道所占的比例也在提高,其中大部分是中短隧道。本文着重介绍了中短隧道洞内的平面控制测量,本着在保证测量精度的前提下使工作简化,结合隧道施工实例,提出中短隧道施工直接采用支导线的测量方法。

  • 标签: 中短隧道 隧道洞内平面控制测量 支导线 精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