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4 个结果
  • 简介:所谓经济目标防护就是对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起着关键作用的部门和企业所采取防护的措施,以防战时各种武器(也包括平时各种灾害)对其实行重大的或毁灭性的打击或破坏。起关键作用的经济目标,美国人称作对国民经济和作战潜力起“瓶颈”作用的部门和企业。

  • 标签: 经济目标防护 俄罗斯 人力资源 掩蔽部 基础设施
  • 简介:建筑物对生物武器的屏蔽效应研究生物战剂是指大面积散布的,使目标人群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及其生成的毒素。生物战剂的危害性极大。掩蔽部和建筑物对生物战剂具有很好的屏蔽作用,国外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主要进行了室内大气质量模型、空气变换率、室内降低污染的过程、过滤作用和降低生物战剂和综合措施等。

  • 标签: 建筑物 生物武器 屏蔽效应 生物战剂 民防掩蔽部 室内质量
  • 简介:暴力逼迁、极端对抗、因拆暴富……“拆迁”过程中的种种问题,引起了社会的热议。那么,对于拆迁这个涉及民生的问题,国外又是如何处理的呢?有哪些做法值得我们借鉴或者警惕?

  • 标签: 拆迁 国外 维权 补偿
  • 简介:美推出21世纪示范屋美国加州北部的罗克镇,最近推出一座“21世纪示范屋”供人们参观。“示范屋”采用了节能先进技术,耗电量比普通节省40%。室内一切系统均为自动控制,主人只需发出声音指令,即可开关空调、电灯和音响装置,而且还会同主人对话。该“示范屋”总造价为50万美元。德国的“太阳住宅”德国建筑师特多·特霍斯特由向日葵的联想,把自己的住房设计成象向日葵花一样,始终向着太阳,以充分利用太阳能。这座180吨重的建筑物,外形象金字塔和宇宙飞船的杂交体,基座是由地下室6根柱子支撑的环形轨道,6个驱动头在9小时内将住宅旋转180度,始终对准太阳,夜晚又回到初始位置。

  • 标签: 国外城市规划 住房设计 环形轨道 杂交体 罗克 下偏差
  • 简介:为改变过去“七八顶大盖帽管不住一顶破草帽”的局面,自1997年开始,国务院启动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试点工作,把原属于工商、公安、规划、环保等部门的部分行政处罚权划转到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简称城管局),试点至今,已走过11年的历程,全国已有300多个大中城市成立了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但截至目前,我国尚无一部专门规范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的法律,

  • 标签: 城管执法 行政处罚权 法规 行政执法 城市管理 大中城市
  • 简介:国外对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和利用评价很高。不少学者认为“城市发展的成功,取决于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地下空间的高效利用是国土资源利用从量的发展到质的发展过程”,“只有充分地、合理地利用地下空间,才能有效地解决城市的用地、居住、交通、能源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 标签: 国外 地下空间 城市规划 土地利用率 隧道施工 消防措施
  • 简介:近年来美国相继研究成功了B61-11钻地核炸弹,GBU-28重型钻地制导炸弹,钻入结构内部爆炸接近于封闭爆炸效应,对深地下工程的破坏效应是触地核爆破坏效应的几倍至几十倍。内爆炸的机理和结构效应是国外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近年来,德国进行了封闭爆炸效

  • 标签: GBU-28重型钻地制导炸弹 常规武器 效应试验 B61-11钻地核炸弹 地下工程
  • 简介:《检察日报》2006年11月1日报道: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审议了《北京市市容环境卫生条例修正案(草案)》。《草案》规定:在小广告上标明通讯工具号码的,城管部门通知违法行为人在指定地点接受有关部门处理,并通知电信部门暂停该号码使用,违法者接受处理的,再予恢复使凋,由此产生的相关费用由违法行为人承担。

  • 标签: 广告 立法 停机 违法行为 人大常委会 市容环境
  • 简介:美国的核武器空爆试验1951年开始,持续到1958年,在早期对民防掩蔽部的试验最通常是测试其抗冲击波和防辐射性能,在可居住性和舒适性方面比较少。美国有关掩蔽部的试验情况总结在ChristanBeck1969年撰写的《防冲击波掩蔽部核武器效应》一书中。美国的

  • 标签: 民防掩蔽部 试验 冲击波 核辐射 冲击荷载 钢筋混凝土结构
  • 简介:在城市交通规划目标从增加运输能力向具有环境和社会维度的政策转变过程中,存在着社会公平目标与传统经济和环境目标之间难以平衡的现象,因此交通公平是目前城市交通研究的一个关键问题。研究界定了交通公平的概念和类别,总结了交通公平分析的相关基础理论,并以公共交通为例,提出了基于供需水平差异与基于供给变化差异的交通公平分析方法,指出交通公平视角下交通规划面临的问题与应对策略,以及对我国相关研究的启示。

  • 标签: 交通公平 公平分析 公共交通
  • 简介:文章从依法治理区域和城市的迫切性出发,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国家战略为契机,在区域层面加快建立立法协同机制,充分发挥“机构一立法—规划”三种手段的作用,同时探索向国家立法机关申请特殊授权以突破制度瓶颈的方式,发挥立法对区域协同的引领和保障作用,为我国其他地区区域协同发展模式创新提供示范。在城市治理中,抓住《立法法》修订的契机,根据城市自身特色和治理需求,积极推进地方立法,同时加快研究与城市公共资源保障、空间管控紧密相关的立法,强化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促进空间规划蓝图落地,保障社会公共利益和产权者的合法利益。

  • 标签: 区域协同 城市立法 立法创新 现代化治理