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手机是由塑料作为结构材料、由各种电子元器件以及板卡组成的高科技产品.废旧手机可以分为电池部分和机芯与壳体部分两类.电池部分含有镉、汞、锂、镍、铅等有害金属,对包括手机电池在内的废电池的处置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也直接影响到了使用电池的工业产品(如电动车、手机等)的生产和消费.废电池的回收利用问题已经成为环保和工业生产领域的热门课题,有关手机电池的回收利用已经有不少文章进行了介绍.

  • 标签: 中的贵金属 废手机 手机中的
  • 简介:对滑油的金属屑进行分析是现代民航发动机状态监控的重要技术手段。介绍了该项技术的原理和程序、常见金属屑的种类、分析方法的比较和能谱仪(EDS)的分析技巧。最后通过两个实际案例介绍了该技术在民航发动机状态监控的具体应用。

  • 标签: 航空发动机 状态监控 金属屑分析 磨损
  • 简介:在19篇论文的基础上,综述了芳纶纤维作为覆铜板的增强绝缘材料的优良特点:重量轻、热膨胀系数小、低介电常数、低介质损耗因数、易于CO2激光蚀孔加工等,在高频、高可靠性电子产品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标签: 覆铜板 重量轻 低介电常数 高频 电子产品 高可靠性
  • 简介:本文以有限差分法为基础建立了连续切削和铣削的数值模型,该数值模型用于预报切削过程刀具和切屑的温度场.连续或稳态切削(如正交切削),可用刀具-前刀面接触区刀具切屑导热(热传导)模型加以研究.该模型考虑了第一变形区的剪切能、前刀面-切屑接触区的摩擦能、运动刀屑和固定刀具之间的热平衡.用有限差分法求解温度分布,可将该模型延用到断续切削和切削厚度随时间而变化的铣削加工.根据刀具转角,将切屑划分为微元.刀具转角是由工件主轴速度和离散时间所决定.每一个微元的温度场可看成是一阶动态系统,它的时间常数由刀具和工件材料的导热性能和前一个切屑段的初始温度所决定.瞬态温度变化的估算是依次求解连续切屑单元的一阶热传递问题.模型对连续切削稳态温度和切屑、加工过程不连续变化的断续切削的瞬态进行预报.数值模型和仿真结果与文献报告的实验温度相符.

  • 标签: 切削 温度 有限差分
  • 简介:0引言铝合金板材的轧制特别要求表面质量.冷工序,关于箭羽花纹(冷轧板缺陷)的发生,及轧辊表面质量对板材表面性状的影响,磨耗粉、润滑油的特性等已有较多研究.另一方面,热轧工序,发生辊面粘铝(轧辊表面粘附铝粉),该磨耗粉末再粘附在铝材表面,容易在轧辊表面与轧制板材表面发生热胶着等表面损伤.由于这样的表面缺陷,对以后的冷轧后的表面质量也产生影响,所以,在热轧阶段防止表面缺陷是重要的课题.

  • 标签: 中轧辊 热胶着 热轧中
  • 简介:北京色再生金属研究所成立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是专门从事再生有色金属新工艺、新技术研究开发的专业化科研机构,是集再生有色金属应用科学、软科学、信息、咨询、培训为一体的科研实体。北京色再生金属研究所拥有一批多年从事废有色金属再生利用技术开发和管理的专家,同时还聘请了一批有色金属熔炼、合金加工、分析检测、七类废料拆解加工、环境保护等领域的专家为顾问,技术力量雄厚。北京色再生金属研究所与国内外一些知名的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及再生有色金属企业、国际回收局(BIR)等国

  • 标签: 再生有色金属 再生金属 研究所 可行性研究 再生利用技术 有色金属熔炼
  • 简介: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第七类废物进口拆解加工业得以蓬勃发展,一批专门从事拆解加工的企业群体应运而生,这些企业每年都可为我国有关工业部门提供大量的废金属、废塑料等工业原料.为国家的经济建设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但目前也存在着企业小而分散,技术水平不高,环保投入较少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和行业

  • 标签: 园区环境 再生资源 管理指导 区管理 废物进口 再生金属
  • 简介:据最新获悉的IPC无铅兼容产品标准讨论稿。共有IPC4101/101、121、124、99四个产品标准。其中101和121的同化剂无规定,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10—150℃,热分解温度最小310℃;124和99的固化剂为非双氰胺。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50—200℃,热分解温度为最小330℃。阻燃机制的表述为:溴/符合RoHS。

  • 标签: 产品标准 IPC 兼容 无铅 玻璃化转变温度 覆铜板
  • 简介:文章综述了改性双马来酰亚胺(BMI)树脂在印制电路板的应用。介绍了二元胺、烯丙基苯基化合物以及氰酸酯对BMI进行改性的三种体系,优良的耐热性和粘接性、低介电常数等,使改性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在印制电路板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 标签: 改性 双马来酰亚胺树脂 二元胺 应用进展 氰酸酯 烯丙基
  • 简介:研究结果表明,1Cr18Ni9Ti不锈钢在pH=1的酸性NaCl溶液介质浸泡最初期,噪声电流曲线无噪声峰,噪声电阻大,电化学阻抗谱为一容抗弧,阻抗模值大,电极表面处于稳定状态。浸泡24h噪声电流曲线出现尖峰波动,但波动峰值只有几个微安,噪声电阻直线下降,阻抗谱高频部分为一容抗弧,低频下出现感抗特征,阻抗模值大幅度下降表面处于点蚀诱导期的亚稳状态。浸泡48h后,噪声电流波动峰值突然增大至100μA,噪声峰也增多,噪声电阻基本稳定,阻抗谱低频下的感抗成分消失,点蚀进入稳定发展阶段。动电位极化曲线与电化学噪声测试结果表明,1Cr18Ni9Ti不锈钢在pH=1的酸性NaCl溶液介质的耐点蚀性能随浸泡时问延长而降低。

  • 标签: 1Cr18Ni9Ti不锈钢 点腐蚀 电化学噪声 电化学阻抗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