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简单介绍了绿色化学的概念和与传统化学之间的区分方法,论述了引入绿色化学教育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必要性,与此同时研究了将绿色化学教育融于教学实验的具体方法。希望借助本文内容,能够有效提高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 标签: 化学实验教学 绿色化学教育 教学研究
  • 简介:一前言近年来,在地球上很多地质流体中已经检测出了显然是无机成因的甲烷和其他轻烃。这些化合物在很多种地质环境中都有发现,包括海底热液系统、从陆壳到洋壳的结晶岩裂缝网络以及蛇纹石化岩石中的气渗区(例如,Abrajano等1990;Kelley1996;SherwoodLollar2002,2008;Fiebig等2007,2009;Proskurowski等2008;Taran等2010b)。认识这些化合物的起源对于很多研究课题都有重大的意义,例如全球碳循环、地下深处生物的分布(Gold,1992)和生命的起源(Martin等,2008)等。甚至有专家称,无机来源是全球油气戚的主要贡献者(Gold1993;Glasby2006;Kutcherov和Krayushkin2010;Sephton和Hazen2013)。虽然大多数专家都对这种观点持怀疑态度,但似乎至少有部分油气藏可能含有无机成因的烃类。

  • 标签: 无机成因 地球深部 实验室模拟 生烃 海底热液系统 全球碳循环
  • 简介:新疆矿产实验研究所选冶研究室隶属新疆最大的以岩石矿物测试和综合开发利用为主的专业研究所—新疆矿产实验研究所,成立于1953年。几十年来,选冶研究室一直坚持不懈地致力于选冶试验研究与矿产综合利用研究,积累了宝贵的选冶技术经验,取得了系列优秀成果。

  • 标签: 矿产综合利用 选冶试验 研究所 研究室 新疆 实验
  • 简介:对石英在不同温度、pH值条件下与流体相互作用进行了水热实验研究,根据石英溶解的扫描电镜形貌特征、样品质量损失及反应液中SiO2浓度的变化,并结合大牛地气田的石英溶解现象,总结了石英的溶解特征及溶解条件,并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探讨了石英的溶解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石英溶解具有"雨痕状"溶坑、"蜂窝状"溶孔及"层状"溶蚀的典型电镜形貌特征;随温度及pH值的升高,石英的溶解程度逐渐增强且在碱性条件下更易溶,由此推断大牛地气田上古生界致密砂岩储集层中的石英溶解发生于碱性环境中;在石英晶体的边角、晶面条纹、断口、裂纹或晶体发育缺陷部位更多地存在K面而使得晶体结构单元更易脱落,因而,在这些部位溶解最易发生。

  • 标签: 石英 形貌特征 溶解机理 水热实验 大牛地气田
  • 简介:震电效应用于油气勘探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测井新方法.为了测量震电信号,搭建了模拟测井实验环境,设计了信号发生电路和功率放大电路.实验结果表明,在含流体空隙介质的岩石样本中,确存在由声波所激励出的震电信号.分析实验所得波形为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参考结果,针对试验中所包含的不足,提出了改进意见.

  • 标签: 震电信号 测井实验 发射电路
  • 简介:通过叙述不确定度理论在油气勘探开发实验中的具体应用,运用不确定度理论分析了实验结果精确度的各个影响因素,为进一步优化实验流程、合理设计实验方案提供了理论依据。研究表明,不确定度理论不仅适用于实验方案、测量方法和测量仪器的优化选择,还能广泛地适用于诸如储量计算、产能评价等油气田勘探开发的各个领域,不确定度理论不仅对于实验室资质认定方面有着重要意义,还对油气勘探开发实验的深入研究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 标签: 油气 勘探 开发 实验 不确定度
  • 简介:文中描述了美国怀俄明州纳特罗纳县(Natrona)索尔特河油田(SaltCreek)CO2泡沫先导试验的设计。CO2泡沫技术被确定为前景较好的候选技术,用于提高某些目标井网的波及效率。第二套WallCreek(WC2)砂岩地层是主要的产油层段,其净厚度大约为80ft,埋深大约为2200ft。先导试验区筛选过程的第一步详细研究了这个油田很多井网的地质特征、注采特征和经营情况。在此基础上选取了注入井位于井网中心的一个五点法井网,用于开展先导试验。开发出了一种表面活性剂配方,这个配方不仅能够在地层条件下产生所需的泡沫响应,而且还可以满足初步的经济和经营目标的要求。通过岩心驱替试验进一步研究了这种表面活性剂的泡沫特征。建立了历史拟合的油藏模拟模型,预测了在没有泡沫的情况下油田的开采动态,从而提供了与预期的泡沫响应进行对比的基线。然后利用泡沫的动态数据对该模型进行了标定,并利用标定后的模型指导这个先导试验项目的实施和油田开发动态的预测。这个先导试验项目已于2013年9月启动。文中对初步的试验结果进行了讨论。

  • 标签: 油田开发动态 油藏模拟模型 泡沫技术 怀俄明州 试验区 C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