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在我国基础建设区域逐步向西部转移的情况下,道路施工中隧道所占的比例也在提高,其中大部分是中短隧道。本文着重介绍了中短隧道洞内的平面控制测量,本着在保证测量精度的前提下使工作简化,结合隧道施工实例,提出中短隧道施工直接采用支导线的测量方法。

  • 标签: 中短隧道 隧道洞内平面控制测量 支导线 精度分析
  • 简介:本文从中短期角度出发对雪灾形成特点及成因作了分析,并给出了雪灾指标,利用10月和元月的500hPa环流特征做为中期预报的主要背景,天气形势和影响系统做为短期预报的着眼点对青南高原雪灾中短期预报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力求在实际工作中应用。

  • 标签: 青南高原 雪灾 中短期天气
  • 简介:利用多种方法对山东定点形变台站资料进行了系统处理,并分析了其与山东及沿海中强地震的关系。结果表明:山东形变台可监测到台站100~250km内中强地震的异常变化,其中各类分量异常及γ因子异常一般为中短及短期异常,而固体潮畸变为临震异常。

  • 标签: 定点形变 地震 中短临异常 山东省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建筑工程中不断运用众多的建筑技术工艺。人们开始既要求建筑的外观设计又要求建筑结构的耐久性,尤其是高层住宅中的平面与空间的设计越来越注重。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剪力墙结构已经得到了广泛引用。本文在分析短肢剪力墙结构特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其在高层建筑中的设计与应用问题,以期给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 标签: 高层结构设计 短肢剪力墙 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城市化建设的持续进行,带动了电力行业的发展,为了保证生产和生活供电的质量和稳定性,电力公司必须保证系统处于一个正常的运行状态,尽可能减少系统出现故障,降低发生系统短路的概率。技术人员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预防来应对系统出现短路故障,并进行了有效的继电保护,以保证供电工作持续、稳定的开展。本文就电力系统发生短路故障与继电保护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讨论。

  • 标签: 电力系统 短路 故障 继电保护 措施
  • 简介:如果一个光杆名词短语是一个创造性动词的宾语且该动词带进行体,那么该名词短语不能获得存在解读.如果该动词带完成体,虽然相关的名词短语可以获得存在解读,但是必须考虑时间因素.只有通过词义分解的方法才能解释作为创造性动词宾语的光杆名词短语的存在解读.本文认为创造性动词语义信息可以分解出一个涉及事件完结的事件谓词,该谓词意味着一个创造性动词句对应的事件会在某个该事件没有被打断的可能世界中完结,并造成宾语位置上光杆名词短语指称的个体的产生.借助该事件谓词,我们就可以用一阶谓词逻辑来表达创造性动词句并解释其中的光杆名词短语的存在解读.

  • 标签: 创造性动词 光杆名词短语 事件谓词 可能世界
  • 简介:较系统处理分析了环渤海地区地形变资料,着重对1975年以来环渤海地区发生的部分强震、中强震震前出现的地形变异常特征进行了全面研究,给出了中短期异常特征及预报指标。并探索了由跨断层形变测量资料提取无量纲的年速率比γh的新方法,给出了沂沭带整个测量区域速率比时空分布和演化特征。

  • 标签: 形变 中短期异常 年速率比 动态演化 环渤海
  • 简介:线路测就是将地形图上设计的道路中线进行实地放样、测量路线的纵横断面、确定人工构造物的位置。现在的作业方法主要是采用GPS与全站仪相配合,GPS不是万能的,在卫星信号遮挡的情况下,必须用全站仪。

  • 标签: 线路中线 定测 实地放样 道路中线 纵横断面 作业方法
  • 简介:利用浅层地温时空演化特征与中强地震活动的关系,研究了青藏高原北部地区1980年以来发生的几次中强地震前浅层地温异常特征.结果表明:分布在不同地质构造单元的地温测站在地震前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中强地震发生的中短期异常指标在空间上表现为地热涡的出现、活动和迁移,在时间上多数地震以高值异常为主,持续时间随震级大小而变化,中强地震一般持续1~6个月,强震持续时间可达1~2年.

  • 标签: 浅层地温异常特征 中短期地震预测 青藏高原 地热涡 地震前兆
  • 简介:盈江2014年5月24日和30日5.6和6.1级地震前,地震活动性震兆、滇西实验场(24°-28°N,98°-102°E)地震短临动态跟踪综合预测方案和地下流体前兆存在中短临异常现象。根据异常分析,做出了准确的地震短临预测。

  • 标签: 盈江地震 异常特征 地震预测
  • 简介:对福建地区5个台站5套倾斜仪10年的资料,统一用调和分析、差分分析、卡尔曼滤波和最大相关系数方法进行全面系统处理,提取异常信息,统计分析对该地区有意义Ms5级以上地震的关系,并对这几种方法进行评价。结果是:地倾斜固体潮M2波γ因子异常与地震的对应率为46%(P=54%),差分分析方法识别的异常与地震对应率为23%(P=42%),卡尔曼滤波方法识别的异常与地震的对应率为30%(P=34%),最大相关系数分析方法识别的异常与地震对应率为19%(P=37%)。

