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四川盆地西北部双鱼石构造的地表地质条件及地下构造变形复杂,地震采集资料品质差,难以准确落实其北西山前复杂带的构造,无法在上古生界取得进一步的勘探突破。因此,2016年新采集了线三维地震数据,在该地震采集成果的基础上开展了处理、解释联合攻关,形成了适合川西北部“双复杂”特点的地震叠前偏移成像处理解释技术:①结合露头信息、微测井及地质认识,形成基于大炮初至反演约束层析静校正技术;②基于小平滑面出发,利用近地表速度模型,形成地表、地下速度融合技术;③基于VSP测井约束的非线性层析成像技术。结果表明:运用上述技术,线三维地震数据资料品质得到较大改善,在攻关处理剖面上准确刻画了①号断层展布及上古生界下盘断点,新发现该断层逆掩下盘发育的上古生界隐伏构造,且该断层向北西山前复杂带迁移,使该地区栖霞组有利勘探区域由早期的2000km2扩大至3000km2。

  • 标签: 微测井 VSP 小平滑面 速度融合 非线性层析成像 隐伏构造
  • 简介:以5~6岁儿童为研究对象,提出适合该年龄段儿童认知特点的电子地图符号设计原则,并进行具体设计实验。对儿童进行地图认知能力测试证实,将儿童认知导入地图设计很有必要。本研究结果更适合儿童需求,同时也符合儿童心理认知发展规律及欣赏水平。

  • 标签: 认知特点 设计原则 地图符号
  • 简介:传统的地名标牌提供的信息有限,难以满足日益复杂的公共治理与安全等多元化需求。结合地名普查试点工作中电子定位标志系统研究与开发工作实践,利用GPS技术、数据库技术设计并实现了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子定位地名标志系统;重点介绍了基于物联网的系统技术路线和工作原理等。

  • 标签: 物联网技术 电子定位 地名标志 系统设计
  • 简介:针对互联网电子地图数据保密和知识产权保护的需要,提出一种用于矢量电子地图的非线性保密处理算法。从理论上分析了算法的原理和性能,并用模拟数据分析了算法对相对精度、绝对精度和拓扑关系的影响,将算法推广到一般形式,算法灵活性和适用性更优。

  • 标签: 电子地图 非线性偏移 保密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