  • 标签: 地倾斜 地震前兆 地震预报
  • 简介:摘要:房屋工程剪力墙,也称为地震墙,结构墙或防风墙,在建筑物整体结构中起着重要作用,剪力墙的设计也是建筑结构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所以,在设计过程中必须注意每个设计点。

  • 标签: 房屋建筑 短肢剪力 结构设计 问题探讨
  • 简介:摘要:时代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迅速,建筑施工技术愈加多样化且不断提高。本文将围绕短肢剪力墙的特征、优势、布置原则进行分析讨论,提出将其运用在民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有效路径,以此符合建筑结构的受力要求,满足建筑功能、工程造价的切实需要,充分发挥短肢剪力墙荷载传递均匀的特点,实现框架结构的内力分配合理,进一步提供空间的利用效率,满足结构的布置需求,保障民用建筑结构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 标签: 民用建筑 结构设计 短肢剪力墙 运用
  • 简介:摘要:建筑工程施工期间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应完善施工技术方案与模式,重点采用钢筋技术、模板技术、混凝土浇筑技术等,同时还要严格预防出现质量隐患问题,增强项目施工建设的稳定性,按照工程项目的技术标准、工艺要求等严格开展各项施工活动,保证项目施工建设的质量水平。

  • 标签: 建筑工程 短肢剪力墙 施工技术 应用
  • 简介:建筑用地界桩拨(简称拨地)的测量工作,俗称桩放样,是城市规划测量的主要内容,是保证城市建设各项规划具体实施和进行设计、施工管理的必要依据,因而定桩必须依据一的条件,即规划部门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依据已定的规划道路位置和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布局以及用地单位的用途、权属、经主管部门审批确定的,通常情况下,建筑用地的界桩具有一的几何图形,

  • 标签: 放样 城市规划 建筑用地 城市总体规划 测量工作
  • 简介:经过长时间段(1969~1997年),大区域(34°~42°N,110°~114°E)钻孔应力、应变台网异常时空扫描,得出的结论是:可把异常形态特征和异常区域特征作为中期或短期地震预报指标。

  • 标签: 钻孔 应力应变 地震预报 区域特征 华北
  • 简介:摘要:现阶段,我国的民用建筑有了很大进展,其结构设计工作也越来越受到重视。随着民用建筑的增多,人们对此类建筑结构提出了越来越高的标准和要求,传统的结构设计中,大梁和柱子的使用较多,不仅占用了过大的空间,且整体的结构美观性也相对较差。为实现结构安全性、美观性,在民用建筑结构设计中应彻底突破传统的结构设计限制,积极将先进的设计理念应用于其中,加大短肢剪力墙的构建。基于此,本文从短肢剪力墙的结构优势和特点出发,探析了其在结构设计中的相关技术要点,对发挥该结构体系的作用和优势极为重要。

  • 标签: 民用建筑结构设计 短肢剪力墙 技术要点
  • 简介:摘要:城市建筑物的主要作用是为人们提供生活以及生产的场地,当前经济发展促使人们对个人居住环境要求提升,因此国家正在大力发展建筑物的建设质量、施工水平以及居民居住的舒适度。现今民用建筑行业正在不断提升自身的建设能力,改进民用建筑的结构设计,提出了很多新型的施工工艺和建设模式,其中短肢剪力墙就属于新型的结构建设模式,要按照工地实际情况能够应用该项技术,进一步优化民用建筑结构。针对民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短肢剪力墙进行了分析,探讨短肢剪力墙技术应用于民用建筑结构设计的主要措施。

  • 标签: 民用建筑水平 民用建筑结构设计 短肢剪力墙施工技术水平
  • 简介:对滇西实验场1992年以来地下流体前兆观测资料进行分析研究,选取应震效果通过R信度检验(对应Ms≥5.0级地震)的8条单项前兆指标.综合考虑单项前兆指标虚报率和漏报率对指标信度的影响,对单项前兆指标利用数学模型进行综合处理,减少了虚报和漏报的次数,预测效果明显提高.利用分级预警模式分别建立了中期(T≤6个月)和短临(T≤3个月)预测模型.综合预测方案还提供了地点判定原则和震级估算原则.最终提供地震短临预测三要素.运用本综合预测方案对2011年腾冲5级双震、2013年洱源5级双震和德钦两次5级地震作用了较为成功的短临预测.

  • 标签: 综合预测方案 分级预警 中短临预测 实践运用
  • 简介:宏观震中与微观震中不仅是概念上的差别,在实际观测结果中也存在不容忽视的差距。宏观震中还可代表震源区和地震波能量辐射的中心。宏观震中在抗震救灾、震害预测、地震地质和工程地震研究等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灾害性地震发生后,可由余震分布来快速估重灾区范围和宏观震中,将有助于提高抗震救灾效率。

  • 标签: 宏观震中 极震区 微观震中 初始破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